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立岗镇兰光村53岁回族妇女马桂霞的微信里,去年多了一个特殊的朋友群:“华夏情户外群”。这是她和本村130个村民共同组建的专门外出旅游的朋友群。有好的旅游线路在群里一发,能走的就报名一起走。马桂霞告诉记者,本村的都认识,出去相互有个照应,也热闹。从没出过远门的她,这两年跟着旅行团远处已经走过北京、西安、兰州等地,近处区内的沙坡头、沙湖、影视城都走过了。九月五号,她又和村里的二十几个姐妹要去六盘山旅游。说起旅游马桂霞很是兴奋,她说:“现在社会好、生活好,人的心情也好,也有时间了,出去旅游感觉很幸福!”她和几个姐妹计划,在有生之年要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转个遍。现在在立岗镇,农民自驾游、休闲游、度假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农民们说该干干,该玩玩,这才是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能外出旅游完全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立岗镇过去是个传统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乡镇。全区第一个实行承包生产责任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然而,新形势下农民仅靠现有的土地从事粮食生产是富裕不起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群众新期待,实现群众新愿望,立岗镇党委、政府根据本镇实际,在把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上做文章。在农民自愿的前天下,把土地逐步向种粮大户,向种植成规模,高品质,外向型的龙头企业集中。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也可以再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务工挣工钱。这样农民可以既有土地流转收入,又有务工收入。流转出来的土地也可以实现优质、高效、规模化经营。

这几年,他们陆续引进了“自然之星”“巨日”“天缘”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又引进了“安品绿源”辣椒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以土地参股的形式,与企业形成“共同体”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益。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把大批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增加了收益,而且也为全镇经济提质增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立岗镇通伏村村民李志华,过去家里种了15亩责任田,收成好了,赶上粮价也好,一年收入也就只有四五千元。现在他把这15亩责任田全部流转了,一年流转费1.2万元,再加上他和爱人务工收入每年有四五万,现在他家的日子比起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增收的同时,立岗镇还在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百姓的幸福感。

走进兰光村73岁村民杨立新的家,100多平米的楼房宽敞明亮,老两口生活得很幸福。老杨告诉记者,他家过去几十年住在老庄子的土坯房里,低矮破旧,冬天屋里冷得要命。前几年,村上统一规划,建了中心区楼房,他家交了旧宅基地,分了这套新楼房,不仅没花钱,还给退了三万多元。说起住楼房的感受,老杨连连称赞,感谢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近日,通义村91岁高龄老人仇良仁坐在村里的养老中心院子里,和老伙计聊着家常,脸上挂满了笑容。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通义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年人常年在村中守候,无人照料。为了让村里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有人关心、饮食起居有人照顾,村委会将通义中学老校舍翻修改建,建成一座养老中心。村支书马瑞宁介绍,养老中心建筑面积2648平方米,设有94个房间、106张床位,还有医疗室、图书室、棋牌室等,可为老年人提供比较全面的服务,已有二百多老人在这里生活过;有的就是在这里走完了幸福的晚年。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已经成为立岗镇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他们通过每月一次的“议事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能办的马上办。

通伏村土地灌溉不畅,一直是个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这两年村里利用村集体壮大资金,一下子整修了四座泵站,彻底解决了村里的灌溉不畅的问题。另外,从2017年开始,村里每年都要拿出钱来,奖励考上大学的学子,群众从心里感激村集体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

编辑:苗苗

责编:苗苗

特别声明:凡贺兰县融媒体中心对外发布的文章,仅允许官方媒体转载发布,转载请标注来源贺兰县融媒体中心。其他未经授权自媒体及商业应用平台不得转载,否则构成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