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自从周幽王败家以后,周王室东迁,皇室权利一落千丈实力也大不如前,导致诸侯不愿意在听命于周皇室也不在朝觐和纳贡。到了周恒王继位之时郑国的郑庄公已经开始不去朝觐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周恒王当然面子挂不住了,于是带领郑国周边的陈国、蔡国、虢国、卫国等四国联军攻打郑国,意想不到的是郑国力挫联军周恒王还身中一箭。自此以后周王朝名存实亡再无颜面可言,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也有人说郑庄公是春秋第一霸,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个位子应当是齐桓公当之无愧。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齐桓公的小名叫做公子小白,所以齐桓公的全名叫姜小白,当然此姜小白非彼江小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700年,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奉行“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很有现实意义,首先物质需求满足才能够满足精神世界,所以管仲大力发展国家经济,齐国很快就做大做强成为各诸侯国的一方霸主。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达数万人,也就是相当于12个师的军力,完全可以与当时的周天子匹敌。

齐国再往下发展就只能扩张自己的领土了,但是古代人是讲究,侵略也得师出有名,于是齐国提出来尊王攘夷的口号,因为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比如蛮、夷、戎、狄等经常对中原地区的汉族形成骚扰,经常打完就跑,根本无法根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这种问题也是一直到了现代才有所缓解,史书记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绝不若线”,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的华夏文明已经是命悬一线了!华夏文明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农耕方式已经确定下来了,也达到了一定的文明水平,虽然还没有书同文,但是也都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记录方式,比如商周的甲骨文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所不具备的,如果这个时候华夏文明覆灭,那么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很大的损失,当时的周王朝已经是国力衰竭形同虚设了自然是无力抗衡,只能靠各诸侯国在外抵挡,这个时候齐桓公站出来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自然是无有不从,被奉为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住中华文明的“尊王攘夷”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以后使得齐国一下众望所归,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先后出兵打退了犬戎对邢国、卫国的骚扰,其后又打退了楚国南蛮向北的扩张,大大解决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威胁,使得在诸侯国中威望大增,后来孔子都曾经说过“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不是管仲,我们今天早就被少数民族同化了(“被发左衽”就是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于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连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承认他的地位,齐国也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如果没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话,很大可能在中华文化形成初期就被少数民族扼杀在了摇篮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