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前一段说了点实话,导致几天不能说话,错过给大伙说句中秋快乐。2019年是中国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最好的一年,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然后市场一点点证明了这句话有可能不假。

先说一下现状,目前以市区经济带动周边的效应开始疲软,尤其是土地已经不好卖也不能卖了。天津陷入窘境,于是为了破局,提出了一个双城联动的计划。其实这个计划不是近些日子才讲的,早在某书记在位的时候,就有把于家堡打造成一个中心商务区,也划拨了款,也投入了建设,也付出了代价。当使资金不足,也要全面开工,一是势在必得,二是这么做才能有效的将资金“合理”利用。

当时的计划是资金不足不怕,可以全面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拿合同再贷款这样既不耽误整体的工程,也可以圆满的完成任务。毕竟政府项目,重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领走对应的政绩。于是那一年,于家堡投产,高楼大厦同时拔地而起。

后来一场灾难,导致说的外资无条件毁约,千秋大业毁于一旦。那一年,成都还没有天府新区,而腾讯大厦坐落在天津,也是第一个完成封顶和地铁通勤的项目,为了迎接领导的视察。

如果没有2015年的那次事故,就不会有这些故事。或者说故事也许会更加美好。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于家堡成为死城的原因,那会合作的单位是新金融集团。小编第一次体会到了啥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同年负责项目的大佬去了北京,不但没有背锅还升了级。从此天津经济一点点打回原形,为了挽救经济我们杀富扶贫,于是跑的跑丢的丢判的判隐退的隐退。虽然经济跌入谷底,但天津的位置很重要,这个直辖市不能放弃。

于是就有了大家看到人才引进,利用教育优势,疯狂带动房产出售。可以说几乎半年的时光里,天津销售出去了未来15年都不太会销售出去的垃圾项目。也是在一夜之间,这些项目的价值归零。这点买了的自然懂。

流水文说的双城,就是目前天津的一个大战略。蹭热度,现在地产开始打造空港商务区,以其他城市其他国家的空港经济为热点,告诉你那里是值得居住或投资的。但其实双城经济跟空港其实毫无关联。

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联动,大概的口号就是津津冀协同,起点在天津。

《规划》落实“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优化要求,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先划定四大湿地保护区和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提出构建“三区两带中屏障”的市域生态格局。

“三区两带中屏障”的“三区”即北部盘山—于桥水库—环秀湖生态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北三河生态湿地保护区和南部团泊洼—北大港生态湿地保护区。“两带”即西部生态防护带和东部国际蓝色海湾带。“中屏障”则指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

双城生态屏障北接七里海、大黄堡生态湿地保护区和盘山、于桥水库生态保护区,进而与北京通州相连,南连北大港和团泊生态湿地保护区,并与河北省雄安新区相连,补足了海河流域从山至海的中间部分,重塑了从蓟州盘山到大港湿地出海口的全域生态纵贯线,完善了京津冀区域生态格局。

“一市双城多节点”的“一市”即中心城市,是天津城市功能提升、居民集聚生活的核心载体。“双城”即现代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多节点”则指武清城区、宝坻城区、宁河城区、静海城区、蓟州城区5个区域性节点城市。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合理、功能完善的“双城—区域性节点城市—特色功能组团—小城镇”四级城镇体系。

大概的意思就是给城市注入适居旅游的标签。移民吗?移,你看津城又老又贵,去滨城,置业居住优秀。移民吗?不移,那你来玩,老城有吃有喝,滨城游山玩水有生态。于是又回到了2015年的那个主题叫做“美丽天津”。

这么搞有毛病吗?没毛病。有意义么,我不回答,你自己瞧。

《规划》明确了双城发展重点:

津城重点提升1个津城核心区,整合4个津城主城片区。津城核心区重点围绕小白楼、文化中心等地区,打造津城中央活力区,进一步提升中央活力区现代服务业水平与城市活力,发挥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海河柳林中心、银河中心、侯台中心、程林中心、刘园中心等片区中心城市功能,适当增加轨道交通线,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促使这些片区中心尽快形成区域综合服务中心。4个津城主城片区包括依托西青新城和华苑地区建设智慧科技城;依托东丽华明和空港经济区建设国际航空城;依托北辰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北辰京津医药谷建设医药活力城;依托津南海河教育园区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建设科创会展城。

滨城重点提升1个滨城核心区,整合2个滨城主城片区。滨城核心区重点围绕于家堡、泰达MSD等地区,打造滨城中央活力区,形成“中心活力创新、多点特色带动”的总体布局。围绕科学城中心、滨海中关村科技创新中心等片区中心,进一步攥拳头、塑湾区、强服务、强集聚、优存量、补短板。2个滨城主城片区包括依托汉沽城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产业区建设滨海北部主城片区;依托大港城区建设滨海南部主城片区。

《规划》提出,继续推进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建设工作,建设成为生态人文新经济引领的世界级“生态屏障、津沽绿谷”,打造京津冀东南部生态屏障、环首都生态护城河,进一步促进“双城”格局形成。全面推动重点古海岸生态廊道、海河绿芯等八大重点建设片区,实现“天”字形生态廊道骨架,建设“京津绿肺”,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为天津未来碳中和产业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划定陆海分界线,强化空间统筹

《规划》提出,合理确定陆海分界。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和最新海岸线修测成果,在与上版海岸线进行对比、消除差异的基础上,科学划定陆海分界线,作为保护与开发的刚性边界。根据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和海洋开发利用适应性评价,划定天津市海洋“两空间一红线”,即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统筹协调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松紧适度的海域空间管控。科学划定岸线功能,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优化陆海功能分区,细化主体功能分区,按照陆海统筹、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路,形成北部生态旅游、中部港口航运、南部综合利用的海域空间格局。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双城核心区20分钟直达

《规划》从服务人民、高效集约发展、保护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六大发展战略以及港口、机场、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类交通专项规划目标任务。重点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的全出行链轨道交通服务体系,实现交通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充分协同、高度融合,支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规划》提出,对外构建畅联京冀、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广域综合交通体系;内部以双城为发展核心,组织城乡融合、快慢有序、富有活力的市域品质交通网络。在津塘路、津滨高速公路和天津大道等现状快速道路以及京津城际延长线、津秦客运专线、津山铁路和津滨轻轨等轨道通道基础上,加快开工建设津滨二线(Z2线)、启动津滨线(Z1线)前期工作,实行大站快车服务双城主要功能地区的交通出行,力争实现津滨双城核心区之间20分钟直达。

作为一个天津人,看完上述规划,我都觉得未来没毛病。这比我当初看的中心商务区的规划可要完美百倍。由衷希望,按照规划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