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挂牌。到明天(2021年9月24日),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就将年满“一周岁”。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23日出版的《芜湖日报》在头版刊文《拥抱开放创新的芜湖机遇——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一年回看》,概述了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一周岁的成绩单。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位于芜湖东北部,实施范围35平方公里,包含芜湖综合保税区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芜湖港两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一年来,芜湖片区努力打造开放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持续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芜湖片区挂牌以来,聚焦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跨境电商等七大产业,新设企业1430户。集聚十大战新产业企业470余家。截至8月底,累计招引项目179个、总投资1836亿元。总投资100亿元的奇瑞智能网联未来工厂、50亿元的美的集团厨热产业园、32亿元的长信公司高端显示器件及模组、20亿元的楚江集团精密深加工铜材、10亿元的人本集团高端机器人等项目纷纷落地建设。
从产业先导角度,《芜湖日报》文章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为例:今年上半年机器人整机销售同比增长194%,国内营收同比增长80%以上,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
“自贸试验区在进出口关税政策研究、金融政策创新、海关审批提速、服务外籍人才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利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说,“十四五”期间,埃夫特将把产品输出到欧洲、南美、非洲等地区,努力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第一品牌和国际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
同样,作为战新产业的航空产业也呼唤技术“引进来”、产品“走出去”。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雨宁认为,立足新发展格局,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溢出效应逐渐显现,对企业走向国际化、推动产品“卖全球”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从制度创新角度,芜湖媒体介绍,芜湖片区通过“一业一证一码”改革,把一个行业准入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一表申请、一证集成、一码通行,让市场主体办事获得了“网购级体验”。
人民银行芜湖市中心支行创新实行“境外放款+出口贸易回流”和“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出口贸易回流”两种业务模式,推动88家市场主体获益,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首批“十大标志性建设成果”。芜湖片区内,各类金融机构今年已累计为区内企业提供融资182亿元。
在芜湖综合保税区,芜湖片区在全国率先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筹发展,成果丰硕、势头迅猛。“综保区定位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的集中试验田、开放型产业集聚区的主战场。”芜湖海关综保区监管科负责人倪林说,跨境电商网购保税模式,为消费者足不出户“购全球”带来实惠;内陆区港联动监管,畅通了外贸物流渠道;向美智空调、“三只松鼠”、富春染织等企业提供个性化海关业务解决方案……一揽子深化开放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1-8月,芜湖综保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8.2%。
在芜湖港,这个年吞吐量百万标箱大港如今已成为上海洋山港的“延伸港”,两港视同一港。“新的联动接卸模式将公路运输变水路运输,运输成本降低接近一半,提高物流效率24小时左右。为芜湖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一体化起到关键作用。”芜湖海关监控科相关负责人孟祥说。
《芜湖日报》文章总结:实践已经证明,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设立,对新时代芜湖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吹动了芜湖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显露了芜湖扩大开放的坚定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