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病,能来贵处吃饼看病不?”

“现在住进去还来得及订购吗?”

“我精神严重不正常,能否优先购买?”

万万没想到,今年网红月饼冠军是一家精神病院做出来的。

当下流行的6种口味,再加上“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大logo,让这些原本是医院给内部员工发的节日福利月饼,愣是被网友发现后火爆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说,吃完这种饼,整个人都精神了。

一时间,无数饼友闻风而动,谁能想到,有一天自己买月饼竟然要认识精神病科医生呢?

在网购平台上,一份这样的月饼甚至被炒到了4位数的天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比于一夜之间荣登顶流的上海“精神饼”梗,贵州省人民医院的月饼排队热,原因则十分朴素 —— 好吃

这些仅用塑料餐盒简单包装的云腿月饼,常年占据着流量排名的头把交椅,可谓是医疗机构“网红月饼”的老牌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吃到啥地步呢 ——

有些馋疯了的市民,心中一度产生过如下的奇怪联想: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连和“美食”八竿子打不着的医院也开始跨界干厨子的活儿,而且还干成了拳头产品,你就说如今月饼界得内卷到了啥程度吧 ——

实际上,为了打造稀缺性,这几年美食发明界早已经是狠人频出,也顺带把月饼馅料带到了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的地步。

01

和豆腐脑、粽子一样,月饼界也一度出现过南北方的咸甜争霸赛

往年互联网和物流不发达的时候,鲜肉月饼对北方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词汇,但在江沪浙一带,这种咸口的月饼说是“中秋C位”可没一点毛病。

南北饮食差距之大,就连“月饼切不切开吃”这种问题也曾莫名其妙地上过热搜。

不过,自从月饼开始在“包一切”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后,南北方差异战争不仅被成功叫停,甚至发展到现在,人类已经想象不到月饼里能塞进去什么东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知乎的“谢(泻)邀(药)”月饼在让诸多答主变成“喷射战士”的同时,也狠狠地给大众普及了一把啥是“糖醇”

这也难怪,在崇尚健康饮食习惯的当下,大家普遍都回过神儿来了 ——

月饼,本质上是一种高糖、高油、高脂的点心,内含爆炸的热量,经常有人说:“吃一个月饼 = 喝三勺油 = 吃四碗饭”。

如今,带有“纯手工、无添加、低热量”标语的月饼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除了研究“糖醇月饼”,还有的厂商为了进一步打消消费者的心理负担,还直接打出了保健品的旗号,把药材使劲儿往月饼里面塞。

京东健康就曾推出过两组“药膳月饼”——

【药你健康】和【药你快乐】,企图用枸杞知母和五倍子治治年轻人们“丧气满身和叛逆远游的现代病”。

不过,右下角“概念产品、仅供欣赏”的小字已经隐隐透出了智商税的气息。

还有的月饼,宣称内含具有超强吸附能力和多种矿物质元素的“食用竹炭粉”,吃完有“排毒养颜、吸脂减肥”的功效:

而一度被商家营销成“养生创意精品”的菊花普洱月饼,简介是这么介绍的:

“咬一口,然后喝一口热水,嘴里立马泡出一口茶,连茶壶都省啦!”

除此之外,这些年“粗粮月饼”、“燕窝月饼”、“阿胶月饼”等等概念也一直层出不穷。

可怜月饼这种不健康的食物,硬是被商家们塞上了保健功效。

而每年,比“低糖低脂”更吸引人的,还要当属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生”奇葩月饼,在这方面,各大美食发明家的创意更是争相斗艳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

比如饺子馅里的扛把子 —— 韭菜炒蛋,不知怎么就出现在了“甜点”月饼里。

试问发明这道馅料的人,是对“韭菜盒子”有什么不满吗?

