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1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血糖升高,会引起机体功能异常,产生形形色色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皮肤病变,不仅是血糖异常的信号,也是病情恶化的指标。相关研究表明,3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皮肤病变;而且,以皮肤病变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也在逐渐增多,比如,皮肤瘙痒及湿疹。因此,家里不仅需要常备血糖仪,还要学会观察皮肤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及病情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普通百姓的预防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是好事。不过,提到糖尿病,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多饮、多尿、多食、夜尿增多、体重下降、乏力、烦渴等。实际上,糖尿病导致的代谢异常,会形成广泛影响,除了糖代谢异常,还会伴有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会由于糖基化产物的沉积、感染、自身免疫、治疗药物等因素影响,产生多种病变。因此,细心观察皮肤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及病情进展。

大家可能听说过,血糖升高,不可怕,但是,并发症会要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控制血糖的手段很多,只要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加强检测,血糖水平是能够得到控制的;而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使血糖控制变得困难,而且,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比如,糖尿病足,会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导致的皮肤问题很多,常见的种类包括细菌或真菌感染、糖尿病皮疹、黄瘤病、脂肪性坏死、皮肤瘙痒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染,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因为,血糖升高后,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会升高,这样的皮肤环境,利于病原体的增殖。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感染的比例,超过30%,具体表现,可以是毛囊炎、脓疱、痈等细菌感染;以及念珠菌或霉菌等真菌感染,比如,口腔形成鹅口疮,或者霉菌导致手癣、脚癣、股癣、体癣。细菌感染,会产生红、肿、热、痛,容易形成深部组织感染,需要及时应用抗生素,感染较难控制时,必须立即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以免病情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恶性外耳炎,虽然发生率较低,但是,致死率可达50%,此外,还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会发生在脚趾间及指甲下,容易忽视,但后果严重。真菌感染,通常会发生在黏膜、皱褶,或者潮湿、温暖的部位,比如,腋窝、腹股沟、脚趾间,会因为瘙痒及抓挠等,造成感染面积扩大及加深,迁延不愈。糖尿病引起的免疫变化及末梢神经病变,还会增加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等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这些病变虽然也会发生在其他人中,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并且,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发现皮肤病变时,应该同时检查血糖水平。

皮肤瘙痒,也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变,可以是全身性瘙痒,也可能是局部性瘙痒。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减弱,伴随出汗减少,引起皮肤干燥所致,或者是感觉神经反应性改变,引起瘙痒。对付这样的瘙痒,除了使用止痒以外,还要考虑内服抗组胺药,对于老年女性患者,还要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真菌感染及血液循环不良的表现,这类瘙痒较多发生在小腿,需要减少洗澡次数或时间,使用温和的浴液或乳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尿病相关的皮肤病变,也会与神经损伤伴随发生。比如,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感觉迟钝,足底出现水泡时,没有感觉,逐渐形成足底溃疡,诱发感染。黄瘤病,也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皮肤病变,患者皮肤上会出现豌豆大小的黄色结节,周围有红色环,通常发生的部位是手、脚、手臂、臀部,这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指征。此外,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黑棘皮病,在皮肤皱褶较多的地方,形成较厚的黑色变化。胫前色素斑,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超过40%,特点是在胫骨前方,或者前臂、脚部等部位,出现暗红色的无痛性丘疹,然后,发展为不规则的萎缩性色素沉着斑,这种皮肤改变通常出现在糖尿病早期。总之,皮肤病变是血糖异常的信号,也是糖尿病恶化的指征,因此,发现皮肤病变,需要同时检查血糖;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发现皮肤病变,则代表病情控制不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