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先秦历史,特别是春秋历史的朋友,应该都有一个印象,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夫人大多来自齐国。比如齐僖公的女儿宣姜嫁给了卫宣公,并引发了卫国的内乱,他的另一个女儿文姜嫁给了鲁桓公。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也娶了一位齐国的公主,即齐姜。总而言之,许多国君的夫人都是齐国的公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除了上面所说的人物外,还有庄姜,她是齐国东宫太子得臣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卫庄公。哀姜、叔姜也是齐国的公主,他们都嫁给了鲁庄公。当然这些公主里面,地位最尊贵的当属邑姜,她是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生下了周成王、唐叔虞。之所以齐国的公主受到诸侯国的欢迎,这里面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同姓不婚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有着十分严格的规矩,其中最重要原则的就是“同姓不婚”。按照《礼记》的记载,“取妻不取同姓”。《左传》中也有“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至于为何会出现“同姓不婚”,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按照《左传》、《国语》的说法,“男女同姓,其生不繁”,也就是说同姓结婚,后代不会多的。

再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政权,实行的是分封制,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在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中,大多数都是周武王的同族,也就是姬姓的诸侯国。功臣以及先代贵族的封国很少。前面说了,既然同姓不婚,那么这些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卫国只能同齐国通婚。

二、门当户对

周朝是个非常鲜明的等级社会,按照社会地位从上到下,可以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工、商以及奴隶。诸侯们也有不同的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除了宋国是公爵外,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是侯爵,或者是伯爵,还有少量子爵、男爵。其中齐国是侯爵,与他通婚最多的鲁国、卫国也是侯爵,双方的门第相同。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些姬姓诸侯国不能相互通婚,同时又要考虑门户、地位的关系。而齐国的首任国君是姜太公,他的女儿是周武王的妻子,地位非常显赫。在这种情况下,姬姓诸侯国就长期与齐国通婚,所以齐国的公主就嫁到了这些国家。比如说鲁国,几乎历代国君的夫人都来自齐国。另外还有一点,齐国国力强盛,与齐国通婚可以加强双方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不得内娶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同姓不婚,那些姬姓诸侯国的国君他可以不与齐国通婚,而是从自己国内娶亲呀!虽然门第上有些差距,但毕竟也符合同姓不婚的原则。这就要说说第三个原则了,即诸侯不得内娶。所谓内娶,就是从本国国内娶亲。一旦发生国君内娶的行为,就会被天下人看不起。

春秋时期,宋国就发生了内娶的行为,人们讥讽道:“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那么为何会有诸侯不内娶的行为呢?有人解释说:“诸侯专封,义不臣其父母”,也就是说诸侯国的国君之所以不内娶,是因为按照礼义,不能让妻子的父母向自己称臣。不管怎么样,由于诸侯不能内娶,所以只能与他国通婚。

参考资料:1.《左传》;2.《国语》;3.《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