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你别乱跑了,你是不是在炒股?”最近,有股民在一汽解放雪球讨论区下发表了这样一个评论。

时间来到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这波涨势的背后,是一则“雷军一行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正当股民感叹“被套7年,回本有望”时,一汽解放盘中股价涨幅开始收窄,9月14日开盘,一汽解放飘绿,截至当日收盘,该股跌约4%,至11.63元/股。而导致一汽解放的涨势止于14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雷军又跑了”!

13日午间,一则“小米将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的消息开始发酵。无独有偶,持有宝沃汽车约25%股份的福田汽车股价开始异动,一扫多日连跌颓势,当日股价涨约4%至4.66元/股。

所到之处,必有回响

事实上,自小米今年3月30日正式切入造车赛道后,其任何蛛丝马迹都被外界密切关注着。而雷军所到之处,必有回响。

以东风汽车例,5月29日,雷军现身东风汽车考察的照片被曝出,并引发业界关于“小米汽车研发在北京,制造在武汉”的猜想,随后,东风汽车在绯闻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涨超2%。不过,6月2日,东风汽车董秘在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称“雷军近期未到访公司”后,该股次日告别涨停行情并连跌三日。

对此,也有股民在相关汽车股下留言调侃,“合理怀疑雷军在炒股”,“雷军下一个拜访的车企是谁,我提前买入”。

事实上,雷军此前称,围绕造车小米管理层至少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超过200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换言之,在踏上造车路后,雷军四处奔走拜访车企,只是为了常规市场调研,为造车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已。并非雷军的每一个所到之处,都能孕育出与小米汽车相关的合作。

不过,话说自小米宣布造车开始的这100百天里,很多人好奇,如今小米造车已经到了第几步呢?

技术上买买买

对于造车而言,技术是第一核心竞争力。但对于刚刚成立之初的小米而言,想要短时间就要掌握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对不差钱的小米来说,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买买买,通过疯狂收购或者投资相关技术企业,以此快速的获得技术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业内人士爆料事实上从今年3月底官宣造车以来,小米已经迅速投资了包括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汽车产业链上的数十家企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1. 自动驾驶领域

在今年9月份,小米将收购DeepMotion(深动科技)的1.25亿普通股和5048.47万优先股,分别占DeepMotion已发行股本的71.16%和28.84%。收购总代价约为7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其中2440万美元将以现金偿付,其余发行代价股份支付。完成协议后,DeepMotion将会成为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而除了刚刚收购的DeepMotion之外,今年6月初,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纵目科技宣布完成1.9亿美元的D轮融资,其中D1轮由日本电装领投,D2轮由同创伟业、高远资本领投,D3轮则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

成立于2013年的纵目科技也是小米官宣造车后投资的首家企业,定位于自动驾驶系统AD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技术及产品供应商,产品覆盖包括ADS/ADAS域控制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核心传感器产品。

除此之外,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还包括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4D毫米波雷达企业几何伙伴等。

2、动力电池领域

除了在自动驾驶领域大举投资,小米在更为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也是加紧布局。今年7月30日,蜂巢能源宣布102.8亿元的B轮融资完成交割,除了领投方中银投,小米以及IDG、深创投、华兴资本、碧桂园创投等也参与了联合投资。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部门,2018年2月正式独立,在前期依靠长城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汽车实现装机量增长后,又不断扩大产能,拿到包括吉利汽车、东风汽车、零跑汽车的销售定点,同时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签订了百亿元的销售合同,进军到欧美市场。2021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国内装机量为0.84GWh,排在第7位,增速迅猛。

此外,今年8月初,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将增资扩股,引入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极目创投作为领投方。信息显示,小米此次投资1.875亿元,增资扩股后占赣锋锂电3.51%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未官宣造车前的2020年底,还投资了在动力电池领域增长更快的中航锂电,依靠在三元锂电池领域的大力布局,中航锂电在国内的装机量迅速攀升。今年上半年,中航锂电以3.63GWh的装机量排在国内市场第4位。

对于还是“造车小白”的小米,收购相关公司,通过资本优势投资或收购优秀的产业链公司,能最快速的缩小与入局更早的选手们的差距,无疑是一个简单且粗暴的方法。

人才上高薪翻倍挖人

21世纪最缺少的是什么?人才。

在造车这条路上,小米目前最缺的的也是人才。此前,雷军便在微博上公开招聘,希望有500名技术精英能加入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不仅招聘的人才数量多,给出的薪资也极具诱惑力。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岗位当中,小米不惜以翻倍的薪资来招人。

从小米发布的汽车相关招聘信息可知,汽车相关职位的月薪基本超过2万元,一些核心领域岗位的月薪起薪甚至超过3万元。以NVH工程师岗位,小米给出的月薪范围从3万元到6万元不等,且每年发放14个月的薪酬。这意味着,该岗位的税前年收入最高可达84万元。据上述工程师透露,这几乎相当于现在公司的总监级管理层收入。试问,这样的高薪,谁不心动?

