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老城早在春秋即以礼尚闻名,社会礼仪丰富多彩且饶有兴趣,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一些自古流传下来的老俗理由繁到简,由旧换新,至今还在传续使用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城古之婚俗较为繁琐,以“六礼”之仪著称。《礼记》记载了老城婚俗的名目细则,即“纳彩、问名、纳吉、请期、纳证和迎亲”,《唐律》、《明律》也有相同的文字记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亘古由来已久,男方家长请媒人为家中男丁说媒,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被应允后,男方正式向女方纳‘采择之礼’,谓之“纳彩”。所携礼物中须有大雁两只。再说“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委托媒婆带大雁两只等礼物去女方家讨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讨来的名字和出生日期一般刻在木板或写在纸上,由男方找算命先生占卜。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以测凶吉,卜得吉兆称合婚。在问名后,把占卜、合婚等适合结婚的吉兆情形通知女方,称“纳吉”,即订婚。纳吉是确定婚姻关系最为重要的一步,是婚俗的关键礼仪,《礼仪 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彩礼’。“纳征”又称“纳币”、“完聘”。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相当于时下的彩礼,征,成的意思,币字很好理解,指财物,纳征是成婚阶段的重要仪式。纳征后,确定结婚日期,曰:“请期”。男方择定黄道吉日确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的仪式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是婚俗的最后一步,“迎亲”。“迎亲”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毕竟前五项都是前戏,“迎亲”才是大戏锣鼓点响起,自有另外一套琐碎程序。新郎至女方家迎亲,携带的礼物中,大雁又一次充当了重要角色。“六礼之中”,除了“请期”之礼不带大雁,其他均有大雁出场。之所以用大雁作为礼物,大雁非家禽,需捕获方得,以雁为礼,凸显农耕社会男子孔武有力的重要品格。元代元好问《雁丘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终身一侣天涯共飞的大雁情。古礼正是利用大雁这一习性和美誉,才将其作为贽见之礼。至清朝中叶,“六礼”之俗已合并从简,但未打破原来的惯用程式,现在人们所行新婚仪式便是从此演化面来。民国初年,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新的婚俗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很多礼俗仍沿用“六礼”之礼,务繁避简,以显隆重。

在濮阳老城,明清乃至民国,男丁大多未到成年,便由父母操办成婚,且女方多大于男方3,5岁,甚至7,8岁之多,老城自古有“女大三抱金砖”之说。寻个“大媳妇”,好照顾“小丈夫”,女方年龄大于男方,男孩懵懂,年龄差异,由此发生了许多婚姻悲剧。幼年订婚者有,即是“指腹为婚”,生男生女尚不知,胎在腹中,就定下婚约,纯属家长包办。更有家贫者,家境贫寒娶不起媳妇,张家将家中之女嫁李家之男,作为回报,李家之女须嫁张家之男,是为“换婚”,生生造出很多人间悲剧。更有甚者,家中有女无力抚养,自幼养在男方家中,名曰:“童养媳”,此种情形,男方亦为贫困之家,多因起居不便,往往过早完婚,故谈不上什么婚姻礼节,届时,家长让孩子磕个头,略做表示也就了场,午间宴席,不过清茶一壶,便席一桌,更无其他喜庆气氛。老城旧时有纳妾之风,有权势有财物的人物,为求新欢,往往再娶,再入者称为“偏房”或“小婆儿、二婆”,地位低于嫡妻,所生子女为“庶出”,地位低于“嫡出”,同生母一样受到歧视,偏房者大多为贫困人家之女,为饱腹活命,不得已屈于人下。

老城清至民国时的老式婚配,多系媒红说合,父母包办,其婚配程序略为:传帖:一般人家媒红提婚后,男女双方斟酌一番,认为“门当户对”,请算命先生合相,占卜相互无克无冲,便择吉日定亲,双方互换红帖,帖子上各注男女姓名,另附程式化的谦恭之词,亦称“纳小帖”。看好儿:“纳小帖”时,男方须准备婚帖及衣服首饰等彩礼,由媒人到女方家索要注由女方生辰八字的红帖,然后请算命人占卜,查良辰吉日,确定婚期,复送女方,使其做出嫁准备。迎娶:等到吉期之日,新郎着新装披红挂彩戴大红花乘车(轿)由陪公(相当于今天的携毡)陪同,另有一“娶女婆”另乘一车(轿)同往迎亲,中产小户有笛萧助兴,殷实富户则旗、锣、伞、扇,礼炮相随。新娘在礼炮声中,理发髻,着盛装,名曰“冠戴”,穿“催装衣”,盖“蒙头红儿”,由人抬送上车(轿),女方派一名“娶女婆”相随陪乘,以便引导和抚慰新娘。出女方家临行前,新郎由陪公引导,向岳父母辞行,以示恩谢。入村:村民观众夹道,亲朋好友在街边设桌置酒表示庆贺。陪公引新郎施揖致谢,新郎家长复致谢,口中互道“恭喜”、“同喜”之词。开堂:迎亲入门后,即行拜堂大礼。院内设一案台,放一茶斗,实以五谷,斗中插称(秤杆)、抒(织布抒子)各一。斗中树铜镜一面,且以黑帕相缀,四角分插艾棵、大葱均系红线。镜前供“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牌位,位前燃香一束,新郎居右,新娘居左,在鞭炮笙乐声中,行祭天拜地之礼,意同宣誓:自此正式成为夫妻,由老天作证。接着夫妻共拜高堂,再互拜,然后入洞房。新娘揭去蒙头红儿,脱下“催装衣”,稳坐牙床以待观者。贺喜:婚后第二天,新娘家长辈数人,备礼前来为亲公贺喜,实是安抚新娘,男家盛宴待客。回门: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厚礼同往新娘家里,拜认新娘父母,名曰“回门”,亦称“认亲”。女方家隆重接待,并留新婚夫妇住下,俗称“住九儿”。一番礼仪下来,男方还需准备礼物答谢媒人,礼物有钱有物,礼品多以馒头切开夹鸡蛋、肥肉片等,馒头系有红绳,以“八”、“十”为数,俗称“媒人馍”,后来演变成大块五花肉方。老城的旧式婚礼,还有不少细节,诸如吉期前夕的“新郎演礼”,当天宴席前“撤毡”,当晚为新郎新娘喝“交心酒”等等。上述仪式仅仅是中等以上家庭才能做到,贫者不过备一辆车将新娘接来,草草行小礼而已。

