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名试卷,书法水平远超书法家,专家:没啥艺术性!

这是晚清一位考生的试卷。卷尾写有“引证皆确,篇末引《文心雕龙》语尤切当”的评语,卷首写有“超等第一名”的排名。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位考生应该是当年的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卷正文的小楷字迹俊秀工整,观之犹如春风拂面般让人畅怀,看完一眼还想看第二眼,即便当今书法大家未必能有此水平。

考生叫刘已千,是晚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网络上除了这张与他有关的试卷外,再无其他任何介绍。虽然不闻其名,但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他的书法。试卷没有打格子,没有标线,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完成的,可依旧显得严谨工整,可见作者笔墨功夫之深厚。

网友对试卷上的书法评价是,字体取法钟王,字迹古朴庄重、典雅清秀,让人赏心悦目,如果将其放在当今的书法界,即便是自诩水平高超的书法家也会黯然失色,可以说当今的书法家根本没法与之相比。

然而,专家却以“馆阁体”为由,否定了这张试卷的艺术性。专家说:“工整不代表有艺术性,能够看懂不代表是书法,馆阁体不过只是千篇一律的打印体而已。”至于这位专家姓甚名谁就不说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张试卷上的书法的确属于馆阁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馆阁体?馆阁体原名“台阁体”。诞生于明代初期,一直沿用到清末,尤其是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的最为频繁,当时有“台阁欠佳,满腹经纶也枉然”的说法。其特点是字体方正、乌黑光洁、大小均等。

那么,真如专家说的那样馆阁体没有艺术性吗?的确没有艺术性,我支持专家的观点。也许你会说:你个“捧臭脚”的,没有艺术性你写一个有艺术性的我看看。不要激动,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专家眼中有艺术性的书法是啥样的?如果搞清楚这点,你就不会骂我了。

专家认为,中国美院王冬龄教授的“乱书”很有艺术性、四川美院张强教授的“盲书”很有艺术性、国家画院邵岩教授的“射书”很有艺术性、等等。这并非是我胡说八道污蔑专家,而是他们确确实实说过这样的话,不信,大家可以上网去查。

也就是说,在专家眼里这些才是有艺术性的书法。如此一来,馆阁体对比这些书法可不就没艺术性了吗。

馆阁体并非没有艺术性。心理学家说,越是自己没有能力,越是看不惯别人有能力,就好像宋代米芾大骂唐楷是丑书一样,实际他自己的楷书写得不堪入目。同理,专家贬低馆阁体称试卷上的书法没有艺术性,实际是“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我不会写或者写不好,所以它没有艺术性。

说到最后,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笑话——生活中,但凡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价格往往都便宜,比方说白面、大白菜、萝卜。但凡与老百姓关系不大的东西,价格往往越贵,比方说文玩、古董、字画。所以,要多整些没有用的。反观如今的专家,他们每天干的不就是这些没有用的吗。快看,专家又干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