另外,在小米造车的高管班底上,目前还没看到传统汽车人的影子。

此前,雷军也放出一张他与部分造车团队骨干的合影,一共 17 人。据媒体爆料,该团队成员都为在职和前任小米员工。

其中前排从左边起七位分别是:

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林世伟,2020 年加入小米,同时,他也是小米旗下金融公司天星数科的副董事长;

小米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张峰,2016 年加入小米,负责大家电、笔记本和电视等业务;

小米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组织部部长刘德,负责小米中高级干部任免、晋升考核工作;

小米合伙人、总裁王翔,2015 年加入小米;负责小米财务、行政、公关、政府关系、人资等工作;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

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天星数科董事长洪锋;

小米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卢伟冰,2019 年加入小米,统管小米中国区和国际部;

祁燕, 2012 年加入小米,负责平台和外部公共关系,曾任小米高级副总裁,据悉,祁燕曾帮助小米谈下了第一家小米之家门店选址。

小米副总裁何勇,2018 年加入小米,此前任湖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现在负责小米集团区域总部管理、区域拓展等工作。

后排成员也都是小米集团现任骨干。

据悉,目前小米汽车团队人数已经接近 300 人。小米总裁王翔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小米造车还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工作是招人建团队、评估落地城市、定义首款电动车产品。

或收购工厂,拒绝代工

目前,新势力造车在生产模式上,主要是自建工厂、收购车企、找车企代工几种。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小米很大概率是收购工厂。

9月9日,有消息称,小米即将接手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对此,北京现代方面表示,网传“北京现代有意与小米汽车洽谈出售第二工厂”的消息为不实报道,洽谈出售的信息为主观臆断,北京现代并无相关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今年4月底,就曾有消息称小米在造车上与宝沃汽车有过深度洽谈,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谈判最终戛然而止。彼时,宝沃汽车方面人士透露,此事并无后续结果,但也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合作希望。

公开资料显示,宝沃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密云区,整个厂区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冲压、车身、油漆、总装等车间,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值得一提的是,宝沃汽车同时拥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整车双生产资质。

据了解,2018年,宝沃汽车密云工厂二期项目完成后,宝沃汽车工厂具备年产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并兼容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满足欧盟、北美、中国标准对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的检测要求及未来的拓展空间。

在小米汽车总部落户北京时,一位接近小米的业内人士就曾爆料:“小米的汽车工厂大概率落户北京。北京有一些汽车制造工厂具备生产资质,稍作调整就可以使用。”而从宝沃汽车的公开信息来看,其或符合小米造车的需求。

另外,采用收购工厂的方式进行车辆生产可以快速推出产品,更好地吸引资本市场。在项目发展顺利之后,也可以选择自建工厂。

2024年出车,三年卖90万辆

可以看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小米雷厉风行,不仅先后注册小米汽车、米车、米汽等商标,而通过的一系列买买买,或投资、收购、或高薪挖人才等手段,获得技术、 人才等方面的快速积累。

而在日前,多位接触到某零部件巨头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出车。”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而这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对此,小米集团表示不予置评。

从一系列规划和布局来看,不得不说,小米造车速度确实很快。但是,造车并不是造手机,小米造车路上,仍有不小的阻碍。

首先,小米汽车入局有点晚。经历过一番淘汰赛后,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高手云集,特斯拉、“蔚小理”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小米在此时入局,挑战和压力必然更大。

其次,时间很赶。作为行业新兵,面临市场格局已定、政策红利期即将过去的环境,小米如今要做的就是提速。雷军此前表示,造车周期最短需要3年时间。但是,时间不等人,在整车落地前,小米还要经历团队组建、选址、汽车设计、软件适配、制造、测试、量产等多个流程。而造车是一个长线周期,即使收购工厂,也需要调整生产线,很难在短期内推出产品。

当然,对于小米来说,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品牌影响力大。对于“蔚小理”等企业而言,从无到有,第一批入局或许是最好时机;但对于小米、华为等企业而言,本身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众群体。特别是在用户方面,小米有很多米粉,这些米粉可以直接转换为小米汽车的用户。

其次,互联网优势,小米在互联网领域和生态系统方面的技术经验,对切入智能化和网联化有非常大的作用,未来的汽车都是智能网联化汽车。另外,小米目前已经有小米手机,小米家居,小米社区已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多米粉的追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就需要打造生态系统,小米这个生态系统就差一辆小米汽车了。

另外,前期布局。此前小米已经从车联网领域入局汽车,并收购了地图企业凯立德,还投资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博泰车联网,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也算是有一些布局和经验了。

所以,小米现在才造车,虽晚了一步,如果小米在5年前就开始布局,可能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局面就是另一番风景了。但是,小米现在也不晚,小米汽车有着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庞大的手中去听你,加之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也有天然优势,只要小米能够真如其所言在2024年出车,并且产品力不弱,相信小米汽车一定会的得到市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