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中秋节这一天,在中越边境我军松毛岭前沿阵地,收到了一封从四川省富顺县寄来的特殊信件。

写信的这位军嫂请求上级领导,将信中的一首诗,在自己的丈夫牺牲的阵地上念一遍……

“今天,你再也不能够像每次探亲时那样,沉浸在家庭的温馨,沉浸在那本该属于你的,我的微笑……你用你青春的鲜活的血流,灌注着祖国的边陲……

今天,中秋佳节,我把你呼唤,轻轻呼唤,呼唤着我们执着的爱,天上那一轮圆月啊......”

都说妻子的呼唤,是那样的甜蜜、温馨,但是这位军嫂胡正英的丈夫朱厚良指导员,却再也听不到家人和女儿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厚良烈士

1987年5月31日,越军对我军松毛岭一处阵地发动报复性炮击时,正在视察阵地的“潍县团”8连指导员朱厚良,为了掩护战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只能勉强挤进四个人的猫耳洞洞口。

战友们安全了,朱厚良指导员却身中206块弹片,永远地倒下了。朱厚良烈士光荣牺牲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政治指导员"称号,荣立一等功。

1987年6月,当朱厚良烈士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通过《人民日报》《自贡日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朱厚良的爱人胡正英,这个几乎天天去传达室看报纸的军嫂,这一天的报纸在眼前忽然变得模糊起来了。

朱厚良一家

当一位记者上门采访她时,胡正英这才通过记者录音机听到丈夫半

年前寄来的录音带传出声音:“亲爱的妻,为夫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不曾给你多少温暖、幸福,更别说什么欢乐。

我给你带来了负担:老人的照料、家庭的重负、孩子的哺育,还有难耐的相思、挂念和担忧。这些,我只能自责和自愧。但你却从没嫌弃过我……”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在1988年元旦前,老山前线收到了胡正英寄来的信件。

她在信里这样写道,“亲人们:在我爱人朱厚良牺牲以后的这些日子里,你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鼓励着我和我的全家......鼓舞和温暖了这颗因失去亲人痛苦绝望的心,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令人欣慰的是,当年朱厚良烈士的女儿在胡正英抚养下,早已长大成人,通过高考来到天津武警医院就读,毕业以后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军人。

在当年中越边境对峙的老山前线,一个中秋夜晚,出现了一位我军战士想看月亮的动人一幕。

在我军某前线阵地的猫耳洞里,一位战士和连里的文书一起刚刚执行完任务,就回到自己的哨位。

在这个合家团圆的中秋之夜,平常以打扑克或者摆龙门阵解闷的他,怎么也提不起兴趣,一副孤枕难眠的样子。

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妈妈、哥哥,追火车洒泪而别的难忘场景......

想到这里,他直起身向洞口爬去,他想看一下洞外的月亮,因为他知道,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在家中的妈妈也在看着月亮。

但是,让他扫兴的是,还没爬到洞口,稀稀落落的雨声就传到了耳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一组统计数据也许能说明问题,截至2020年,云南省会昆明市最近20年来中秋节当天,明月当空照的概率只有10%,每年中秋节当天下雨的概率却达到50%以上。

连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中秋节降雨概率都这么大,更别说这位战士守卫的那个阵地了。

于是这位战士靠在一旁,在这个稀稀落落雨夜,盼望着皎洁的月光,能穿透厚厚的积雨云,照亮他守卫的猫耳洞的洞口。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了对面阵地上,那撒满大地的银白色月光,令人遗憾的是,深夜低垂的月光虽然分外明亮,但是却无法照亮他守卫的洞口。

都说保家卫国,不仅是对军人素养的考验,更是对感情方面的磨炼。

这位解放军战士后来这样说,“打仗保卫四化不应该想家,更不能哭泣”,从此,他把那段难忘的记忆从心头放下,也把妈妈寄来的一封家信放在了营部。

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守卫老山前线的中国军人!

他们有理想、懂生活、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他们既富有时代的青春气息,更明白“自古忠孝难两全,精忠报国效岳飞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这段动人的历史片段早已时过境迁,但是今天的我们不能忘记,每当合家团圆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千万不能忘记,那些为了祖国母亲安宁而站岗放哨,时刻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才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微信号:duolaimengxiaozi

微信公众号:哆来梦小子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