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存的宇宙已经有一百多亿年的历史,从宇宙的诞生到生命的出现,再到演变出人类高级文明。关于宇宙的起源,从来都没有被认证过,一直都有多种说法,传播最广的应该就是“宇宙大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爆炸”这个印象更像是一种毁灭,为什么反而说因为“爆炸”诞生了宇宙呢?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它会一直存在的吗?

宇宙的诞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出现,对关于宇宙的一些无厘头说法给予了否定,并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观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开始研究太空。科学家们利用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来完善和检验已经得出的宇宙学相关理论。在20世纪下半叶,被广泛接受的是“大爆炸”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15年,爱因斯坦正式将狭义相对论扩展到万有引力。他认为,物质自身和所有能量带有的引力会使周围的时空发生一定的改变。

就像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的那样:“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

站在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理论之上,科学家们统一意见,认为:宇宙可能处于两种状态。要么是一直在膨胀,要么就是一直收缩。

在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都认为,虽然宇宙在膨胀,但实际上宇宙的物质密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宇宙没有起点和终点,时间向前进的同时,宇宙也在持续制造新的原子,以此来填充不断扩大的空间,使宇宙空间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根据以上原理,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界开始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真实性质。

有人认为,宇宙和所有生物一样,都有有限的寿命,只是比我们所了解到的生命过程更加漫长。但总有一天,宇宙也会走过少年、青年、壮年,直到晚年,它也会被时间赶着走向专属于它的生命尽头。通过冷却、膨胀和因为引力塌缩而形成的结构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这个理论被命名为“大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彭罗斯找到了另一个探索角度,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提出了关于黑洞的某些理论,并粗略完善了关于黑洞的一些属性。

直到2019年,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终于观测到黑洞的存在,这就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猜想,人们也自然更愿意相信接受到实质证明的理论。

黑洞

在18世纪,约翰·米歇尔和他的朋友皮耶西蒙·拉普拉斯是最早提出黑洞存在于宇宙的人,他们的观点是:宇宙存在于一个无限大的天体中,这个天体的重力大到可以完全可以将光线全部留在内部,也就是连光线都尽头还有它的控制,而这个天体正处于“隐身状态”,所以我们无法对它进行勘测和检验。

在201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雷纳、巴里还有吉普三人,他们一起研究发现了“引力波”。

这和宇宙的膨胀有什么关系呢?

彭罗斯的宇宙循环

2020年,89岁高龄的彭罗斯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名为《微波辐射中存在霍金点的明显证据》。在这篇论文里,他表示:我们的宇宙是一直在循环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宇宙在大爆炸开始之前,还存在一个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得简单点,就是他同意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宇宙的确正在加速膨胀。

可能是在我们看不到的、遥远的未来某一天,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会渐渐走向“老龄化”,开始走向衰败,最终解体变为能量,这个过程也包括宇宙中的黑洞,它们最终都会通过霍金辐射产生衰变现象。

罗杰彭罗斯得出的结论是:宇宙经历膨胀,但最终又会坍缩成奇点,再次通过大爆炸诞生新的宇宙。

他的论点是,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已经找到了“霍金点”的存在。那么什么是“霍金点”呢?

霍金点

我们暂时可以用共形循环宇宙学(CCC)模型来做出初步解释,宇宙终有一天会变成一片虚无,而且在那个时候,宇宙的任何地方温度都会维持在一个相同的数据上,这就是“热寂”。在这时,除了存在能量以外,宇宙中原来所有的一切全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宇宙未来的命运。

彭罗斯指出,他找到了来自上一个已经毁灭了的宇宙相关特征的证据。一共有6个点,大小和8个月球的直径差不多,只是温度稍高一些。因为霍金曾在这方面提及过相关理论,于是就将这几个点称为“霍金点”。

但彭罗斯提出的观点认为,这并不是宇宙最后的结局,它还会经历一次大坍塌,将所有散布在各个角落的时空和能量重新聚集起来,酝酿一场宇宙大爆炸;然后又陷入循环中,再慢慢开始诞生一个新的宇宙。

从这个观点得出: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正是上一个宇宙结束后重新产生的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