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最新梅州资讯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视窗》关注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佛山惊现“客家古村”,已有200余年历史,至今仍讲客家话!

在佛山市三水区北边的南山镇内,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叫六和。跟三水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村民说客家话,被称为是被粤语包围的“客家方言岛”。这里还有一个乐屋村,村里保留着如今三水唯一的客家围龙屋,独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屋村客家围屋

六和位于三水西北角,东临北江,西衔四会。这里聚居着1万多客家居民,是佛山客家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2014年,佛山科技学院教师蒋尊国到六和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发现除了上寨、南岗村等6个自然村共1100人讲粤语外,其余10000多人均讲客家话

六和是粤语族群包围下的客家方言岛。”蒋尊国说,这在佛山是一个很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三水县志》也曾有记载:三水只有六和是以讲客家话为主的区域,80条自然村除少数几条都讲客家话。

六和客家人从何而来?又是何时迁到此地?六和大坪村李老伯说,他们是明末才迁来三水的,至今已繁衍了16代。大坪村宗祠有副对联写道:“祖德贻谋开鹿洞,宗功遂统接龙川。”鹿洞即现在的六和,龙川是指河源龙川县大路下邓陇村。大坪、西坑是最早到达六和的一族客家人。

现居六和大坪、西坑、豆地脚、乐屋、西边、茶园、刘屋等村的客家人,都自认为祖先是直接从梅州迁徙而来的。据清嘉庆版《三水县志》记载:“杨氏,塘贝乡,嘉庆丁卯科举人刘国宁之祖母也。原籍嘉应州,适国宁祖,在颖早年孀守,节孝两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应州牧曾颜其闾曰:慈竹春晖。后随子鹏可迁三水,俭积成家,子孙繁衍,塘贝一乡无不钦其贤者。”塘贝就在现在的六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和客家现有李、钟、黄、陈、翁等30多姓,人口1万多人。除大坪、西坑等少数族人自明朝后期迁来外,大多数人入籍三水时间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距今自有200多年。

除了语言上的差异,六和人居住的房子也跟三水随处可见的广府风格居民楼不一样,其中以乐屋村的围龙屋最为突出。

青山绿水掩围屋,庭院深深客家情。客家的围龙屋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两个半圆相合,形同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式。乐屋村围龙屋跟传统围龙屋在建筑形式上基本一致,中间是祠堂,四周围绕着大大小小的房间,围龙屋内排水沟、游廊、天井、花厅等一应俱全。

防御盗贼侵扰是客家人设计围龙屋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把围龙屋祠堂大门和左右小巷门一关,盗贼就很难进入,就算进来了也跑不出去,只要村民一声呐喊,大伙就能把盗贼抓住。

围龙屋的建筑形式也体现了客家人传统的宗族观念。许多客家人就算子孙满堂也不分家,房子不够就在本宅周围增建供用。于是,在客家中常有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乐屋村的围龙屋至少可以住上几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世纪80年代,乐屋村围龙屋的居民们陆续迁出,在周围建起了新房。由于岁月的侵蚀,原本闭合的围屋有了缺口,已经承担不了防御盗贼的重任。然而,尽管历经多年风雨,乐屋村围龙屋依然屹立不倒,正如其所代表的客家文化,在三水这片沃土的滋养下,生根发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