1950年国家制定了《婚姻法》,保障婚姻自由,杜绝了重婚、买卖包办婚姻等恶习。新《婚姻法》实施后,早婚和家庭包办婚姻有所减少,但老城的婚配形式仍未完全摆脱旧思想的影响,媒人和父母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男女自由恋爱的占很少数。特别是在很多农村,多数先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经查访(打听)和再三斟酌考虑后,征得儿女同意,才让男女双方“见面儿”,男方要备好见面礼(百元甚至数百元不等),若男方同意则交见面礼,女方接受表示情愿,否则作罢。女双方经过一段互相了解,自愿结为终生伴侣时,便互赠一些学习或生活用品,表示订婚。女方接受见面礼后,男方举行订婚宴,送彩礼。到了结婚年龄,同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后,(往往同时领取晚婚光荣证),女随男方回家拜认公婆及族中长辈,亦有举行简单仪式的。次日,新婚夫妇同往女方家拜认父母,但已不在女方家过夜,下午即回。若是工人、干部,学生双方通过了解,建立一定感情,请人从中作媒,便定亲完婚,父母极少干预。上世纪末,集体举办婚礼已为人们所称道。届时由机关、单位、地方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主持,若干对男女青年同时参加,程序新颖,内容典雅,应邀来宾及观众欢聚一起,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新婚男女青年各表决心,献身四化。旅行结婚在干部,职工,市民中也越来越多,这一方式,可使新婚夫妇借机出外观光,开阔眼界,学习知识,但因耗资较多,日下农村不时兴。国家提倡的男到女家落户是移风易俗的一件新生事物,目前县内城乡已有人实行,但尚不多见。

老城有句俗话: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半老半新,新老结合的婚俗形式随之出现。男女双方婚前到地方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后,各自回家。男方做结婚前的各种准备,事无巨细。女方则尽力准备嫁妆,务求丰美。等到婚期,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会携带礼物到男女双方家道贺,礼物不外乎被面、匾额等物,尚无礼金往来。结婚当日,男方派几位青年骑车或乘坐“小轿车”将新娘接来,男方设宴盛情款待陪送新娘的客人,并请族内长辈及村干部陪宴,期间亦有行磕头,拜挥礼者,第三天,新婚夫妇备礼回门,女方接待一如男方,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女方办回门宴之说。婚礼各种程序并仿旧式,只是因旧俗废弃已久,其中细节多有宿略。

近年来,老城婚俗似有复辟复古倾向甚至向几不可控和不可理喻的方向发展,且在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好、纳吉、纳帖、订亲等程序必不可少,男方给女方的彩礼更是婚配的重头戏,少则八万,多则十万二十万,加上婚前建造装饰新房,花费巨大,有的家庭为孩子办一场婚礼,事主家一夜就回到了解放前。婚宴饭店的预订,婚礼现场的布置,餐席的标准,烟酒的档次,都在攀比之风中水涨船高。婚礼车队起码找奥迪A6,至于婚车奔驰宝马司空见惯,林肯、宾利、劳斯莱斯等啥好用啥,八辆车起步,加上“白头到老”的两辆白色头车和尾车,力求“十全十美”。按老城老理,女方除了送客的贵宾,女儿结婚当天岳父岳母和亲戚朋友是不能到男方家里去的,更别说参加婚宴了。本是土生土长老城人,在司仪的撺掇和好事者的鼓动下,女孩父亲非得学着西方人把自己闺女送到婚礼舞台,美其名曰:中西结合,可忘记了“古为今用”中的矜持和传统。婚期将至,操办婚事的事主辛劳不说,连着亲戚朋友都跟着受累,事主绞尽脑汁,费劲巴拉地想,把能想到的能通知的人都通知一遍,实在想不起来,就翻找手机通讯录,按名索骥发喜帖、打电话、发短信微信,即使是多年未联系,一个都不能少,结婚就是图个热闹。被通知的即便是不想参加,也不能把送来的帖子“淹死”,极不情愿的掏个一百二百,也得去吃一顿。婚宴上的菜,谁也吃不好,花钱多少且不说,钱都送给饭店烟酒店了。办婚礼一家人回头算账,进的还没出的多,劳心费神,出力不讨好。现实的婚礼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变得愈发齁人起来。现在很多家庭为独生子女,男方娶亲办婚宴,女方也得表示,毕竟是大喜一场,女方多在女儿三天回门那天办一场“回门宴”。女方事主的“回门宴”,剔除了迎亲等繁文缛节,就是盼着亲朋好友吃好喝好。有些家庭已察觉到“普遍撒网”给主人客人带来的不适,不管是婚宴还是回门宴,已缩小参加者的范围,仅限于亲戚和好友。

老城的婚俗,从“六礼”之数到今天返古革新,繁繁简简,说到底就是人生一个重要节点。成家即成人,老城人需要仪式,需要仪式来固化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来源:人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