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许世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农村出来的泥腿子成长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他在战争时期的英勇表现,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但铁汉柔情,我们今天就讲讲许世友孝顺母亲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许世友

练就武艺拜别母亲

1905年2月28日,河南新县的许家洼村的某户农家,一声啼哭划破小村的宁静,许世友出生了,祖母小心翼翼地抱着哇哇大哭的许世友,满眼的欣喜,特意为他取了乳名“又得”。

河南连续多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屋漏偏逢连夜雨,许世友的父亲又得了痨病,这让本就赤贫的许家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已经倾尽家财,但是还是没有挽留在许父的生命。

父亲走后,全家的重担落在许母瘦弱的肩膀上,全家十几口人需要吃饭,许世友不忍母亲受罪,1913年,年仅八岁的许世友拜别母亲,在逃荒的时候跟着一位游方和尚来到少林寺做杂役。法名“永祥。”

在少林寺的许世友,每日辛苦习武,功夫不负有心人,许世友没过几年,就连就一身的本领,他功底深厚,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几步就可以跨过三米高的寺院围墙,一口气可以将九间九檩千佛殿的椽头转三圈。

图 许世友

飞檐走壁可以来去自如还不让瓦碎一片,从屋檐上跳下来,可以在空中翻几个筋斗云后轻轻落地,三寸厚的大方砖,他可以一掌拍碎。

十六岁那年,许世友学成归家,站在门前的母亲看见满脸黝黑,身材魁梧的许世友百感交集,她紧紧攥住儿子的手,眼泪“吧嗒吧嗒”流下来,这么多年没见儿子不仅高了,而且黑了,自己不再他身边,不知道他受了多少苦。

就在许世友在家里呆了没三天,地主李静轩的儿子和许世友的大哥因为租房子的事情起了冲突,李静轩的儿子仗势欺人,几个人围着许世友的大哥拳打脚踢。

许世友向来脾气火爆,又嫉恶如仇,看见嚣张猖狂的李静轩的儿子等人,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两拳,可是许世友力大无比,他的几拳头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李静轩的儿子被摔在地上,头正好碰到石头。

李静轩知道自己儿子被打伤,险些丧命,恼羞成怒,勾结官府,四处搜捕许世友,许世友知道自己惹下大麻烦,只好再次拜别家乡。四处躲藏,流浪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许世友邓小平

1926年,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革命,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他率领农民自卫军加入黄麻起义,参与建立大别山的第一支工农红军,由于许世友有勇有谋,不少反动派都折在他手里,所有许世友成为当地反动派的头号敌人。

许世友的母亲知道自己儿子参加了红军,国民党的“清乡团”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清乡团”的头目正是儿子当年得罪的李静轩。于是她带着一家老小躲进深山。

几天后,许世友母亲躲在深山,对儿子的消息一无所知,于是,悄悄下山打探儿子的消息,没想到,被国民党的“清乡团”抓个正着,匪徒们对许母毫不客气,把各种酷刑用在许母孱弱的身体上,逼问许世友的下落,但是许世友的母亲咬紧牙关,就是不吭气。

图 许世友

正在部队的许世友知道母亲被抓后,怒火中烧,他知道是地主李静轩搞得鬼,于是就写下几个大字,让人送到李静轩的手上,李静轩看到“炮兵队长许世友”的来信,顿时吓得大惊失色,他知道许世友脾气火爆,作战勇猛,跟许世友作对自己没有什么好下场,

看到这封信,他猜测许世友就在附近,为了不得罪许世友,只好乖乖地把人放了。

许世友知道母亲被释放后,心里一直记挂着母亲的伤情,连夜赶回家中,看着床上的伤痕累累的母亲,许世友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他几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哽咽道:“母亲,儿子让您跟着受苦了。”

说完,扑在母亲怀里,失声痛哭,母亲抬起虚弱的手,慈爱地抚摸着许世友的头,笑着说道:

“又得,娘知道你干的是救穷人的好事,娘不拦着你,你不要担心娘,娘不怕受罪。”

说完,许世友哭的更凶了,短暂的相聚后,许世友再次拜别母亲。

图 许世友为大家表演武术

1931年8月,战斗胜利后,部队领导对许世友说道:“放你几天假,回去看看你家老母。”知道自己可以回家,许世友非常兴奋,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了,十分想念家中的老母,不知道她现在在家怎么样,怀着激动地心情回到家后。

看到眼前的景象,许世友顿时傻眼了,只见房屋已经被烧光,就在这一片废墟中建起了两间四处透风的小茅屋,母亲透过窗户看到站在院子中的许世友,高兴地走出来,看到母亲鬓边的白发,许世友几步上前一把抱住母亲,说道:“娘,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没有呆几天就因为战事吃紧,准备离开,离开的那天早上,许世友起了个大早,来到母亲的床前辞行,看到儿子要离开,许母赶快起身,把事先准备好的鸡蛋塞在许世友的怀里,道:“娘下半夜给你煮的,留在路上慢慢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许世友与毛主席 图 许世友与毛主席

