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需要创造更多有意思、有吸引力、有内涵的课程,才能让学生尽情投入其中。嘉定区华亭学校把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后服务中,邀请东方卫视新闻主播、媒介素养教育专家于飞作为主讲人,每周开设一节新闻课堂,并通过创办校园电视台等方式,让学生在新闻学习和制作中提升综合素养。

“我们是华亭学校青亭电视台的记者,请问您对课后服务有什么想法?”在课后服务的新闻课堂上,8年级的学生汪嘉仪和同学吴燃一起正在随机采访学校里的老师,请他们谈谈对新学期课后服务的想法和计划,之后会做成相关视频和节目在校园电视台、以及学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上播发。

这样的采访场景,是华亭学校媒介素养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堂课一开始,学生们会先观看由东方卫视新闻主播于飞和团队制作的《新闻课堂》节目,主题包括红色“四史”、行业分析、媒介素养、大国崛起、大国关系等内容,之后再通过分享交流、提问互动、现场采访、活动拍摄等,学习制作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周我会精选一个主题,把新闻的背景和背后蕴含的逻辑讲述给同学们听,让大家对新闻产生兴趣,对国内外的新闻事件更加了解,从而提升思维辩证能力。”于飞介绍,如今社会对于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已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学习新闻、了解新闻、熟悉新闻的制作过程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长有非常大的益处。除了每周录制课程视频“云端”授课外,他也会定期来到学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畅谈。

其实,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两年前华亭学校就引进了“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起初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高大上的新闻课程适不适合学生?课时本来就很紧张,学生有没有时间学习?不过随着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也逐渐喜欢这门新闻课程,原先的担忧逐渐被打消。“学生通过新闻学习,把学校的特色课程越剧、民乐、地方小点、黄草编织、种子画等制作成新闻发布,大家在拍摄和制作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校长周春艳表示。

据介绍,由于新学期课后服务时间变得更加固定,每周的媒介素养课程时间也将从原先的每节课45分钟增加到1个小时,形式上除了继续保留于飞的视频新闻分享外,还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制作能力。除了拍摄和采访校园内的新闻,指导老师还将创造更多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采风”,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市民,采写最新发生的社会新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稿:俞超

摄像:孙雨豪

编辑:王丽慧、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