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7月,张学良以探讨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一事为借口,邀杨宇霆到张氏帅府协商。然而,杨宇霆应邀而至后,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早有谋划的埋伏。

在张学良一声令下,大厅里涌出了六个人。他们强行压制住了杨宇霆,并接连向他开了枪。随着枪声停歇后,杨宇霆已经倒地身亡。

这件事情直到晚年,都被张学良深刻地记忆着。他含泪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决定杀死杨宇霆之前,张学良曾把决定权交给了“上天”,而杨宇霆死后,也深刻影响着张学良未来的处境和东北后来的走向。

杨宇霆与张作霖

杨宇霆是奉系崛起的关键人物之一,与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有多年并肩作战的战友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作霖抓住机会,率军协助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镇压革命党,稳定了东北的局势,而从原本县城的驻防官跃升为了省城军政要员,奠定了在东北的军事力量。

然而,在这之后,张作霖不仅要面对政府监督,还要处理苏联与日本的事务,受到了不少的挑战。出生草莽的张作霖只能转而将这些事情安排给手下的能人才将。而杨宇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施展才华的平台的。

杨宇霆是当时难得的先进知识分子。他16岁时便考中了秀才,后来又留学日本多年,有渊博的学识和宽阔的眼界。这些能够支撑着他与日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而除了这点之外,杨宇霆还有着不少的优势。他自日本学成归来后,有过在军队和军械厂任职的经历,熟知国内政治运作。这使他能够很好地分担张作霖与政府沟通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清白的家世、以及他与奉天督军署参谋于珍的同窗情谊,也让他成为了张作霖可以信任的人。综合上述原因,杨宇霆成为了张作霖当时可用的最佳人选。

1912年,在张作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二十七师师长后,杨宇霆也得到了任职二十七师参谋长的机会。至此,他成功跻身奉系高层。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宇霆的确是有才之人。有他的辅助,张作霖省了不少的麻烦。

杨宇霆性格孤傲,在整肃军纪时毫不手软,这使得张作霖率领的军队在战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他制定的合理税收,也为张作霖捕获了不少民心,让张作霖在东北的地位更加稳固。

除此之外,杨宇霆确定的联合皖系外交方略,给了张作霖喘息的机会,也让他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如此这般,杨宇霆也就更加得到了张作霖的重视,每每随其一同升迁。

然而,杨宇霆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他曾经偷偷挪用了三百多万元军费,惹怒了张作霖。在被张作霖剥夺了手中所有的权力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完全要仰赖张作霖,这才安定了下来

而制约了杨宇霆的张作霖也不开心,因为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人能顶替杨宇霆。所以在杨宇霆示弱并有所讨好后,他很快也踩着这个“台阶”与其重新和好。杨宇霆也因为后来更多突出的贡献,而逐渐在奉系军阀中有了深厚的威望。

杨宇霆与张学良

然而,在张作霖于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后,杨宇霆失去了庇护,在东北军中变得艰难了起来。

直到原本被东北军内部会议推举为东北保安司令的张作相坚定支持张学良主政后,没有兵权又熟悉奉天军政的杨宇霆才被视为张学良执掌奉系的最佳过渡,重新有了冒头的机会。

但杨宇霆并没有如大家所期盼的那样引导张学良逐步熟悉奉天军政,反而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仗着之前张作霖的赏识,以及自己的年龄和资历,杨宇霆在张学良面前总是以叔叔自居。他多次对张学良的生活习惯和处事风格提出质疑,还当众对张学良做了批评教育。这使张学良感到十分难堪。但真正让张学良起了杀心的,还是杨宇霆之后的一系列举动。

首先是郭松龄反奉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对郭松龄充满同情,同理就对身为导火索的杨宇霆更加厌恶。其次是杨宇霆背后士官派势力的崛起,对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

再来是杨宇霆的主张与张学良的计划发生了冲突。张学良在东北“改旗易帜”后想要借助国民政府的力量来抗衡日本威胁,而杨宇霆却公开反对,并与日本特务保持紧密的联系。这使国民政府开始警觉奉系军阀。

基于以上原因,张学良开始计划处置杨宇霆。

然而,真正要做出杀杨宇霆的决定,对张学良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来是杨宇霆实力突出,军中无法找到取代他的人,二来是杨宇霆对奉系军阀贡献很大,杀他容易动摇军心,对稳固地位不利。因此,张学良迟疑了很长时间,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最后,纠结良久的他决定将决定权交由“上天”。他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并规定了正面朝上就杀,反面朝上就被杀,结果接连抛了三次,都是正面朝上

然而,张学良还是犹豫了,他以“硬币有问题”为借口,再来了一遍。这次他倒换了条件,想着正面朝上不杀,反面朝上不杀。把硬币抛出的那一刻,他突然不敢看到接下来的结果。于是就拜托了自己的妻子,让她去看硬币下落后的情况。

而结果却是反面朝上。接连四次都得到了“杀”的结果,张学良也就认定了这是“天意”。于是,他开始行动了起来

次日,他派人埋伏在了自己府中,趁杨宇霆没有防备的时候,将其杀害了。

在愧疚中变得迷信

然而,在杨宇霆连中三枪倒地不起之后,张学良却没有如他所料那般松了口气。相反,他变得愧疚了起来。

从不迷信,也不信鬼神的他,在那之后每回忆起亚杨宇霆临死时的惨状的时候,就会心跳加速。

为了让自己的内心舒服些,他后来还想尽方法地对杨宇霆的家人做出补偿。他开始迷信了起来,想着自己好好对待杨宇霆家人后,杨宇霆就不会怨恨自己,也不会来找自己寻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来军中的老部下得知杨宇霆的死讯后,也对张学良萌生出了更大的不满。他们从杨宇霆的下场中联想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也开始担心自己今后会不会被“卸磨杀驴”。

因此,后来张学良的统治地位还险些被动摇。到了晚年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张学良也表示十分后悔,并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做过最后悔的事情

小结:

张学良回忆起杀害杨宇霆一事后,多次表示后悔的原因,一是杨宇霆的确对奉系军阀有大功,二是他的死让张学良失去了老部下的信任,三则是张学良还认为,如果杨宇霆还在,当年的“九一八事变”可能就不会发生。

然而,也有不少人提出,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来看,击毙杨宇霆反而是正确的举动。不然如果放任杨宇霆继续鼓吹东北独立、并向日本寻求援助的话,不仅东北军会被分裂,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可能也会受到极大的侵犯。

不过这是一种猜测,不妨碍张学良晚年为击毙杨宇霆一事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