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有养鸟的习惯,在养鸟人眼中,一只精致秀雅的鸟笼既是鸟儿的豪宅,也是自个的“脸面”。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工艺,鸟笼有着雕情镂意的奇巧,每个环节无不展现着传统竹雕竹刻工艺的设计和构想。在雕刻的时光里,手艺人用一生的实践,制作出巧夺天工的鸟笼,将鸟笼文化推向非遗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春正在雕葫芦的画面,房间安静到可以听见刻刀在木头上雕刻的声音。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春:“我平时就是安安静静一个人在那里坐着,做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我的爱好,如果不喜欢就不会想着做,也不会把它做好。”

鸟笼制作工序繁杂,要经过砍竹,破竹,除湿,定型,编织,雕刻等多道工序,时间最短需三个月才能制出成品。要是与自己较上劲,一只笼子花费的时间便无可计数。雕刻,是将一只笼子从实用推向艺术的重要步骤。在古法雕刻技艺的加持下,杨春制作出的鸟笼形态逼真、活灵活现,每一次打磨,呈现在鸟笼上的每一个棱角、每一条线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美感。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春:“鸟笼是整个素笼串起来之后,如果要雕花,就要先雕门脚葫芦鼻垫子,里面还有一套站架,这就算整体做完了。如果不雕这些就不是花笼,就是一个素笼。”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的回龙村被称为“鸟笼村”,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以制作鸟笼为生,从小耳濡目染的杨春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刚初中毕业就踏入了市井。起初,村里制作的鸟笼品类单一,要么是素笼,要么就是几笔简单的雕刻。从来没有人想过,市井里的物件也可以登堂入室,巧夺天工。直到1996年,杨春遇见了师傅王重明。这次偶遇,让杨春开阔了眼界,粗竹编制的鸟笼经过打磨,竟也能阳春白雪。拜师学艺,彻底改变了杨春的人生轨迹。

消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春:“以前我们做鸟笼只是把笼子穿起来,就认为自己会做鸟笼了,等接触到我师父之后发现不是一回事,方的是方的,圆的是圆的,像雕刻。当时他做的鸟笼是一流的,以前我的那些雕刻,按现在的标准比,是天上的地下,不是一回事。”

如今,为了加快制作进度、满足销量,村子里不少人抛弃了手工这条路子,转为机器雕刻。而杨春依然选择着一刀一刻的手法,五六平米的工作间,围坐在一堆工具里,甘居陋室,专于所长。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春:“我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我还是做着以前老传统的全手工,机雕的就是直穿直入,相当于只是一个平面的,纯手工制作的是机器做不到的,手工的刻刀可以任意摆动。”

岁月在刻刀与竹条的摩擦声中慢慢流淌,54岁的杨春已经用近四十年的时光琢磨鸟笼。2005年,杨春被评为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制作的鸟笼曾卖出过15万元的高价。而让杨春最看重的,并不是鸟笼的价值,而是这门他磨练大半辈子的非遗手艺能后继有人。

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春:“我不希望这门手艺在我这里断了,有人愿意学,我还是愿意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杨春的徒弟拿到了县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这对一门心思钻研鸟笼雕刻的杨春来说,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是值得的。

都市条形码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