许世友知道家里困难,这几个鸡蛋来之不易,赶忙推脱不要:

“娘,你看我身强体壮的,那里需要吃鸡蛋,你还是留下这几个鸡蛋,给您慢慢补身子。”

但是许母十分坚持,硬生生地把鸡蛋塞在许世友的怀里,然后慈爱的看着儿子,拍了拍衣服,拉了拉袖口。

许世友看着看着母亲头顶的白发,内心像波涛一样起伏翻腾,二哥前段时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母亲至今都被蒙在鼓里,想想自己走后,母亲又要过以前的那种艰难的生活。

七尺男儿忍不住落泪,看着儿子像个小孩一样哭鼻子,许母笑着说道:

“孩子,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大丈夫尽忠不能尽孝,娘愿意让你去尽忠,尽孝只为我一个人,尽忠却是为了全天下的穷人。”

图 许世友在天安门上

许母如此深明大义,让许世友愈发愧疚,百般不舍的离开,就在许世友走到门口的时候,身子顿了顿,转过身跪在地上说道:

“娘,儿子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看您,您受儿子这一拜,我活着不能尽孝,死后我一定埋在您的身边,日日夜夜陪伴娘。”

母亲听着许世友的傻话,笑着点了点头。没想到,母子这一别竟整整十七年未见。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就到了1949年,此时,国民党已经是穷途末路,解放军即将取得伟大胜利,许世友此时已经是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整日穿梭于枪林弹雨中,奔忙于战火纷飞中。

娘要回老家

3月的一天,在部队的外边来了一个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大小伙,口口声称自己是许世友的儿子,警卫员不敢怠慢,赶紧向许世友汇报,原来是许世友的大儿子许光在老家听说许世友在山东,特地从河南老家赶到这里。

许世友见到儿子十分激动,但他最记挂的还是家中的老母,只要是有空闲时间,就询问母亲的情况,得知母亲在老家过得并不如意,贫困交加。

图 许世友表演武术

许世友内心十分惭愧,含泪为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娘,等全国解放后,儿子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望您。”但是许世友的愿望落空了,开国大典结束后,许世友又有了新的任务。始终没有抽出时间看望母亲。

以前战火纷飞,许世友没有时间回家,如今已经是太平盛世,许世友对母亲的思念愈加深厚,于是,就让儿子许光回到老家把母亲接过来一起居住

不久许母来到部队,站在许世友的面前,这是许世友相隔十七年再次见到母亲,时间如白驹过隙,不仅改变了中国,更是改变了许母的容颜。

许母此时已经是满头银发,脸上爬满皱纹,佝偻着腰身,颤颤巍巍地站在那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母亲那慈爱的眼神,恍如十七年前,满含爱意的看着许世友

图 许世友与儿子许光

许世友看到母亲,二话不说,当着一百多名部下的面跪在母亲面前,母亲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快起来,你一个大将军怎么可以跪我这个老婆子,你看,你这么多部下看着你呢。”

许世友泣不成声地说道:“我就是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子,就让我多跪一会儿吧,这样我心里舒服一点。”

在母亲没有过来之前,许世友天天板着指头算日子,为了让母亲住的舒服,多次吩咐妻子田普把卧室打扫干净,许母住进去的第一天晚上,许世友亲自端着一盆炭火来到母亲的卧室。

许母一辈子勤俭持家,那里用得起炭火,赶忙让儿子端出去,但是许世友不以为然,笑着说道:“娘,您不知道,这里比不得咱那里,晚上可冷了”。

知道母亲是害怕浪费。才不敢用炭火,许世友解释道:“娘,这个用不了多少炭,我小的时候,老家的人不是喜欢在火塘边上聊天吗,咱娘俩今天晚上好好聊聊。

听到儿子这么说,许母便笑着默许儿子的行为,多年未见,母子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题,一直聊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许世友

许世友的妻子田普是第一次见到婆婆,为了表示对婆婆的欢迎,特意买了一些鸡鸭鱼肉,并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许母被许世友搀扶到饭桌上,看着桌子上的菜,脸上顿时没了笑容。

她的思维还停留在红军时期,儿子哪来的钱买这么多好东西,一辈子勤勤恳恳的许母,不容许儿子走上不归路,她厉声说道:“官再大也不能浪费。

看到母亲脸色不好看,许世友赶紧解释道:“娘,您放心,这是小田为了欢迎你,特意为您做的,平时哪里敢这样吃啊。”许母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拿起筷子开始吃。

但是没过几天,许母就浑身不舒服,在农村的时候,许母整日照顾家里的鸡和猪,还要去地里干活,如今呆在城里,无所事事,心里闲发慌,整日里愁眉苦脸。

许世友知道母亲的脾气,专门请木匠为母亲做了一架纺车,许母看见纺车后,果然开心起来,立即坐下来认真的纺起线来,看到母亲的愁眉终于舒展,许世友终于放下心来。

图 许世友

有了纺车后,许母终于找到事情做,一有时间就坐在纺车前面,一天都可以纺好几斤线,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许母的房间里还响着“咯吱咯吱”的声音。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许母就要求回老家,许世友感到十分诧异,问道:“娘,这就是您家,您要回哪里去啊?”

