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说自己活着累,生存很累,而这个生存指的是什么呢?是因为少买几件衣服,还是少住大一点的房子烦恼而感到生存很艰难,而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欲望。人类所有的痛苦除了生老病死,都是源于现阶段条件远不及内心的欲望所产生的落差。如果人类没有多余的欲望,那么社会还能维持运转的唯一条件就是“生存”。但生存不是指你多买几件衣服,住大一点的房子,而没有实现,生存等于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物主给我们的基因上的一个锁,这个锁就是食物。因为食物的存在我们需要进食,从而有了进食的需求,也有了人类最大的恶,在提到欲望之前我们先来个设想。假设人类动物都不用进食也能生存,也能自然地生长,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好处呢?如果人类不需要进食,那意味着人类不需要与其他物种或者同类争夺食物,因此少了一个相互残杀的理由,也不会成千上万的人饱受饥饿之苦,人类少了一种致死的风险。

而历史上每一次底层人民的抗议,都是因为没有饭吃,如果人不需要吃饭,人们抗议的几率将会大大的减少,这样一来社会治安将会更加的稳定,也不会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遭到捕杀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如果人民不需要食物,国家财政负担将会大大地减轻。农业是第一产业,每年国家财政用在农业上的预算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还有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农业机械的制造普及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加上现在的谷物税收都是用购买来代替的,负担只会更大,这一切都源于人类要吃饭。

总之,人类如果不需要食物这个世界将会美好很多,如果人类对食物没了兴趣人生也会少了一大乐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人类物种之间没有了食物的欲望、进食的需求是可以如此的稳定,但是造物主给我们的基因上了这把锁,这里也引用了达尔文那句“适者生存”。因为食物,我们对物欲有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因为食物大量底层人民需要劳动获取食物,当然他们的劳动换来的也只能满足仅此而已。

若没有了食物我们就只是活着而已。我们活着已经没有了成本,也不需要工作,也没有那么多的底层人民为了一份温饱的饭而被奴役,相信你一定都对达尔文那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耳熟能详。这是达尔文进化论里面的核心观点,这就是说:在生命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只有能跟随环境的改变从而去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够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的物种将会被大自然淘汰,所有生命都必须遵守这一套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把视野,聚焦到社会这个范畴里,理论是不是也存在着这么一套优胜劣汰的发展法则,而这个优胜劣汰的法则就是造物主希望看到的,只有这样人类才会进步。我们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似乎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不断竞争的环境里。在学生时代,我们被教导要好好学习才能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千军万马的考试中杀出一条路进入好的大学;到了工作岗位,我们又被教导要好好工作、努力完成KPI的考核,考核不通过就要被淘汰。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大家都在强调拼搏精神、狼性文化、抢资源、抢发展、抢发展,整个社会就像一列高速前进的列车火车司机不断地加速,轰鸣声一路地向前,生怕落后一点的就会被别人超车。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真的可以解释我们今天的社会游戏吗?在社会学的里,社会进化论是一种主流的社会理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把视线拉回到社会学发展的早期,回到达尔文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

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了欧洲,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当时英国正处于极其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完全建立,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他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矛盾,逐渐地暴露了出来。比如当时的工人普遍工作很长的时间,却拿着相当低的薪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反对工业体系和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还有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资产阶级迫切想要掩盖这些矛盾,巩固他们自身的统治,与此同时欧洲的自然科学也在迅速的发展,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等领域都有了许多的突破,当时的欧洲知识分子们更加坚定了科学的实践性,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是达尔文巅峰造极的《生物进化论》。

他认为物种是可以改变的生物是可以进化的,这个发现强烈地刺激了知识界和社会大众普遍认知。要知道在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前,对于“人是怎么来的”最主流的解释还是神学。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了的《人口学原理》指出:在没有限制条件下,人口以几何数列增长,但生活资料以及算术数列增长,所以必然引起灾难和战争。只有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譬如战争、瘟疫、穷人不得结婚等方式才能抑制住人口增长,实现人口和生活资料的均衡,人类社会也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

也就是说整个世界会从不稳定最终走向稳定。而这一切最底层的原理都是源于食物决定生存,如果没有了食物我们就不需要大家庭,不需要社会构造。当然也有个劣势,就是社会不会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就是造物主(大自然)希望看到的。造物主给我们上了一把锁,也给我们打开一扇窗,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没有天敌?可能你会说“人类的武器很先进,人的智慧很高,人类很团结,可以打败所有的动物”。但是为什么地球上没有出现一个武器比人类更先进,智商比人类更高,比人类更团结的物种呢?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其背后涉及的内容一点都不简单。在远古时期,人类曾经有过天敌---大型食肉动物,恐猫就是人类最大的天敌。恐猫灭绝后

剑齿虎也威胁了当地人的人种,科学家发现过剑齿虎以北京猿人为食物的证据。在远古时期一些,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生物,那时候人类祖先远没有今天人类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类并不是诞生之初就没有天敌的,而是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壮,慢慢地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但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食物链有顶端?为什么人类爬到食物链顶端之后就不再受到天敌的制约呢?有一句俗语叫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么谁来吃大鱼呢?可能你会说鲨鱼,但是你可以接着问自己谁来吃鲨鱼,如果你的答案是人类,那么请你再问自己“为什么没有生物以人类为食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有一种动物以人类为食,那么它们将会因能量短缺而死亡,这也是食物给大自然上的一把锁。

我们知道,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太阳光是绝大多数生物能量的来源,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时,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储存起来。动物实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动物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植物的方式来获得太阳能量。比如,10亩地1年可以生长10000公斤的玉米,10000公斤的玉米能养活1000头鸡。如果人类以植物为食的话,10亩地生产的玉米,就足够25~27个人生活1年。如果人类以鸡(肉类)为食的话,10亩地生产10,000公斤的玉米仅够6~8个人生活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食物链每多一层能量损耗就越多,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为什么植物数量远远大于食草动物,而食草动物的数量远远高于食肉动物。如果有一种生物以人类为食的话,那么10亩地生产的能量还无法养活一个以人类为食的生物,因此这种生物即使出现也会因能量短缺而死亡。当然,我们会认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人口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正是因为食人生物没有出现,所以人类的数量才不会受到天敌制约而增多。

如果世间可以由你选择,你会选择世间万物需要欲望,需要食物,需要饥荒;还是选择物种不需要进食。大家真正地进入了乌托邦的世界?说出你的理由,我们一起在评论区讨论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