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的诗词中,写芳草的题材很多,而且往往抒发离情别绪和相思的感情,这也让本来没有生命的芳草,染上了一种淡淡的悲伤的色彩。这大概来自于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传统,屈原的诗歌中,往往用芳草美人来表达心志,表达一种怀才不遇的悲伤。这种影响其实还来自江淹的《别赋》 “春草碧色”。因此在宋词中,写芳草的作品很多,比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宋代词人中,有三个著名的词人,以芳草为题,搞了一场赛诗会,他们是著名的隐士、纯洁地不食人间烟火的终身不娶的林逋,因为他看不上别的,只爱他的梅花和仙鹤。另外一位是梅尧臣,也是当时的大词人,最后一位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婉约派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他们三位围绕芳草的意象,分别写下一首词,没想到这三首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绝唱,流传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首:点绛唇•金谷年年

宋代: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译文: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乱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

又是立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好玩的国学:这首词的诗眼是金谷,了解了金谷园的故事,你就能够感受到这首词中弥漫的悲伤气息和其背后对人生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金谷园曾经是锦绣繁华的丽园,曾经有著名美女绿珠和石崇生死相依的爱情,最后绿珠跳楼而死。美人不在而如今已是杂树横空、蔓草遍地了。整首词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既然芳草有离别的意象,所以下阙写离情。长亭相送,正和离情,离歌响起,王孙不归,都暗合芳草离情。这首词可以说和李后主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纯洁的隐士林逋把芳草写活了,巧妙的是没有出现一个草字,大才子梅尧臣不服气,也写了一首苏幕遮,准备和林逋一较高下。

第二首:苏幕遮•草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好玩的国学:这首词包含了一喜一悲两种情绪。上阙极言芳草之美,下片又用落花、残阳、芳草无情,写一种凄迷的悲伤情绪。上片写少年郎步入仕途春风得意,下片想象多年以后,少年郎已经步入暮年,春已过人情已经苍老而思归的情景。整首词意,可以用李白《菩萨蛮》的“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与之相比较。

欧阳修作为文坛领袖,很欣赏林逋和梅尧臣的这两首词,自己也不禁手痒,填词一首,正是这首词,被后世评论家认为,不仅超过了林逋和梅尧臣,甚至是历来的咏物词,也无人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首: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宋代: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译文:春天的日子,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这是一个晴日,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好玩的国学:欧阳修乃婉约词派的领袖,对后来婉约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这首写芳草的词,是他婉约词中的巅峰之作。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上片从栏杆写入,而在词中,栏杆又代表着孤独的愁绪。李清照说“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辛弃疾更是感慨,“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欧阳修说在芳草碧连天的环境中,有人把栏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思念别人心情之焦急。

下片多用芳草和离别的典故。谢家池上,写的是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江淹浦畔”是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伤心之语。“疏雨滴黄昏”更是写出伤心的人儿的无聊意趣。

这首小令是欧阳修的名作。它与林通的《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梅尧臣的《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并称为词中歌咏春草的三阕绝调。可以说,还是欧阳修更胜一筹,不过从意象的营造和语言的韵味来说,我以为,梅尧臣的要在其他两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