许母说道:“我在这里呆不惯,你还是让我回去吧。”许世友不舍得母亲离开,好说歹说把许母留了下来,但是许母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强留感到开心。

而是突然生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吃药也不管用,许世友无奈,只好把母亲送回老家,据当时的工作人员回忆,许母一回到家病马上就好了,张罗着喂家里的鸡和猪。

图 许光

许世友看着母亲上了年纪,生活不便,因为许光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和奶奶的感情最为深厚,于是,许世友特意让正在北海舰队服役的许光回到老家工作,以便更好的照顾奶奶

1959年秋天,许世友思母心切,向军区领导请了几天假,专门回来看望母亲,但是当他兴致勃勃的回到老家后,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只见大门紧锁,不见母亲身影。

许世友赶忙向乡亲们打听母亲下落,一打听才知道,母亲是上山砍柴去了,于是,许世友根据乡亲们提供的信息,准备上山寻找,但是没走几步。

就看见许母从山上下来,只见许母瘦弱的身影,背着一大捆柴火,柴火压弯了许母的脊梁,压垮了许母的肩膀,但是许母没有喊苦喊累,她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许世友心里五味杂陈,赶忙上前接过柴火,说道:“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上山砍柴,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该怎么办啊。”许母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眼神也不太好使,再加上八年未见许世友,突然看到有个叫娘,有点不敢相认,小心翼翼的问道:“你是三伢子。”许世友哭的更大声了:“娘,我就是你的三伢子”。

图 许世友全家

看到儿子回来,许母十分高兴赶紧拉着儿子回家,因为许母房子太破,没有办法住人,政府为许母盖了三间瓦房,屋里的陈设也很简单,就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一个破衣柜,还有打着补丁的旧蚊帐。到家后,许母赶紧让儿子坐下,自己又是倒水又是沏茶招呼着其他人。

许世友这次算是衣锦还乡,乡亲们知道后纷纷赶来探望,看到热情的乡亲们,许世友十分大方地宰了一头猪,招待前来看望的乡亲们。

晚上,许世友不顾众人的劝说,坚持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和母亲呆在一起的两天三晚上,许世友都守候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自己不得不离开,没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

许世友的母亲是在纺线的时候去世的,去世的时候纺车上的线穗还没有弄完,许世友得知母亲去世后,悲痛不已,泪流满面的朝着家乡的方向跪下磕头

土葬之谜

1979 年,74的许世友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常常自言自语道:“活着尽忠,忠于毛主席;死了尽孝,为母亲看坟”,于是,他左思右想为儿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这伍拾元是为我准备后事用的,你用这笔钱给我买口棺材。我死后不要火化,要埋到你奶奶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74岁了,虽然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没有几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图 许世友母亲

许光接到信后,虽然感到心酸,但丝毫不敢怠慢,特意用大别山的松、柏、柳等五种树木做了一口棺材,做完后,还按照大别山的风俗,亲自写信邀请许世友回家验收棺材。许世友当时正在参加对越反击战,接到信后,特意为儿子回电话,笑着说道:“自己如果这次战死沙场,就直接用这口棺材,不需要验收。”

1985年,许世友被查出肝癌,许世友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交代自己的秘书向中央写报告,自己要求土葬,但中央一直没有回复。

后来,许世友的病越来越严重,时常处于昏迷状态,但只要他清醒过来,他就会问中央有没有给回复,并对家人说道:我死后,你们开车把我送回老家去,用塑料布包着,直接在俺娘坟边挖个洞埋了。

图 许世友邓小平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逝世,邓小平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许世友土葬,并在许世友要求土葬的报告上写道:“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985年10月31日,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军区大礼堂举行,11月7日起灵,车队走了两天两夜将许世友送到许家洼,9日,在许家洼的一个半山腰上。

一场简单的葬礼仪式正在举行,下葬仪式简单而肃穆,南京军区负责人简诉了许世友生平事迹,然后将许世友的遗体放入棺椁中入殓,随后全场肃立,向死者哀悼。起初为了保密并没有设立任何墓碑,直到许世友逝世一周年后,才设立了一块简单、低调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