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分享

认真细数,2021年已过去四分之三了

年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这大半年来有什么收获?

年前还有什么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在哪儿、做什么

小编都将陪伴在你身边

做你永远的贴心小棉袄

今天呢小编要给大家上一堂课

对于以上问题,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落实

以上煽情部分,作为今天课前的暖心鸡汤

希望大家每天都认真学习、学以致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啦,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的主题:

秋分来了,4个问题要注意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秋分,意味着秋季真正的来临

用咱们当年学过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就是:

(开启学霸模式啦~)

(当年的地理课本,嗯,记忆中就是酱紫的,好怀恋)

知识点讲解:在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黑夜平分24小时。所以,今天的白天时间和夜晚时间是等长的哦。按照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理论来分析,一年中,昼夜平分的日子也就两天,即春分和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些图就想起当年用透明胶圈画太阳的苦逼高中生活了。。。)

哈哈,有木有瞬间感觉今天是个不一般的日子呢!

ok 我们继续:过了秋分,太阳直射点就要逐渐向南半球移动啦,所以咱们所在的北半球就会出现昼短夜长的现象,直到冬至才会回转,而在此期间南半球则是相反的(不知道南半球的宝宝是不是在过春分呢......虽然南半球跟我们没啥关系,但这个知识点,还是要讲到的,为了凑字数嘛,哇咔咔咔)。

(当年的你是否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秀才呢~?)

那么,接下来咱们来划 重 点啦!

四季变换,寒暑交替

当阴阳交接,昼夜平分

我们便迎来了丹桂飘香的

秋分时节

《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9月23日3时21分

我们迎来“秋分”节气

此时节

我国多个地区秋色显现

大地色彩斑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全球各地6时(地方时)日出正东,18时(地方时)日落正西。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我们最熟悉的节气,因为这四个节气的气候特征最为明显。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二分二至”这些现象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着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所致。

地球自转是沿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形成一个赤道面,公转则是沿着黄道自西向东转形成一个黄道面,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因此在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黄赤交角”(如上图所示)。这个交角的度数目前是23°26′,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23°26′之间来回移动,这两条度数的纬度圈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地球公转的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上面说到由于黄赤交角的问题,太阳直射点会随着自转公转运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端——北回归线,这一天我们称之为夏至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到达最南端——南回归线,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会有两次直射赤道,这两天分别为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分别称为春分日和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2、正午太阳高度角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随之变化。总结来说就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3、昼夜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此外,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南半球反之。

昼夜长短变化

4、四季和五带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太阳辐射有规律的变化就形成了四季。依据气候特征把全球分为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五带分布图

地球自转的意义

1、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就会有被太阳照射和不被太阳照射的地方,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的更替。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晨昏线。晨昏线即指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它垂直于太阳光线且平分经线和纬线。

2、地方时

因为有了晨昏线,所以形成了地方时。在同一瞬间,位于不同经度的观测者测得的地方太阳时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一个统一标准。以英国的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为零时区,向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地方时在计算时,先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然后采用动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3、地转偏向力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依次类推

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原因: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这天白天最短,然后直射点北移,白天越来越长。在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然后白天就比晚上长了。

秋分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042,20世纪=23.822。

举例说明:2088年秋分日期=[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例外:194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秋分的气候特点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秋分的特殊现象

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南北极过着共同的白昼: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他们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秋收

“白露早,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一时节,

棉絮、稻谷等都要抓紧收获。

秋分不仅是收获的季节,

也是播种的关键时节。

此时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

而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

也要抢耕土地,将油菜种上。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以祈求美好与安宁。

旧时的女孩子拜月,

还会期盼彩云追月之景,

以印证自己的容貌美丽。

折桂

秋分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中国人喜爱桂花,

赋予了其美好吉祥的寓意。

“折桂”二字,

更蕴含着“金榜题名”之意。

吃秋菜

秋分吃秋菜。

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

名曰“秋汤”。

这“秋汤”正应和了中医提倡的

秋日滋补之道。

诗词

爱秋天的诗人真不少,

下面这些绝美诗词都和秋分有关,

快来品一品字里行间的浓浓秋韵吧!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秖是君。

次韵子我秋分一首

宋·刘一止

山中秋已半,蓬荜晏方开。

不听夜虫话,焉知节物来。

紫珠犹卧穗,青蕊未浮杯。

欲射系书雁,非关烹不才。

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宋·刘攽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怀潘鄮屋

宋·陈允平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秋分后十日得暴雨

宋·曹彦约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

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敌迅雷。

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剩胚胎。

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垄蔬畦尚可培。

点绛唇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

养生

天气渐冷添秋衣

秋分过后,

气温降低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

应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添加衣服,

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

以防着凉感冒。

特别是老年人,

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

可适时加些厚衣服。

而患有慢性胃炎的人,

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心绪开朗莫“悲秋”

秋分时节,气温下降,

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

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导致情绪低落。

专家表示,

克服“悲秋”情绪,

在饮食上要有规律、口味要清淡,

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乐 观情绪,

多想开心的事。

秋分话丰收

今日秋分,

同时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21日,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

批复发布,

同意自2018年起,

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

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每一分辛勤的劳作,

都不会被自然亏欠!

秋分到了,天气逐渐转凉,节气后更是一天凉过一天,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诱发感冒发烧、肠胃病以及心血管等疾病。

因此呀,秋分一过,有些食物就不宜再吃了!

看点

01

秋分后不宜再吃的食物

1西瓜要少吃

西瓜是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西瓜性寒,多吃对脾胃的伤害很大。秋分一过,西瓜就不合适再吃了,否则容易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的现象。

2绿豆要少吃

绿豆性寒,秋分之后,患有胃肠薄弱、肢酸乏力、全身畏寒、腰腿冷痛、腹泻等症的患者,应当禁食绿豆粥。

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若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

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3少吃茄子

吃茄子好处多,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痔疮下血等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不过呀,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吃茄子。茄子性味过于寒凉,秋分过后,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人还是少吃一点为好。

秋分养生,祛寒养阴

胃部保暖,防止寒凉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秋分艾灸,祛除虚寒

眼下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而人体毛孔收缩,免疫力下降,怕冷、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还能润燥。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夜愈深,寒气愈重,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调养情志,放松心情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心情愉快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饮食调理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内“精气神”开始“收藏”之时令。中医历来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可以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秋分之后就可以吃羊肉等热性食物来“贴秋膘”,但注意不要上火。

此外,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很容易伤其津液,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

基于这个原则,秋分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以“健脾、滋肾、润肺”为准,而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蜜汤即指蜂蜜水,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C、D等营养成分,在秋天经常服用,可有效地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心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如:豆芽、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苹果、葡萄、枸杞、大枣、芝麻、核桃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正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