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考古学家对人类物种在上个冰川期向欧洲迁徙的早期浪潮的气候背景提出了新见解。人类物种当时如何迁徙到新环境中的过程代表了一个重要的进化转折点,最终导致智人在所有大陆和大量不同的气候区和环境中居住。促进最初的迁徙浪潮的机制仍有争议,但迄今为止,基于考古遗址与空间遥远的气候档案的相关性的大多数模型表明,人类群体依靠较温暖的气候条件迁徙到新的、更北部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用直接来自Bacho Kiro洞穴考古层的证据,马克斯-普朗克团队现在能够表明,人类已经忍受了非常寒冷的气候条件,类似于今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典型气候条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和阿伯丁大学的研究员Sarah Pederzani说:“我们的证据表明,这些人类群体在他们使用的环境方面更加灵活,比以前认为的更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人类进化部主任Jean-Jacques Hublin补充说:“利用这些新的见解,现在需要构建我们的物种在欧亚大陆迁徙的新模型,考虑到他们在气候方面更高的灵活性。”

通过直接使用考古材料,如被人类屠宰的食草动物的遗骸,来产生气候数据,由Pederzani和Kate Britton(也是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和阿伯丁大学的研究员)领导的古气候研究小组能够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当地气候条件记录,特别是与人类居住在Bacho Kiro洞穴的时间有关。

Britton表示:“与更常用的来自不同地方的考古数据和气候档案之间的年代学关联相比,这项技术能够更有把握地分配当地的气候背景--它真正让我们深入了解‘实地’生活是什么样子。”Pederzani补充说:“然而,由于分析的耗时性和对特定动物遗骸可用性的依赖,氧同位素研究或其他直接从考古遗址生成气候数据的方式对于智人首次迁徙到欧亚大陆的时间段来说仍然稀缺。”事实上,马克斯-普朗克的这项研究是在最初的旧石器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第一次研究,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令人惊讶的结果。

Pederzani花了一年时间进行实验室工作,从钻取一系列动物牙齿的小样本,通过湿化学制备和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来获得所有必要的数据。Pederzani说:“通过这种包括总共179个样本的时间密集型分析,有可能获得过去温度的非常高的分辨率记录,包括夏季、冬季和跨越7000多年的人类居住区的平均年温度估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人员Jean-Jacques Hublin、Tsenka Tsanova和Shannon McPherron以及保加利亚索非亚保加利亚科学院国家考古研究所与博物馆的Nikolay Sirakov领导的国际团队于2015年开始对Bacho Kiro洞穴进行了重新发掘,并在洞穴中获得了丰富的人类活动考古记录。遗址下部的沉积物包含了大量的动物骨骼、石器、吊坠,甚至人类化石,并构成了气候研究的基础,以调查早期人类首次从黎凡特地球迁徙至东南欧时经历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