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1420 - 舰载直升机

作者:雕鸮 / 编辑:冷小军

自越南战争以来,直升机在战争中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似乎什么国家都敢说自己能造出直升机来,不论是印度、比利时还是伊朗。但是,有一种直升机却不是什么国家都能造的,它,就是舰载直升机。

起源

世界上第一架舰载直升机的诞生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早,它就是诞生于1940年的德国弗莱特纳FL 282A-1直升机。

FL 282A-1直升机

这架「钢管和木板拼凑起来」 的直升机虽 然貌不惊人,但早在1942年,德国人就已经在波罗的海、地中海和爱琴海等地进行了该直升机的上舰服役测试。 在通过测试后,德国人生产了少量的该型直升机用于舰载侦察,虽然实际作用没多大,但它仍然是历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舰载直升机。

发展

不过,受制于早期直升机发动机孱弱的马力,这时的直升机体型较小,面对巨大的海上风浪时极易失控,轻则摔得七荤八素,重则掉进大海尸骨无存。再加上这一时期的直升机定位较为模糊且并没有刚需,因此舰载直升机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到了涡轴发动机取得巨大技术进步的60年代,第二代舰载直升机横空出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SH-3 「海王」 直升机。在这一时期,体型变大、功率增加的舰载直升机开始搭载大型的反潜设备用于执行反潜作战,同时也开始实施搜救、运输甚至空中预警等任务,现代意义上的舰载直升机初露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H-3海王直升机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海军在美国陆军 「实用战术运输飞机系统竞标」 项目的基础上,以牺牲通用性为代价开始寻求新一代体型更大、更现代化的舰载直升机。 而最终的成品大家也非常熟悉,那就是以UH-60「黑鹰」 为基础的SH-60「海鹰」 舰载直升机。 时至今日,海鹰系列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先进和可靠的舰载直升机。

然而,舰载直升机已经从二战时期的 「好像谁都能造」 的水平,进化为「只有极少数国家能造」 。时至今日,能够自主研发并生产舰载直升机的国家,也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少数几个国家。

SH-60海鹰直升机

为什么难造

看上去,舰载直升机和陆地起飞直升机没什么差别,但为什么舰载直升机的研发制造要更加困难?其中最首要的原因就是舰载直升机的设计指标更高。

众所周知,舰载直升机的任务非常多,它不仅需要承担运输人员和物资等任务,还得承担空中预警、战区侦察、反潜作战、特种部队投送、战斗搜救、垂直补给乃至医疗运输等任务,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还得承担火力打击的任务。因此,舰载直升机需要足够的设计冗余来容纳那些在不同的任务中需要用到的设备或武器。

还没完!休息5秒钟,插播一则广告

更多中航官方模型。尽在I航空!

问题就出在这里。航母或两栖攻击舰还算好,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直升机机库空间有限,因此舰载直升机还不能随便增大体型,因为更大的体型就意味着它需要更大的发动机和旋翼来提供更加强大的升力,这不仅向制造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样也迫使舰载直升机设计师不得不想方设法在最小的空间内完成预期设计指标。

因此,这种对机身冗余平衡性的极端追求,使得航空实力不足的国家难以研发出一款先进舰载直升机,比如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舰载直升机的起降空间非常有限

舰载直升机需要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就是它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任何生活在海边的人都很清楚,海风带来的湿润且苦涩的含盐空气,对于任何工业产物来说都是致命的,即使是造价数亿的军舰,稍不注意打理外表就会被腐蚀得一塌糊涂。对军舰来说都是如此,对于更加精密的舰载直升机来说,威胁自然不用多说。

因此,相比起陆基直升机,舰载直升机不得不大量使用抗腐蚀性更好的材料,这涉及到了一架直升机的几乎每一方面。从发动机到起落架,从雷达罩到旋翼轮毂,抗腐蚀材料或抗腐蚀涂层被大规模应用。因为对于工作在极度危险的大海上的舰载直升机来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螺丝钉被腐蚀,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一架直升机在工作中掉到海里,从此彻底消失。

黑鹰

舰载直升机对抗腐蚀航空材料的需求,使得舰载直升机的生产和制造门槛被进一步地拔高。要知道,并不是能设计出来就能把它完美地批量生产出来,即使材料能造得出来,量产时的良品率和平均工时消耗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架舰载直升机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则直接关系到它能否正常服役。

如果一架舰载直升机需要一亿美金和一整年的制造期限,那它可能是一架世界第一的超级直升机,但绝不是一款合格的军事装备——毕竟那是直升机,不是高达。

中国的过去

中国在舰载直升机领域的发展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远远晚于西方国家。在同一时期,美国的舰载直升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的水平。

在这一时期,中国采购并获得了法国SA 321 「超黄蜂」 直升机和AS 365/AS 565「海豚」 /「豹」 直升机的生产许可,一并引入的还有大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几乎「闻所未闻」 的技术资料。 这两款直升机的国产版,就是奠定了中国舰载直升机发展基础的直-8和直-9系列舰载直升机。

直-9舰载直升机

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仿制并改进的直-8、直-9系列直升机与进口的俄制卡-28等直升机扛起了中国舰载直升机的大旗,而没有一款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国产舰载直升机,也是那一代人心中的遗憾。

完全依赖外国直升机并非中国本愿,但是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实力和西方差距太大,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在至关重要的涡轴发动机领域,当时的中国最先进的涡轴发动机是仿制自法国TM-3C涡轴发动机的涡轴-6发动机,最大出力还比法国原版的低43千瓦,寿命也相对更短。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国产涡轴发动机乃至国产舰载直升机整体水平一直屈于人下,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舰载版直-20

不过,时过境迁,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舰载版直-20已经开始服役,而该机搭载的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涡轴发动机,虽然不能断言直-20已经是世界第一,但这确实证明了中国不仅能够自主研发生产舰载直升机,而且水平也能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冷热防务

注: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