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行业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拐点。被扼住咽喉的地产、教培就不用说了,就连医药、白酒行业都不平静。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曾经暴利的保险业,行情也急转直下。其实,从身边发生的变化也能看出,这两年七大姑八大姨碰面,已经很少聊保险了,也不再看见卖保险的亲戚就躲着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现象都是一个行业向社会触达的小尾巴。当这些小尾巴开始消失,并让普通人感知到,就意味着这个行业迎来了巨变。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有超130万保险代理人转行。都知道,保险业是一年四季在招人,流动性也大,但130万人转行的动静还是相当大的。那么,从这个数据能看出什么呢?

中国保险业的爆发是从“九七金融风暴”之后开始的,在2000年国内开通了第一条保险服务专业电话——95518,有了第一家境外上市的中资保险企业,保险协会也在北京成立。2001年,迁移到香港的太平人寿开始恢复大陆业务,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外资保险法。

到了2010年,经过非典,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再加上轿车的普及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多重维度刺激下,中国保险系统机构数猛增至142家,并形成四大巨头——人保、平安、国寿和太保。在这之后的四年,保险业进入调整期,一直到2014年又进入第二轮爆发期,而开头提到的全民卖保险现象也是这期间出现的。

在网络发达,行业逐渐透明化的今天,人们的认知也经过了尝试、骗子到部分有用的转变。

不管它是否暴利,觉得有必要的人每年都会买一些健康险、意外险、车险等,数额不大,又能防患于未然,再不济还有点心理安慰。例如今年的河南洪灾,就有不少车主获得了车险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不相信的人觉得这个行业本质就是拉人头、搞传销,说是招业务员,实则是变相拉客户,保险公司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保单看似赔付很多,一出事条条不符合,消费者到手的补偿可能还不如缴纳的保费多。正因此,人们越来越拎得清自己的需求。

另外,保险公司传统的“人海战术”代理人模式也不再奏效。有数据显示,在2019年我国保险代理人总数达到912万人,但这一年也是保险业走向拐点的一年。

根据各家财报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头部险企代理人规模逐渐下降。中国平安的代理人规模从142万人降到105万人,中国太保从84.7万人降到74.9万人,中国太平则从51.3万人降到38.1万人。仅在2020年一年中,头部险企代理人总数就减少超过130万人。

很多人疑惑保险是暴利行业,蚂蚁集团削尖了脑袋都要去抢市场,为啥代理人要转行?这是不是意味着企业不赚钱了呢?

其实,在2018年,银保监会的数据就显示,有40%的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随着近两年疫情的冲击,传统险企的产品、核心系统等都面临着转型挑战,用户也开始转移向线上,像众安保险、保险师等新兴互联网保险企业开始显露优势,这也是蚂蚁集团等深度布局的关键。

除了保险代理人发生退出潮,退保潮也一并袭来。按理说,我国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理赔范围变广,为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投保人反而退保呢?这和三方面原因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收入。一些购买了高端保险的用户,继续支付几万元保金压力比较大,为了减轻经济压力,有些用户就会选择退出部分保险产品。

其二是过去险企“人海战术”的后遗症发作了。许多保险代理人在入行时,第一批客户基本都是亲戚朋友,当保险代理人大规模减员、转行,他们的客户自然就流失了。另外,虽然保险行业的透明度增加,但保险产品依旧有不少隐性条款,这就进一步导致投保人退保。

在过去,保险行业门槛低,以至于有找不到工作卖保险的说法,但随着保险业面临转型,也倒逼保险公司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增长”,代理人转型已经成为险企的首要任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财经野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