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流行语

古时候还是以王权为主,不像今天的世界丰富多彩,所以当时的流行语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也是历朝历代为了巩固皇权的一种手段,就比如汉朝时候提出的三纲五常一样,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皇权的稳定,这句话也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流落到民间的,想要拥有土地那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时代享用,但是你只能享用不能开发转卖,就是在告诉你,我只是借给你用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并且还得缴纳供赋,井田制就是由此慢慢演变而来的一种制度。跟井田制相呼应的叫分封制,那只能是皇亲国戚或者是功臣才能享有的制度了,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的同宗同族人员占了53个,封完亲戚当然就开始风功臣,姜子牙就被分到了齐国的地界,说来也是当时姬姓后代不争气,春秋时期居然让齐国第一个称了霸。

封完功劳最大的姜子牙等功臣以后,就开始分封先代贵族,纣王的叔叔微子很识时务的归顺了周朝,所以被分为了宋国的国君,就因为这个血统,他的分封地位比姜子牙的还要高,受封的可是公爵,姜子牙也才是伯爵,古代公侯伯子男排列,微子的地位当时还是要高于姜子牙的,可见从古至今出身都很重要啊 !

当然你受到分封以后要进贡财务,随从作战的,但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跟不上,秦始皇当时也没出生,也没有搞什么车同轨书同文,所以当时进贡一次或者是诸侯面圣一次那是相当麻烦的,遇到河得过河,遇到树得砍树的,这也正说明了当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有多荒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周的军事力量

不管是进贡还是出兵打仗,对于分封的诸侯来说这是义务,需要经常到镐京给天子请安,朝觐。如果不来那是不行的,说一不朝,削其爵;二不朝,夺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也就是说第一次不来就会剥夺爵位,第二次不来剥夺你一半的领地,第三次还不来那就要派兵打你了。

周朝的军事分部是国家直接领导的有14个师,各诸侯国有两到三的师,如果严格遵守的话基本对国家造成不了威胁。那个时候打仗最常用的兵器叫“殳”,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有棱无刃的木棒,还有别的兵器比如梃、杵等也大都以木棒为基础的武器。所以那时候打仗不像后来有了铁制兵器以后那么惨烈,那时候大多数人是饿死的并不是战争的原因。

分封制、井田制的施行是每个地方的人数和武装力量跟当地的生产力基本持平,一定程度上也是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西周的珍贵文物

在那个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懂得了一些简单的水利技术和农耕技术,农具都是以木、石、骨为主。当然那个时候也有更为坚硬的材料——青铜器,青铜器的制作对工艺水平要求相当之高,它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按比例熔炼而成,由于三种金属熔点不一样,所以制作难度相当之大,而且那时候没有模具,每一件青铜器制作出来都是纯手工独一无二的,所以青铜器相对来说过于珍贵,一般只用来祭祀或者作为礼器,不过有些身份高贵的人的武器也是用青铜器制作。除了青铜器以外那时候还有珍贵的工艺品——陶瓷,那个时候的工艺品就已经有了陶瓷,最早的瓷器分为青瓷、白瓷,好的瓷器讲究光如镜、薄如纸、温如玉、声如罄。现在能够流传下来的文物中,青铜器和陶瓷都是最珍贵的国宝级别的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