至于巧克力+香辣牛肉的搭配,能想出这种馅料的人也一定是有故事的:

以及香菜厌恶者的噩梦:

酸菜牛蛙月饼,每只月饼里都含一整只牛蛙腿,据说还都贴心地去了骨。

臭豆腐、螺蛳粉、腐乳馅的月饼,不得让走过路过的人以为是厕所炸了,就问你怕不怕吧:

还有什么笋干烧肉月饼,藤椒牛肉月饼.......

就,怎么说呢,现在什么中式硬菜都能往月饼里塞了吗。。。?

好好的传统美食,愣是被搞成了黑暗料理。

(网友贡献创意,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原本以为以上这些口味就已经穷尽了月饼商的想象力了,没想到我写稿时跳转到另一个页面,又发现了这样一个标题:

二锅头月饼 —— “开车不吃饼,吃饼不开车”。

???

谢谢,听完这个名字我就很上头了。

饼里都有二锅头了,饼里有老婆还会远吗?

答案是:不远了。

因为广东已经出了让福建人瑟瑟发抖的“福建仁”月饼,请问发明这个馅料的人你是魔鬼吗?

面对月饼馅料世界里这些层出不穷的牛魔鬼神,包子、馅饼和水饺表示“在下输了”并悄悄退下。

而我横看竖看,也没看出这些馅料和“月饼”有啥DNA关系,但它就是被包在了月饼里。

可以合理怀疑,月饼厂商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月饼,而是致力于颠覆国人对于这种传统食品的认知,在开发国人的想象力方面奋起一搏。

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唯一不能保证的是味道,和消费者吃了之后会不会有啥奇怪的反应,反而会让人没有尝试的勇气,也不知道该不该转送给别人。

02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能比月饼馅料更放飞自我,答案必然是月饼的视觉包装。

根据@网易数读的调查,在天眼查上有记录可查的月饼专利信息有 1 万条左右,其中主要跟口味相关的发明专利只占到 12.6%,近 8 成的专利都和外观设计有关。

这一点,想必大家也都有体会 ——

以前为了图个好看、送礼,买纸盒包装就已经到头了,月饼吃完后一般就把盒子扔了,最多再拿它来吐瓜子、果皮。

而现在,不少商家都试图遵循着同一个思路:

能用箱子就不用纸盒,能搞复杂就不做简单;

要是能用金属制品,那恨不得直接把月饼盒做成个行李箱,总之,就是要讲究个“颜值”,如果能拿点产品设计大奖,就更好了。

在这种思路下,有的月饼礼盒已经成了微观的宇宙模型,不仅纸张工艺让人惊叹,还自带发光装置:

2020年故宫食品的中秋月饼礼盒,则用上了金属浮雕工艺,华丽程度直接比肩高端首饰盒:

还有的造型,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潮流玩具,总之就是没有散发一丁点儿食物的气息:

(宝可梦与广州酒家合作月饼礼盒)

2019年,人类登月50周年之际,爱太空X全聚德X长光卫星联名推出硬核的“月球基地”月饼礼盒,按理说已经堪称“史上最科幻月饼”了吧?

结果在今年,好利来主打的“宇宙漫游系列月饼”又推陈出新,从口味到包装都做成了探索宇宙的设计。

(礼盒+6枚月饼,要花646元)

还有的礼盒,裹上了文创的外衣,试图打造“重峦叠嶂”的国潮之风:

奈雪的茶还曾携手故宫食品,直接用上了故宫典藏文物元素,推出定制中秋礼盒“来自朕的心意”,据说,6款月饼饼模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宋徽宗喜爱的多款图轴。

这波逼格高的,咱们普通人哪敢说话。

不过,在月饼礼盒大作战中,也有品牌不慎翻了车,直接通上了地府,把中秋限定硬生生变成了“中元节限定”:

让网友们纷纷表示:“送礼可以,送终不行。”

而当把“过度包装”玩到王炸级别,则可以让消费者直接忘记自己是在买月饼:

2019年天猫的【国潮来了】联合“稻香村”、“五芳斋”等九大中华老字号,推出9款限量奢品风月饼礼盒,买月饼“直接送”奢侈风包包。

月饼盒包包能挎又能提,简直是背上出门分分钟就能被街拍的节奏,让不少网友直接表示“只想买包怎么办”

可谓是新时代的“买椟还珠”了朋友们。

以上种种,让人疑惑 —— 我这到底是在吃月饼,还是“艺术”、“文化”?

