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鼓楼 摄影©悦西安

小学生数量的变化,是衡量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更是城市人口黏性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的五年,西安小学生的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这是对近年来西安人口增速的良好回应。吸引人容易留人难,只有原生或者外来迁居人群真正留在本地,结婚生子,才能将人才储备变成城市发展的利刃。如同七普数据一样,在经历了大的人口量级及结构调整后,对西安来说,也将有改变。

增长率超过50%

前不久,一组人口数据,很有意思。

某机构统计了全国50个主要城市2015-2020年小学生人数情况,西安荣膺第一,从2015年56.6万到2020年85.2万,增长率达50.5%,领先第二名长沙10%以上,是所有城市唯一增速超过一半的。

主要城市2015-2020小学生人数变化 制图©悦西安

西安能够“横扫千军”取得第一,自然与近几年庞大的基数放不开:七普统计显示,西安市常住人口1295万,相比2019年增加274.9万。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448.5万,全国城市第八名,北方城市排名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城市2015-2020小学生增长率 制图©悦西安

小学生数量多代表什么呢,除了传统人口生育惯性,还直接关系着城市对生育保障、教育质量、城市未来空间等指标优劣的考量,对于西安而言,自然还有自身产业升级、教育做强、环境优化和文化铺陈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永宁门广场 摄影©悦西安

当然,如果简单认为人口年轻化越多越好,忽视人口结构的均衡性和科学性,就会走回“非黑即白”的老路,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该要有对“一大堆娃”的清晰认识。

那么,对西安来说,究竟如何?

人口、产业正循环

首先要强调,人口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从当初“只生一个好”到如今三孩政策,这样的改变,伴随着的是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想当初二孩政策公布时,有不少专家学者表达了担忧,担心会出现人口暴增,但从如今现实情况看,这样的担忧多余了。

而说起西安小学生数量高增速的现象背后,是陕西的人口结构“趋老”的现状。

十年间陕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制图©悦西安

自2015年,陕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一直在上升,但2017年也仅仅达到4.87‰,依旧低于全国5.32‰的水平。

截至2017年底,陕西60岁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9.2% 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同时,陕西全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陕西2010年这一比重为72.4%,2020年则为63.5%,养老负担逐年加重。

人少,按理说应该人均能“富一些”。但2020年陕西人均生产总值(662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447),位居12位,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居19位,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富先老,一个摆在陕西人面前现实问题出现了,相较于人口大省,陕西的挑战更大。而且,现有的养老保险体系,是赡养当下的老人,当如今的年轻人未来变老,还有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养活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南城角 摄影©悦西安

俗话说,拿来的,不如自己原生培养的。作为省会,西安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要从“根”上发力。

总体来说,是两条轨迹。

首先是“直给的”: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根据《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条例明确,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结婚登记前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在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10天假期,可以休13天婚假。产假在原有法定98天的基础上增加60天,参加孕前检查的,还可再增加10天产假。

在此之外,就是教育,2019年发布《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西安将在2021年前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0所,增加学位38.95万个,满足新增学位刚性需求。同时,设立2-4亿元学校质量提升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对200所办学水平提升成效明显的学校给予奖励。

高新区新建小学

这其中,率先建立0-3岁儿童托幼体系是尽量保持双职工家庭不因生育而待业最为“温暖”。

还有“迂回的”:生娃的终极考虑依然是生活和就业。西安的城市发展也基本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在既有城市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人口、产业的开放政策是契机,城市定位提升是东风,共同作用下西安城市觉醒,外地的人口进来落户,国内知名企业来西安建厂投资,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拉动城市基建投资。

人口、产业的进入加快西安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其资源要素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强化,继续吸引人口、产业进入,如此形成外部正循环。

十大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 制图©悦西安

通俗点说,西安能在近5年的时间“幼苗”人口增速第一,此为最关键因素。

比如引进人口增长“母体”。2016年政府全面开放性招商引资,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产业进入;2017年初落户政策放开,人口进入的通道开启并逐步升级,民警走街入户宣传落户政策,专人指导在线落户等,同时出台人才扶持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还比如补产业转型升级缺项漏项。2017年至今,西安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等6大支柱产业;引进华为、中兴等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

此外现代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均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西安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肉眼可见。

总的来说,凭借上述这些,西安的85.2万小学生就不仅仅是孩子。打个比喻,西安是一个装满能量的容器,而这些孩子将是城市源源不断升级的能量。

城市运营思维

正如前文所说,不能走“非黑即白”的老路,也要看到人口高增长率背后带来的一些挑战,这不仅是对于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挑战,而且也决定了西安能不能“指望”上这些娃。

高新区小学

的确,这些小学生是在西安上学,那如何保证他们长大之后留在西安呢,只有当西安持续保证不错的未来预期时,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才能够让西安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但相反,那么他们也很可能会去往北京、上海、深圳甚至邻省等城市,那就等于“给别人做嫁衣”。

此外,据统计,仅仅2017年,陕西省结婚登记人数就比2016年减少10.8%,在此影响下,适龄夫妇的生育意愿也逐年降低,这对小学生的高增长是否“昙花一现性”提出疑问。

这里面除去人们的婚姻观念、生育观念转变外,恐怕养娃成本与城市工资水平收入失衡有关。曾有许多父母计算过,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优质版是超过100万元,普通版也得50多万,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与此同时,无论是西安的平均薪酬、月度收入、工资中位数均未达到全国前列。

交大创新港

这就成为了横亘在许多年轻家庭心中的一道坎:生,并不是难事;养,才是问题,尤其是如今的90后。

其实,上述挑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挑战:城市的经济水平。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西安独有,但从万亿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的使命来看,西安近几年的发展是投入资金进行城市开发、人口引进,未来通过产业升级,培养多个千亿甚至万亿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规模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天基地小学

使人口、产业等发展要素在西安扎根繁衍,以城市运营的思维向时间、向人口、向产业要投资回报,保持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解决这些不匹配、不平衡问题,这是需要时间的。

但同时,如何在发展时,加强产业与人“同上台阶”的联动性,实现由面铺点的经济红利属性,也是西安进入另一个台阶后面临的考题。

我们期待着充满智慧的“西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