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恒大股价的涨跌,让中美思维模式的较量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秋节当天,恒大股价跌10%,今天,恒大股价涨17%。

资本市场变脸如此之快,是恒大做什么了吗?

其实并没有,许家印的保交楼新闻是老调重弹。

恒大还是那个恒大。

而是背后的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

中秋节,国内放假,南向资金关闭,华尔街的思维占据主导,似乎下一个雷曼时刻将会到来。

于是国际资本猛砸恒大股价

节后南向资金重新开放,陆家嘴的思维占据主导,恒大冲击的风险可控新闻刷屏。

于是内地资本猛拉恒大股价

究其原因,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分析师也惯用模型推演。

在华尔街大佬看来,目前陷入债务违约的恒大,模型就是当年的雷曼公司,由于目前中国政府并没有出手,他们相信任其发展将诱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于是抛售恒大。

但在国内的大佬看来,目前陷入债务违约的恒大,最差的结果就是安邦海航的重演,政府托底接管,对金融系统的影响有限,于是买入恒大。

下面两个投行的点评就很能佐证上述结论:

摩根大通

现在很难有人不知道恒大暴雷的重磅新闻;上百亿的抵押品问题暴雷,让许多评论家都认为雷曼的烂摊子和这次新闻相比都显得像个二踢脚了。而这次中国监管机构不太可能再次做出和历史上相似的救市动作。

安信证券

近期恒大债务违约的事件发酵,海外投资者担忧中国房地产市场重演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场景,港股、美股出现较大调整。尽管当前恒大债务的处置方案尚不清晰,但我们认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债务出清过程对金融系统的影响有限。房地产行业高杠杆的终结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那么,最终恒大会走向哪种模式呢?

当然,在讨论破产重整之前,首先是“自救”,不仅是在救企业,也是在救赎自己。

而且如今的局面是许家印团队激进的“赌周期”策略造成的,并且他们也从中得到甜头。

众所周知,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企业家不能只享受红利,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付出代价。

而国家至今没有出手的原因也在于此,杀鸡儆猴,敲响警钟,敬畏市场。

正如海航顾刚所说的:

这既是法治化、市场化破产重整的法律要求,是股东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也是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带来的必然后果。海航上下要深刻反思海航民营企业28年的发展,不断汲取过去盲目扩张、没有敬畏的教训。

但是,如果不能自救,那么就会走向国家出手重整之路。

回到开头,之所以说整体风险可控,相比于当年的安邦,以及最近的海航,恒大也并不算大。

而 “海航模式”最重要的是三条:

一是保持稳定,尤其是员工就业。

二是海航“一分为四”,重整后将拆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各自回归主业健康发展。

三是惩罚股东。重整后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

而如果恒大真走到这一步,许家印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甚至股权被清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