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中国版图最中央的河南安阳,又名邺城,是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发源地。长达3300年的建城史及500年的建都史,为安阳遗留下大量极具游览价值的景点,位于古城内西北隅文峰中路西段的文峰塔,就是其中一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文峰塔,安阳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据记载,该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又名天宁寺塔。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重修天宁寺塔时,认为该塔与西南方向的旧彰德府文庙相互呼应,能够代表当地的“文风”,故又称文峰塔。

值得一提的是,文峰塔并不是专有名,而是代表着塔的类型,该类型的塔通常建在水边,以水为墨、以天为纸,寓意为当地带来文气。抗日战争期间,天宁寺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只有文峰塔得以完好保存下来。1000多年来,它一直静静矗立在城市的一隅,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八角形砖木结构的密檐式佛塔,结构非常独特。整个建筑由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构成,高38.65米,周长40米,平均壁厚2.5米,塔身共分五层,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呈伞状逐渐宽敞,其形制世所罕见,在国内仅此一例。

由于文峰塔的台基以坚石和金属汁液浇筑而成,材质十分坚固,逐层加大的中心塔室,也减轻了塔基的承重,保证了塔身的稳定。因此一千多年来,安阳虽然发生过两次七级以上地震,这座外形上大下小的古塔却没有产生丝毫倾斜,跟初建时毫无两样。

文峰塔最精彩的部分是精美的砖雕,该塔的五层八面均建有砖雕盘龙柱,龙柱之间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记录了太子苦修图、猴子献桃、鹿献灵芝等八个佛教故事。这些砖雕技法高超、线条精美、栩栩如生,而且极具五代时期的风格,堪称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塔内楼梯不宽,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游客可沿着72级台阶旋转登上塔顶,由于每个台阶都是一块完整的大青石,高度是正常台阶的两到三倍,因此即便装了扶手也很难攀爬。塔顶是一处可容百余人的观景平台,登塔俯瞰,不但安阳古城的9府18巷72胡同一览无余,远望太行也历历在目。

在古塔的顶端,还耸立着一座高达10米的藏式塔刹,该塔刹为元代重修,与北京北海的白塔极为相似。有趣的是,由于该塔刹与塔身的风格差异太大,建筑学家梁思成当年也曾被其误导,认为该塔为元代建筑。2001年,文峰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相比,同在天宁寺内的大雄宝殿就很少有人关注了。其实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殿宇,是一座十分难得地采用移柱造和减柱造的建筑,其结构也颇有看点,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