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从政治高度去看待军事问题,天下三分,谁为正统?这才是蜀汉屡屡北伐的关键所在。

( 一)中原与正统

孙吴政权,无疑是三者中政权合法性最低的,孙权敢于称帝也完全是因为三分对峙的长期性,相比之下,正统之争,就主要集中在曹魏与蜀汉之间。

曹魏占据中原之地,得“地利”而正统;

蜀汉身具汉室宗亲,得“天时”而正统;

这下好了,天时和地利,地盘与人心,到底哪个对于正统起着关键作用?

历史学家胡克森曾经考察了中国古代正统观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一条极具建设性的意见:

“秦代之前的正统地位大多是据中原而立国获得的;而到了晋室南渡,中原地区为“五胡”所居,正统便逐渐转化 了对华夏文化的融入和继承而获得。”

举个简单例子:

周文王兴起于岐山,不在“中国”之地,虽然强大却依然不为正统,“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而当武王伐纣之后,虽然退回关中,有丰镐二京,但还是要以天下之中的洛邑为东都,称“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国宝何尊即是明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秦汉之前,荀子明确提出的“王者必居于天下之中”成了一条判断王朝正统的铁律,但秦汉之后,经过汉儒董仲舒等对“大一统”思想的重新阐释,“天下之政出于一人”这种大一统追求,又再次追加于“居中”的铁律之后。

回到开头,三国之中,其实只要有一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正统便不成问题。但是,三国鼎立却是长期存在的现实状态。可以说,这是一种没有历史经验能够参照的特殊形式。

所以,先秦时代的中原正统观念,又再次抬头。

这点,三国魏蜀吴政权的领导者,都心知肚明。

(二)定位与认同

建安十五年,曹操回顾一生,认为自己荡平了天下,其实当时江南、巴蜀、关中与凉州其实都不在掌控之中,只因他统一了中原及周边地区。

曹魏的中原正统意识无疑是最强的。

蜀汉则一直认为曹氏是贼,窃据了中原之地,当蜀中传闻献帝遇害后,刘备对于继承汉统的合法性就更加顺理成章、更加自信。

章武二年,他在东征孙权失败后,“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这个小细节,无疑是对郊祀只能存在于中原政权的挑战。

在刘备看来,正统根本不在于地,而在于人!

就地盘而言,建安二十四年,在与曹操亲率的反争夺战中取得胜利,迫使曹操放弃了对于汉中的念想,至此汉高祖夺天下的最初基地终于全为自己所有,此外同年关羽大破于禁,刘备的势力几乎达到了全盛状态。

此时,刘备已经初步完成了天下对于正统观念的一次转移:树立起“汉室可兴”的信心,同时,诸葛亮治蜀也是用的完美的汉家制度。标榜汉家之美,有若斯之美的汉政,如果还是不能最终恢复中原,将会是对时人“天命观念”的巨大冲击。

当然,这种冲击,也会从另一个层面强化了蜀汉所占据的“天时”优势。

(三)北伐与坚持

回到题目本身之上,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深思,正在于蜀汉北伐持续时间之长与国力之弱小之间,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

国小民贫的蜀汉,为什么要以北伐为国策,并坚持到了灭国前夕?

私以为至少有两个层面:

一则是诸葛亮做出的长期准备姿态

二则是刘备对于正统观的冲击动摇

先说前者,从《后出师表》中,已经不难看出诸葛亮对于北伐成功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那么数次的北伐意义何在?目前看来,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打着一举恢复中原的打算,而是带有试探骚扰和最终决战之阶段的,从将其定为国策来看,这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攻坚战。

只可惜,当后来真正的北伐时机(司马氏与曹氏政权,诸葛诞反司马于淮南)出现时,蜀汉却已人才凋敝、实力不济,诸葛亮的积极姿态,只能变成了一声长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后者,之前提过在“大一统”观念不能成为判断正统铁律之时,“中原正统”观念,依旧笼罩人心。即便是刘备不断强调自己“天命所归”,但如果不积极展示出恢复中原的姿态和行动,显然就是在打自己脸了。

此外,要是真正等到“天下有变”再举汉旗,难保不会被人看作是趁乱出兵、只图渔利的地方军阀,这就要求蜀汉必须一直在“兴复汉室”的旗帜下,讨伐看似有着正统地位的“曹贼”。

最后,在邓艾报刘禅的降书中,并没有出现时因曹魏占据中原,进而投降归附的说法,而蜀汉大臣谯周对于蜀汉之亡的神秘解释,也说明刘备始终坚持的蜀汉正统,至少在益州,已经有知识分子不再将中原视为正统政权的唯一依据。

这便是动摇。

这一幕像极了电影《功夫》中周星驰脑袋都被火云邪神打到了地底下,也要拿起木棒再敲一下他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