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是全书少有的高潮情节之一,通过这个诗社,将大观园众姊妹聚集在一起,各自施展彼此的才华,不论是最开始的海棠诗,其后第38回的菊花诗,还是第50回的芦雪广联诗,都是《红楼梦》不可多得的优秀之笔。

而在诗社最初的创建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往往被众多粗心读者一笔带过,比如李纨、贾探春两人的关系。

最早提出创建诗社的人是贾探春,组织能力极强的她,为了丰富大观园众姊妹的精神文化生活,深思熟虑之后,给众人发出了请柬,而且从请柬的形式、内容就可以看出探春的认真:

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妹探谨启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妹虽不才,幸叨陪泉石之间,兼慕薛、林雅调。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雄才莲社,独许须眉;不教雅会东山,让余脂粉耶?若蒙踏雪而来,敢请扫花以俟。谨启。”——第37回

探春送给众人的请柬不是寻常纸张,而是精心准备的“花笺”,上面的内容也是擅长书法的探春亲笔撰写,真真是雅得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言之:探春对创建诗社这件事筹划已久,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思考,这才对众人发出请柬。探春一向胸怀大志,但没有施展之地,所以此次创建诗社,是她第一次展现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正如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对探卿的评价:

论诗才,她(探春)不及黛玉和宝钗,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探春。从有了诗社之后,林、薛、宝玉、湘云、李纨等才时常集会,展开了青年人不以长辈为中心,而自己活动的局面。这不过是探春具有组织才能的一点侧面表现而已。——《红楼梦人物论》

探春既然敢主动创建诗社,那么她必然心中已有了全盘考虑,尤其是对诗社内部的组织人员应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可探春的计划却被一个人打乱了,那就是李纨。

李纨是大嫂子,丈夫去世后,在贾府内一直过着槁木死灰般的生活,而随着元妃下令让众姊妹搬进大观园,李纨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由于大观园和贾府之间存在一定的物理距离,大观园充当了“象牙塔”一般的存在,李纨在这里不会受到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们的气场压力,她得以释放自己的原始天性。

于是乎,原本槁木死灰一般的她终于散发出青春的气息,面对探春提出创建诗社,她第一个举双手赞成,并且毛遂自荐,一屁股坐在了社长的位置上,进而对诗社指手画脚——她将迎春、惜春设置为副社长,并且规定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在稻香村举办诗社......

可李纨的这些举动,完全没有考虑过探春的感受。创建诗社是探春提出来的,她对诗社的发展有自己的考量,可却被李纨仗着大嫂子的身份干涉诗社组织工作,这已经超出了探春的初衷,所以面对李纨的“安排”,探春的反应其实很无奈:

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探春等也知此意,见她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因笑道:“这话罢了。只是想自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管起我来。”——第37回

李纨的安排看似合理,实则存在很大问题,她知道迎春、惜春不擅长诗词,便给她俩人安排了两个副社长的闲职,一个出题限韵,一个誊录监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样的话,就将原本不多的诗社参与力量给分化了,导致真正参加诗社活动的只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宝玉四人,这样的诗社还有什么意思?

同时,李纨的这个安排还留下一个“后遗症”:迎春、惜春的副社长位置乃是闲职,说白了就是充数的,她俩不能真正参与其中,必然会丧失对诗社的兴趣。

果不其然,第42回,惜春迅速以“奉贾母之命作年画”为由,退出了诗社;迎春也因为在诗社中的存在感不强,被贾宝玉称为“二姐姐不在又如何”,这些都是李纨安排组织工作的漏洞。

以探春的谋划,她必然提前想好了如何让所有人都参与到诗社活动中去的办法,可经不住李纨强行以大嫂子的身份占据了社长的位置,进而发号施令,从“只得”二字就可看出,探春内心深处是不太愉悦的。

如果李纨接手诗社,能把诗社办好的话,她的“倚老卖老”也算情有可原,可李纨却在接手大观园诗社后,在诗社的资金问题上犯了错误,导致举办诗社的花销越来越巨大,最终导致了诗社的消亡。

陈大康先生在《荣国府的经济账》一书中,就曾提到过李纨在诗社资金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比如《红楼梦》第45回,李纨带众姊妹去问王熙凤要钱,作为举办诗社活动的固定资金,期间有一些细节值得引起读者注意:

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再四妹妹为画园子,用的东西,这般那般不全,回了老太太......”凤姐笑道:“你们哄我,我也猜着了,哪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第45回

众姊妹一起去问王熙凤要钱,按照道理来说,李纨作为社长,她应该全权负责这件事,可最终张嘴要钱的人却是探春,李纨却躲在姊妹们背后,这番操作着实让人怀疑李纨的人品。

另外,在探春等人的争取下,最终王熙凤给诗社批了五十两银子,可这笔钱在李纨的管理下,被迅速花完,乃至于到了第50回“芦雪广联诗”,李纨居然再次张嘴问姊妹们要钱:

李纨道:“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广。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玟、李琦、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份子送了来,我再总拿出五六两银子来,也尽够了。”——第49回

从第45回——第49回,中间仅隔四回,《红楼梦》中五十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普通人家两年多的花销(刘姥姥语),可却花得这般快速,乃至于李纨再次问姊妹们收钱。

要知道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袭人、晴雯等丫鬟不过凑了三两二钱银子,就能准备出十几碟果子,一大坛好酒,让整个怡红院的丫鬟、婆子们吃喝玩乐了一个晚上,如何这钱到了李纨手里,就这么不禁花呢?

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李纨在诗社资金上动了手脚(亦或者是《红楼梦》的时间设置存在问题)。

另外,李纨向姊妹们收取的费用也太过高昂,因为贾府姊妹们每个月的月钱不过二两银子,李纨就要每个人拿出一两来,而且一个月初二、十六都要举办,这么算来,贾家姊妹们每个月的全部花销,都要被这个所谓的诗社掏干净。

这也是为何大观园诗社到了后期,就再也办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于是乎,芦雪广联诗之后,再也没有姊妹主动提出要举办诗社,这背后的原因,是众位诗社成员心照不宣的秘密,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