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懒”,也许正在释放“无助”的信号

家里有一个对学习很懒的女儿,做作业时,能不多写一个绝不会多写一个,能不多读一句绝不会多读一句,现在是五年级的学生了,真是让我们做父母的着急上火,操碎了心。

我们对她用尽自己所能想到的办法,如我们哄她、骂她,甚至升级到动用武器,都不能改掉她的“懒”,自己实在是想不出办法了,那就向外寻找办法吧。咨询专业的心理人士,告诉我说这样的孩子很聪明,你要让她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跟她讲通道理,孩子自然就会去主动学习了。这样的孩子需要给予鼓励,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孩子就会爱上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说,你要陪伴,和孩子一起做好每日计划,每完成一件事,在自己的计划上打一个勾,孩子会有成就感,会爱上学习。好的,我们按照这些方法一一去试,没有效果,反而引起孩子更大的反感。

原先还会听一点,现在对我们的话更是听而不闻了,难道我就这样放弃吗?

最后想来想去,决定买些心理学相关的书来看吧,一则自己看纸质的书时,可以让孩子看到我在学习,给孩子一个榜样,以期能慢慢的改变孩子,二则或许能在这方面书里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找到解决的方法,于是我在网上购买了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

在这些书里面有一套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我觉得特别好,一共有四本,分别是《儿童逆反心理学》、《儿童拖延心理学》、《儿童积极心理学》、《儿童焦虑心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儿童焦虑心理学》这本书里提了一个个体心理学的概念,它说“个体心理学是集中研究人格的统一性,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从这个观点出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成了实际生活的指南,这本书里有一章节明确说到了孩子的“懒惰”问题,当我看到这一节段时,我想到了我的“懒”女儿。

书上提到懒惰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松松散散的样子,因为他这样做,成功地吸引了别人的关注,至少是得到了父母的关注,要为他操心。而我的“懒”女儿也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不修边幅的样子,和书里提到的情况何其相似啊!

这让我不自觉地代入其中进行思考。

记得她小时候是个爱干净爱美的女孩子,会认真地跟着我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她也积极认真地完成着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什么时候开始不爱读书、不修边幅了呢?

到三年级的时候,她经常会说这么一句话,为什么我要做作业,而弟弟没有作业?为什么弟弟可以玩,而我没有时间玩?那时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问题,反而怪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爱计较?弟弟几岁?你几岁?你现在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自然是要做作业的。弟弟还在幼儿园,没有作业,自然是不用写作业,是玩了。你在幼儿园时期不也是玩着过来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那个时候,我回到职场,不再像以前一样全身心地都在孩子们身上了,而爸爸的陪伴一直没有及时到位。

现在看到《儿童焦虑心理学》这本书,想到了那个时候的大女儿,她其实已经在给我们释放她需要我们关注的信号了,这些话字字句句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我很焦虑,我需要帮助”,只可惜我们当时并没有捕捉到这个信号,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

父母别再给孩子定义“懒”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家长和老师这样说:“这个孩子如果不懒惰,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或“这个孩子脑瓜子很灵,就是太懒了,如果努力一点,就会有个好成绩。”这些话,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安慰,这能抚平孩子的挫败感。

因此懒惰就成了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面对困难逃避困难的借口。

想起刚升三年级开的第一次家长会时老师说的话,说从三年级开始,书上的内容与一二年级所学的内容发生了质的改变,请给孩子多点耐心,不要只看一二次的成绩。

现在想来我们家长当时并没有深刻地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所以那个时候的女儿,应该是在学习上已经遇到了困难。

记得大女儿有不会的问题来问时,我做了回答,但是没有足够的耐心给她进行多次讲解,而是不耐烦地说:“都已经跟你说了这么多次的解题思路,你怎么还没听懂”。

其实这些行为和语言已经是无意之中已经伤害到了女儿的自信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日积月累下,女儿问得次数变少了,做作业越来越拖拉了,到后来她开始藏作业,不写作业了,而我们还是一味地以为孩子太懒了。

女儿偶尔一次考得好了,我们就会说,是你之前太懒了,你看这次认真了,你就考出好成绩了。

因为我们的话,打击了她的自信,打击了她对学习的自信心,也给她找了一个好借口。

改变孩子,需从改变彼此的关系开始

《儿童逆反心理学》、《儿童拖延心理学》、《儿童积极心理学》、《儿童焦虑心理学》这套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里因为篇幅原因无法一一讲述,但有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想要改变孩子,我们要从改善彼此的关系开始,先鼓励他们,帮他们重建自信。

为此我们找了一个时间,特地与大女儿聊了很久,鼓励她大胆说出爸爸妈妈有问题的地方,我们会虚心接受,去改变,同时也希望女儿和我们一起去努力。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她希望爸爸能放下手机,多陪陪她和妹妹,可以一起玩棋、打牌、做游戏,希望爸爸每次出门都能跟她们说一下,希望妈妈休息在家时,能放下手机里的书和课件,能陪她们一起玩游戏。

经过我们一致商量决定如下:

1. 放学时,爸爸接回家,先陪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
2. 晚饭后,孩子们尽快及时完成作业。
3. 完成作业后,有一段孩子们的自由时间,这个时间里孩子可以看电视,可以玩手机。
4. 爸爸提醒孩子们洗漱准备睡觉,在睡觉前看一会儿书,或听一段故事。
5. 孩子们坚持进行早读和练琴,发视频给妈妈,做证据。
6. 妈妈休息在家时,不看书,不听课,陪她们下棋,打牌,一起画画等。
7. 若是能坚持二个星期,发半个月的零用钱;若能坚持一个月,给足一个月的零用钱。

到今天,孩子们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女儿也改变了很多,上学期期末考试,学习成绩已经进入班级前十。

我一直相信,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在埋怨孩子、批评孩子的同时,有没有想到过追根溯源去探究一下根本问题?有没有想过如何去帮助孩子?

强烈建议家有孩子的父母买一套《儿童逆反心理学》、《儿童拖延心理学》、《儿童积极心理学》、《儿童焦虑心理学》回去看看,不要只单纯看表面出现的问题,改变自己、改变孩子,才是最终目的!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