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变成坑。

无原则的溺爱,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长大后成为“啃老”的不孝子。

作者 | 葡萄妈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博主@林六月分享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他的邻居,是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

上个月为了一双几千块钱的鞋子,跟父母闹着要跳楼。

前两天,又为了一万多块钱的手机跟父母大吵大闹,父亲怒火中烧,母亲也气得直哭。

这个男人从搬到林六月家隔壁开始,就经常跟父母吵架。

大声嚷嚷着“你们死了房子都是我的,你们牛什么”之类的话。

啃老啃得理直气壮。

这个男人家并不富裕,一家四口祖孙三代,都挤在靠棚户区拆迁分到的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平时生活非常节省,夏天为了少开空调,经常就是南边开窗北边开门,吹穿堂风乘凉。

可是因为有一个动不动就向父母索取的巨婴,一家人的生活总不得安生。

有网友评论说:

“只能说小时候规矩没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倒是认为当年种了什么因,现在收获了当年的果。 这种巨婴多数是因为小时候无原则的过度溺爱。”

的确如此。

记得李玫瑾教授也曾说过:

“12岁以后孩子出了问题,根源都在12岁以前。”

孩子长大后啃不啃老,其实在12岁之前,就已经由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

中国式溺爱,越爱越心寒

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有很多钱去买零食,玩游戏。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家非常富裕。

那些对我们而言,已经是巨款的钱,可能只是他的零花钱。

直到开家长会的时候,他妈妈来了,我们才知道,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爸爸在建筑工地干体力活,妈妈在茶楼当服务员。

老师当时还提醒他的妈妈,让她不要这么宠着孩子。

他妈妈却说:

“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吗?等孩子以后长大了,懂事了,就会孝顺我们了。”

然而,孩子长大了,并没有如愿孝顺她。

相反,因为习惯了凡事以他为先,长大以后他反而把父母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曾经看过一个心理访谈纪录片。

一个已经29岁的儿子,要状告父母,逼着父母养他到死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寒门的他,从小就被妈妈当成“皇帝”来养。

虽然家徒四壁,但是妈妈还是对他有求必应。

父母穿着洗得发白的破旧衣服,他却一身光鲜亮丽。

别人帮着家里到田里干活,日晒雨淋,他就躺在家里睡睡觉,玩玩游戏。

成年后,明明四肢健全,却整日都是好吃懒做,拈轻怕重。

最后更是理直气壮地在家里啃老。

他只关心自己以后生活有没有保障,丝毫不管家里年收入仅仅1~2万,连维持生计都只是勉勉强强。

他也不在乎疼爱自己的妈妈卧病在床,需要钱治病。

很多啃老族、白眼狼,都是被这样“富养”出来的。

人们常说,养儿防老。

但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的给予是理所当然。

到那时候,他们不在乎你在外面工作多累,只在乎你有没有满足他的要求。

他们不在乎父母是否一身病痛,卧病在床,只在乎他自己过得好不好。

到头来,孩子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只能低声下气。

心软,是家长最大的悲哀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说过:

“我们的教育,不能对孩子一味妥协。”

因为父母的心软,有时候会成为教育孩子的败笔。

《妈妈是超人》里,马雅舒就是一个非常心软的妈妈。

女儿感冒了想吃雪糕,她不同意,女儿就躺倒在地,又哭又闹,于是马雅舒就同意去超市买冰淇淋。

孩子刚刚吃完蛋糕,又要吃面包,马雅舒拒绝了,孩子又哭又喊,最后冲她撒娇,马雅舒又没原则地同意了。

马雅舒说:

“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

等女儿长大了,喜欢上一个歌星。

孩子撒谎、不好好吃饭、不听管教,上幼儿园也因为种种问题,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对孩子心软,是很多父母的天性。

但当孩子发现父母的原则,很容易就会在他的眼泪下土崩瓦解。

那么,下一次,他就会故意用哭闹来要挟父母,逼父母做出让步。

这一让步,有可能就是一生。

动画短片《任性人生》,就讲述了一个富含深意的故事。

一个女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一匹帅气的彩虹马。

她看着自己手上的小马玩偶,突然张大嘴巴,嚎啕大哭,哭着闹着要买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明所以的父亲,给她买了一个大玩偶,她不满意。

于是父亲又买来了一匹活马,她还是不满意。

最后,她拿出惯用的“杀手锏”——躺在地上哭。

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花重金买下了那匹女儿心心念念的彩虹马。

女儿稍大点,要求的事情也越来越离谱。

私人泳池、游艇、火车……父亲都只能一一满足,因为女儿一哭,他就会自动妥协。

父亲的钱包越来越瘪,女儿的欲壑越来越难填。

等女儿长大了,喜欢上一个歌星。

那时候,父亲已经没钱了。

女儿见父亲不愿意,又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终于,父亲卖了自己的房子,凑了一大笔钱,让女儿和歌手结婚了。

父亲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没想到女儿婚后,又给他扔来一个同样只会哭闹撒泼的孩子。

父亲用自己无原则的爱,把孩子养成了一个讨债鬼,并且代代相传。

对孩子心软,看起来是父母对孩子满满当当的爱。

但是这份软绵绵的爱,不仅养分过剩,还极具腐蚀性。

滋养大的,是孩子无止境的欲望。

腐蚀掉的,恰恰就是父母的一生。

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狠心”

网上有个妈妈分享过一个教育孩子的故事。

他们一家生活属于中上水平,而且夫妻俩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总是忍不住对女儿千娇万宠。

他们舍不得孩子吃苦,舍不得孩子哭,所以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

直到一次,孩子在小区楼下和几个小伙伴玩的时候,她突然听到自己的女儿说了一句:

“我以后都不用读书工作了,等我爸爸妈妈死了,他们的东西就全都是我的了。”

那时候,女儿才7岁。

回到家以后,她问孩子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女儿特别理直气壮地说:

“本来就是,你们说我要什么都给我的!”

这一番话,让妈妈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儿的宠爱,其实就是一种祸害。

所以她开始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减少给孩子的零花钱。

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她都让孩子自己做。

刚开始,女儿又哭又闹,嚷嚷着爸爸妈妈虐待她。

看着女儿哭得撕心裂肺的模样,她不是没有心软。

但是她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变成一个啃老的、败家的人,所以只能狠下心来。

现在女儿十四、五岁,已经变得非常独立。

在家的时候,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有时候还会把存了很久的零花钱,用来买礼物送给父母。

教育孩子,都是从小开始的。

就像之前新闻里的一个故事。

王龙泽5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父母卖菜,从小就知道父母为了家庭不容易。

所以9岁的时候,他已经能独当一面。

当别的孩子假期出门旅游玩耍时,他就一边看书一边帮忙买菜。

如今已经能帮父母做很多事情了。

14岁的他,心里有个愿望,就是考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让父母以后不用这么辛苦。

真正爱孩子,绝不是把他放进蜜罐里。

而是让他自己去体会苦尽甘来,去独自探寻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过生活,他才能学会珍惜和感恩。

须知,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才是家庭最重要的福报。

记得前段时间,辽宁的一位教育局长讲的一段话刷屏了,他说:

一个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承担家庭责任。 爱父母,挂在嘴边上说空话,那不是骗人的吗? 人一定要学会,用行动去心疼父母。能承担的家庭责任,从小承担。 一个孩子从小知道心疼你了,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

如果想要孩子长大以后不啃老,就要教会孩子独立。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定要教会孩子感恩。

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心里装着别人、体谅他人、爱他人。

这样的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舍得让孩子吃苦,他才有能力去触摸幸福。

点个赞吧,愿我们都能养出一个孝顺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啃老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