虽然说能废物回收利用,当化妆品盒,当收纳箱......不过,感觉好像也没有太大必要?

实际上,过度的礼盒包装,已经让国家出台了强制性标准:

从2023年中秋节开始,月饼就再也不能想怎么装就怎么装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都会受到限制:

而够酷炫、够好玩、够博出位的包装背后,是月饼承担了太多不属于它的责任,礼品属性已经大过了食物属性,甚至于已经到了“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的地步。

道理很简单,月饼可以不吃,但是礼物不能不送,朋友圈不能不晒。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心知肚明:月饼的包装在价格里占了大头。

要想赢得凡尔赛大赛,就得先玩明白钞能力混战。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有43.7%和40.2%的中国消费者表示看需要和会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而购买理由主要是为了送礼。

唯一值得欣慰的可能是,有网友表示:

“不得不说,现在流转起来更方便了。直接快递出去就可以。”

03

从猎奇口味,到奢华包装,再到潮玩元素,厂家们之所以要把这些网红玩法在月饼上复刻,卷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最根本还是因为这是一门餐饮界兵家必争的好生意。

这不稀奇,餐饮业本就容易暴利,只是,月饼格外离谱。

广州酒家2020年年报显示,其月饼产品是所有产品中毛利率最高的,达到58.37%;

而元祖食品的月饼条线的毛利率也达到了55.96%;

相比之下,餐饮业整体的毛利率仅为5.44%。

啥叫“开张一个月,一次吃一年”?这就是。

月饼的利润叫人眼馋,但是本身制作门槛并不高,很多食品工厂都可代工,市面上不少大品牌的月饼也都是直接对外采购贴牌的。

包装精美一点,宣传大牌一点,价格翻个十倍八倍也不稀奇。

正因如此,每到中秋节前的两个月,从散落在大街小巷的甜品店,到餐饮品牌大佬,再到互联网企业,都带着新产品试图闯进来分一杯羹。

如果说,肯德基、奈雪的茶、喜茶、星巴克这种原本就擅长跨界营销的搞搞月饼还不算稀奇,那个满足了几亿国人味蕾的老干妈也出动了,老干妈与鲜肉混合制成的月饼,令人感慨这个女人还是这么火辣:

连八竿子打不着一块的金嗓子喉宝也下海了:

Gucci、LV这种驰名全球的顶级时尚奢侈品大牌更不必说,早就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月饼礼盒。

当然,价格也不便宜,算下来,一颗月饼就要花上三位数。

月饼都要按“颗”卖了,可不就是离谱嘛。

在商家过度放大月饼的社交货币属性后,月饼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

《2020年月饼数据消费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19年,中国月饼产量增长了6.74%,但销售额却增长了30.61%。

可以看出,虽然月饼产量的增长已经十分缓慢了,但价格的增速却一路冲上云霄,得益于商家们在“溢价”上的绞尽脑汁,拼命内卷。

新玩家入场,老品牌内卷,月饼行业现在厮杀激烈。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月饼销售额约205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218亿元。

而在行业繁盛之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样下去,自己将会失去“月饼自由”。

中秋,本来是个团圆的节日。

各地月饼企业以及本来跟月饼无关的企业积极参与,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本来是件好事。

不过,说到底,月饼只是家庭团圆的点缀,是走亲访友的社交货币。

我希望不要把月饼搞变味了,变成普通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不要让普通人因为囊中羞涩不敢回家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