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精华,在几千年前,聪明的先民就发明了历法,并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节气口诀口口相传,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那么,秋分节气这一天的天气变化,对未来的天气和农作物收成都有哪些预兆?我们一起来看看农谚俗语是怎么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节气的重要性

“秋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到来的时间是在阳历的9月22日~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秋分将一天白昼均分为各12个小时,秋分过后,白天开始逐渐变短,而黑夜则逐渐变长,并且气温开始逐日下降,昼夜温差拉大。

在我国古代,秋分和立春一样,在礼法上有着很重要的分量,有“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的郊祭大礼。古人认为,秋分是阳消阴长的起点,所以,每年到了秋分这一天,天子都要携百官在王宫西郊举行祭月的天地大礼,这一礼制一直延续至清代。

秋分当天天气变化和农作物收成的农谚俗语

“五谷丰登看秋分”,各地的先民们根据秋分这一天当地的天气状况,总结出了未来天气变化规律,并将其编为便于识记的农谚俗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在我国江淮地区和湖南等地,有“秋分天晴必久旱”之说,是说秋分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么后面就会遇到较长时间的干旱。进入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南下的冷空气就会与暖湿空气相遇,对流形成降雨,如果秋分天气晴朗,则说明天气整体比较温暖,那么在秋分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降雨,天气就比较干旱,这对于秋季播种的一些越冬作物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广东一带就有“有钱难买秋分雨”,在湖南等地则有“秋分无雨春分补,秋分有雨来年丰”的说法。但秋分天晴对于一些秋收作物来说,则是有利的,比如在浙江一带就有“秋分天晴好晚禾,秋分落雨米涨价”、“雨打秋,没得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分天气变化与冬季冷暖的农谚俗语

在我国很多地区,也有根据秋分这一天的风向来预测冬季的冷暖与否。如广西有“秋分北风冬酷寒”,同一说法还有湖南的“秋分北风多寒冷”;而在江苏一带则有“秋分东北风,冬天冷讯少”、“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

当然,也有根据是否响雷下雨来判断冬季的冷暖。在河北有“秋分冷雨来春早,秋分以后雪连天”之说,在山西则有“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安徽则有“秋分无雨一冬晴”,而在宁夏则有“秋分一声雷,冷到来年二月回”。古人认为雷声是因为阳气太盛,所以才发声,按照正常气候变化,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也就不再打雷了。如果仍然打雷,说明冬季一定干寒,所以也就比较寒冷。

另外,也有根据雾气、露水的轻重来判断冬季冷暖的,如在我国河北地区,就有“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是说如果秋分这一天如果出雾了,那么,就是一个早冬,在三九天来临之前,就会下雪,提醒人们早穿厚衣服御寒。在山西地区则有“秋分来了冷空气,冬天霜大气温低”,在福建地区则有“秋分露重,冬季多(厚)霜”,大意都是在说如果秋分这天出现这些征兆,则冬季较为寒冷。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农谚俗语尽管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演变而来,但在不同的地区,同一气候变化则完全会有不同的天气征兆,也就是具有区域的局限性,不可在全国一概而论。您都知道哪些和“秋分”有关的农谚俗语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