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盘说

生活就像一根香烟,卷起来点着,化为青烟。

✍️撰文 | 叶知秋 ☞ 《地盘》特邀撰稿人

神兽归笼。家长们长出一口气。

“ 双减 ” 之后,家长、学生、学校都在探索。 一为真正减负,二为保住好成绩。 甚至,仍然有家长情迷“学区房 ”。

1

破局初始

住房、教育、医疗,一直是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如今正在被逐一定向爆破、轰然倒塌......

一场深度变革,或许才刚刚开始。通过最近一连串的动作,我们不难“窥斑知豹”。

定调“房住不炒”调控红线,针对房企画出三条红线,对融资划出了两道红线,严格控制大小中银行的个人房贷的比例最高不能超过32.5%,可谓是近年来最严厉的调控措施,金融端强管控,直击命门。

高房价,这座压在消费者头上的“大山”,一直很难撼动。但这次,似乎让人看到了动摇的决心。

©房地产调控发力金融端

当然,尤为让人瞩目的,还是教育培训行业的整治以及学区房的改革方面。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双减政策,就教培机构的设立、管理、运营等事项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件。

其中,对K12学科类培训业务和相关机构的限制最为严格,甚至不惜采用一些“溯及既往”式措施,封堵学科类培训业务和相关机构变相扩张的机会。

在当前政策下,原先主要依赖K12学科类培训的教育机构已经没有退路,或主动退出市场,或背水一战、在痛苦地变革中开始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显然,被整顿是不仅仅是校外培训。

近日,教育部等8部委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进行明确规范力度。未来,民办学校或将基本退出义务教育阶段。

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的前提下,对原有的“公参民”符合“六独立”要求对公办校名和简称进行清理后退出;不符合要求的,视情况转公或终止办学,禁止增派具有事业编的教职工,再也挖不了墙角。

着眼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突出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人民性,理顺“公参民”学校体制机制,着力建立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各安其位、相互促进的教育格局。

©义务教育民转公风潮来袭

对于那些让家长们心心念的民办初中而言,转为公办学校后,能不能对眼下的教育格局产生大洗牌,甚至引起学区房的购买逻辑变化?

存在十多年的民办义务教育模式,眼下正由国家队重新定义未来。

2

变与不变

当教育遇到住房需求,两个高成本的产物滋生情愫,走到了一起。工作内卷、教育内卷,进一步让“学区房”这个词汇,触动着诸多都市白领们的敏感神经。

纵观去年疫情过后,楼市行情的这一波反弹,不难看出,这轮增量和上涨几乎不约而同的从“学区房”开始。

©疫情让房价完成筑底反弹

深圳曾有学区房价格飙升到30万元/平方米。今年年初,深圳福田区一个楼龄已超25年,44m²的学区房被曝出天价成交高达1420万元,算下来已经32.27万元/平方米。

消息一出,引发全国舆论发酵。有人说,哪是学区房啊?这就是印钞机。

数据显示,一线热点城市学区房的涨幅基本在30%-50%之间,去年深圳房价猛涨,学区房价格更是以“一骑绝尘”的姿态狂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线城市学区房突破天花板

就连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房价轮动,也是由学区房开始蔓延。多少年的老破小二手房直接翻番,买家稍有犹豫直接被截胡的情况屡见不鲜。

说到郑州,这种感受似乎更为真切,金水北的瀚宇天悦城价格突破2万+/m²,高新区的金科城二手房成交价格,从1.7万+/平高歌飙升到1.9万+/平,涨幅均达10%以上。

当别的区域还在横盘,或者跌跌不休的时候,学区房却早已走出不一样的高光行情。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更多的人炒作学区房。家长们为了孩子,也为了资产的升值,渐渐让学区房的发展成为一种畸形。

©二手房中学区加持的一枝独秀

对于天价学区房这一楼市顽疾,官方其实也心知肚明。就在4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学区房首次被点名。

决策层的定调,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让学区房全面“降温”,成为热点城市的楼市调控共识。

眼下,无论北京西城区大举推进的“多校划片”,还是上海出台的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无不是上升至政治站位,热点城市轮番跟上的节奏。

8月1日,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反内卷深圳出手

推行大学区招生与教师交流制度,即人们熟悉的多校划片和教师轮岗制度,终于被提上日程。

让义务教育资源充分均等化,这在对学区房的降温上,深圳似乎要走一条最彻底又最难的路。

至于成效如何?仍需时间去检验。

3

解决方向

自从跟房地产市场挂上钩,教育趋向于集团化、资本化。有了各自的利益驱动,一系列学区房现象也随之而来。

走访郑州市场就不难发现,市场上学区房满天飞,交房时承诺难落地的情况屡见不鲜。

据不完全统计,郑州主城区近2/3的楼盘都是所谓的“学区房”。似乎,郑州进入了“学区房”井喷期。

©郑州主城在售学区房不完全名单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一时间,省实验、外国语、互助路、伊河路、纬五路等名校层出不穷。

个别楼盘一旦沾上“学区”,就令购房者们几乎丧失了辨别能力,义无反顾的果断出手。

等到项目该交房了,要么名校变村小,要么彻底还没建,分分钟成为了项目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质上来说,个别房企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好好对待购房者,只想短平快地用贴牌的路子套现。一旦遇到合作生变,所谓的名校撤牌,学区房树立起来的信心就会崩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校”遍地开花让人眼花缭乱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教育内卷。市场上也流行着“高房价才是所有内卷的根本原因”、“源自于中产焦虑”等等,各种观点不一而足。

要说教育内卷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现实中,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始终认为,要学习就要有竞争,就要有淘汰,就是起跑线上的竞争,认为这是教育本来的内涵。

事实上并非如此。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是保障性的、基础性的,所以,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当大家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升学竞争当中,加入学历军备竞赛,生怕一不小心孩子输了就会危及到以后的社会地位,出现内卷现象也再正常不过了。

归根结底,一切还是攀比心作祟,如果作为家长,思维不去转变,内卷就永不停歇。

©教育内卷的顶层出击

对开发商来说,要及时赛道转换,回归“居住”的本质。要明白“住的舒服”已经成为新的赛道。

诚然,在市场下行时,产品短期无法迅速提升,这时“学区”的加持就成了最显性、最及时、溢价最明显的开发配套。

但最终还需要房企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练好内功、增配产品,而不只是利用“噱头”来取悦市场。

最有效的措施,或许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向发力:

1、生活半径的便利性。说白了就是出行、购物、娱乐等通勤距离和时间,越高效越值钱。

2、产品本身。外立面、建材用料、社区绿化以及建筑密度、空间感和品质感。

3、设计层面。前瞻的规划设计,动人的细节处理,以及能引领未来的一种生活场景。

4、物业服务。未来,这将会是房企销售决胜的关键一环,从郑州经历的这两次至暗时刻,越来越彰显物业的重要性,标准化和专业化以及多元化服务将会是未来方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