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什么是微表情

相对于身体的应激微反应而言,脸上的应激微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表情”具备三个特点:

1.感觉很熟悉,其实更陌生;

2.变化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小;

3.受社会影响,干扰因素很多,变化更多。

所以,从身体微反应晋级到面部微反应,会要求大家更加耐心和细心地观察。

02表情的分类

人的表情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比较原始的情绪性表情,另一类是比较“先进”的社交性表情。

情绪性表情是人的动物性表现,在感到喜怒哀乐的时候不由自主出现在脸上的真实表情。不管如何进化,人类毕竟还是一种蛋白质生物,脸上每块肌肉的位置、功能和收缩运动所引起的形态改变,都具备特定的生理意义,这些变化不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美国学者Paul Ekman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七大类情绪的面部表情是相同的,与地域、种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外界因素无关。因为人的生物特性是进化的结果,而非意识影响的结果。

社交性表情是人后天在社会中学习到的本领。人虽然是动物,但也是社会生存的物种,人和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和高级,所以每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技巧。除了语言、文化和专业技能外,人还会在自己的生长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另外一种本领——表情。用什么样的表情来配合语言表述会更具影响力,用什么样的表情来适应当前的社会规则、礼仪并取得公众认同,每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模仿、学习和运用这个本领。比如,我们都在小时候被家长要求学会说“叔叔好”“再见”“我们一起玩好不好”“没事,我不疼,我不怕”……不论此时内心深处的感受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微表情是本能意识和社交意识抗争的结果

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学习并理解人类表情的“动物性”,也就是每一种表情的外在形态特征及其生理意义。根据生理反应和进化论的原理,每个人在产生情绪后,都可能流露出具有相同规律的表情。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如何辨别社交活动中的控制(伪装)表情。要想让对方产生情绪,有效刺激是重要的前提。

“微表情”之所以称为“微”表情,是本能意识和社交意识这两种意识的抗争结果。情绪产生属于本能意识,在遇到有效刺激的时候,会生气、会大笑、会失声痛哭,人脸天生会准备做出或者做出相应的表情;但限于社交过程中的文明准则,轻易不能气、不能笑、不能哭,人会根据准则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抑制甚至改变自己的表情,戴上“面具”。因为我们通常看到的表情受到了抑制或改变,所以真实情绪的表情通常幅度很小、时间很短,表情形态也不完整,因此称之为“微”表情。而正是这些基于真实情绪的微表情,才具备解读当事人真实心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