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之下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父母不必承担高昂的培训费用了,孩子也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

随之而来问题也有,那就是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回归到了重要位置,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给孩子辅导作业。先撇开时间和精力的因素,单单是现在课本难度和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就让父母无力招架。

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很多父母在备孕的时候就开始做功课,胎教、早教也是常见的,所以现在的孩子也普遍都比较聪明,问出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

不仅父母很难解答孩子的奇思妙想,就连老师有时候也被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一个7岁娃在读到“锄禾日当午”时,就向老师发出灵魂拷问,不知如何回答的老师实事求是地说:“我无法回答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佳作传千古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悯农》其一,表达的是农民劳作的辛苦和收获粮食的不易,劝诫人们要珍惜粮食。

另外一首也十分有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因为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符合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加上是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所以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

可一位7岁的娃娃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向老师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老师也只能说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原来这个7岁娃娃的阅读量很大,他不仅熟知这首诗,还对这首诗的作者李绅有一定的了解。

熟知这首诗的人很多,但知道李绅其人其事的人并不多。李绅是唐朝诗人,虽然写出了《悯农》这样流传千古的佳作,但他并不是农民,而且他也不是一位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人。

李绅出生于宦官世家,从小就是锦衣玉食,可以说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可偏偏是这样的人写了一首底层人民的诗,由此可见他的才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才华和人品之间向来没有必然的联系,谁能想到写诗劝人们珍惜粮食的人是一位一顿饭要吃300只鸡的人呢?

任谁也不可能一顿饭吃300只鸡,李绅也不例外。原来李绅爱吃鸡舌头,一只鸡的舌头只有一点点,为了能够凑够一盘菜,足足需要300只鸡,这300只鸡只取鸡舌头,其余就被扔掉了,如此奢靡浪费,真的是人神共愤。

作者实堪忧

李绅除了生活生活奢靡,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在朝为官不讲原则,得罪他的人都遭到了报复。

虽然李绅的仕途很顺畅,可李绅的如此行径也导致了和他同朝为官的刘禹锡和韩愈等人的不耻,李绅邀请刘禹锡到他的府上做客,刘禹锡碍于情面只得赴宴,李府是名副其实的奢华,装修考究、奴仆众多、菜肴奢靡,酒过三巡之后刘禹锡写下了《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鬓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从字面上看是在赞扬李绅的歌姬,实际上是在讽刺李绅。

文人总是有一些傲骨的,刘禹锡写下这首诗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李绅也是写诗的高手,自然也能懂得刘禹锡写这首诗的用意,不过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要把自己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送给刘禹锡,至于刘禹锡收没收就不得而知,不过以笔者对刘禹锡的了解,他是断然不会收的。

那么问题来了,诗的的确确是一首好诗,可诗的作者却是一位人品堪忧的作者,究竟该不该学这首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7岁娃问出的这个问题让老师也无言以对,之前还有人质疑过李绅的这首诗,“锄禾日当午”不符合农村的实际劳作情况,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最热,一般人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下田,因为容易中暑。

还有一点,大中午的太阳最毒,虽然除草容易死,可庄家也容易被误伤,综合以上两个因素,“锄禾日当午”就显得有点缺乏农村劳作经验。

不过这一点也可以解释得通,作者李绅是想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汗滴禾下土,这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

可李绅为人和诗作主题不符的事就没有办法可以解释,不仅李绅是如此,还有一些在作品与作者不符的事实。

理性去看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的前两句常常被人用来表达对感情的专一,可真正写下这首诗的人并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

元稹早年是个落魄的书生,而他的妻子韦丛则是名门贵女,韦丛父亲看中了元稹的才华,将自己的女儿嫁与他为妻。

元稹娶了韦丛之后,生活和之前相比有云泥之别,韦丛也是一位贤惠的妻子,虽然出身很好,但也情愿跟着元稹过清贫的日子,一心在家相夫教子。

元稹非但没有感念韦丛的付出,而是开始了拈花惹草,清贫的生活和负心的丈夫,韦丛最后郁郁而终。斯人已逝,元稹才想起韦丛的好,写了感人至深的悼念致辞,可这对于韦丛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中写到元稹因为怀念韦丛开始对所有的女人都失去了兴致,可事实并非如此,元稹在写下这首诗不久,就又给自己操办起了续弦之事。

元稹的文学成就很高,可是历史上对他个人的评价却很一般,这也是诗作艺术水平高于作者人品的一个典型,但这也没有妨碍后人引用他的诗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李绅和元稹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是个例,还有写下《渡汉江》的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如果因为作者的为人而否定一首诗作的艺术水平,显然有些过于武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说,作品中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作者的影子,但这也并不代表人品不好的作者就写不出千古名篇。

所以在看待这些作者和诗作不相符合的问题时,后人还是应该有一个客观、理想的认知,不否认诗作的水平,也不回避作者的生平。

这样处理问题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解释这个问题就显得有些费劲。所以当7岁娃读“锄禾日当午”,发出灵魂拷问时,老师也只能说:“我无法回答这问题”。

这种诗作和人品不符的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呢?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较真,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喜欢诗作就单纯的喜欢诗作就好,不必非要和作者本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