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有配套的法宝封神榜和打神鞭。

封神榜上有名的,死后会上榜,灵魂会受到封神台的吸引。

甚至封神榜上没有名字的,也有可能进入封神榜台。

姜子牙有七死三灾,也即是他要死上七次。

当姜子牙有一次被落魂阵的姚天君用草人拜死了之后,他的灵魂飘飘摇摇地来到了封神台。

姜子牙的名字不在封神榜上,可尽管如此,他也差一点儿进入封神台。

而看守封神台的是清福神柏鉴,跟姜子牙是老熟人,所以,柏鉴把姜子牙的灵魂推到了一旁,姜子牙才避免了进入封神台的命运。

连姜子牙这能操控封神榜的人都差点进入封神台,可见封神台的威力强大。

可偏偏有两个人虽然封神榜上有名,可他们就能不受封神台或者说封神榜的控制。

这两个人,一个是殷郊,另外一个,就是商朝太师闻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描述:

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有清福神用百灵幡来引太师。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径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此情。

当闻仲来到朝歌,劝了纣王一番之后,又说道:

“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臣去也!”径往封神台来。柏鉴引进其魂,安于台内。

而殷郊离开封神台与闻仲的情形很相似:

殷郊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祇柏鉴用百灵幡来引殷郊。殷郊怨心不服,一阵风径往朝歌城来。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饮酒。

殷郊和闻仲一样不受封神榜的掌控,可以自由行动!

殷郊见了纣王,劝说了纣王一番,最后,和闻仲说了意思相同的一番话:

殷郊对纣王说,孩儿还要诉奏,恐封神台不纳,孩儿去也!

闻仲和殷郊,他们两人是完全可以脱离封神榜的掌控,只不过他们进入封神台的时间到了,如果超过了时间,封神台就不再接纳他们了。为了进入封神台,他们这才离开了。

由此,可以看出,封神榜并不是万能的,还是有缺点的,最起码闻仲和殷郊就能决定自己想不想进入封神榜,或者说进入封神台等候封神。

最后闻仲和殷郊进了封神台,他们只是不想死,因为不进入封神台,他们极有可能灰飞烟灭。

因为在封神未完成之前,地府纵然存在,可也一定是一片混乱的状态。

想要进入地府转世投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者,闻仲和殷郊封神榜上有名,就算地府存在,也在正常的运转,可他们名字在封神榜上,那么生死簿上就没他们的名字,他们不进入封神台,不等着封神,他们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灵魂中的能量耗尽,然后灰飞烟灭。

当闻仲和殷郊死过一次之后,他们必然会想通许多事,闻仲的什么托孤重任和保护商朝江山,还有殷郊的杀母之仇以及杀弟之仇,也都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了。

毕竟他们算是已经死了,想报仇也做不到,不放下又能如何呢?

现在进入封神台,只不过是他们不想死,想要继续地活下去罢了。

上了封神台,进入封神榜的有那么多人,为何只有闻仲和殷郊能脱离封神榜的掌控而自由行动呢?

原著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殷郊之所以能脱离封神榜的掌控,是因为他死后怨心不服!

闻仲能脱离封神榜的掌控是因为忠心不灭!

因此,他们二人才能脱离封神榜的掌控和封神台的吸引。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有怨气,有忠心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比如殷洪,再比如七杀星张奎,母亲和老婆都被杀了,他们的怨气能少吗?怎么独独殷郊和闻仲能自由行动呢?

小刘分析,殷郊之所以依靠怨气能行动自如,是因为他怨气是最大的。

殷洪是殷郊的弟弟,被申公豹策反,最后死于太极图之下,身化飞灰,他该死!

可在旁人眼里该死的殷洪,却是殷郊情同手足的亲弟弟。

殷郊反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替殷洪报仇,可最后他没能替殷洪报仇,他死得充满怨气且不甘心。

所以,殷郊希望纣王广修仁政,争取打败西岐。

当然,殷郊的怨气之所以比一般商朝将领的大,还因为他的身份问题。

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女娲想要杀了纣王,可此时冲天而起了两道红光阻住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描述:


却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那殷郊后来是“封神榜”上“值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神将。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心中不悦。
望下

因此,女娲不能杀死纣王,不是因为纣王本人,而是殷郊殷洪。

因为殷郊是纣王的儿子,他的身上延续着商朝的气运。

如果殷郊能活到武王伐纣之后,那么天下会是殷郊的,而不是武王的。

所以殷郊必须死。

正是殷郊身上携带着商朝的气运,导致他的怨心是最强烈的。

想要让他安心待在封神台内,必须化解他的不甘心。

所以,不管是元始天尊有意放殷郊回去,又或者是必须让殷郊回去,更甚至是因为商朝气运增强了殷郊的力量,那么他都必须回去与纣王见一面。

天数

再看闻仲,他的忠心与其他人的忠心又有所不同!

商容、梅伯、赵启、比干等人都是大大的忠臣,可他们的忠心,并不是真的忠心。

他们几人,在纣王宠幸妲己,商朝出了问题之后,内忧外患,他们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动不动就辱骂纣王。

还有商容本人,执掌朝纲,本来纣王不上朝对他是最有利的,可他偏偏看不惯纣王不上朝。

后来纣王上朝,说了一番话,大意就是国家有你们这些臣子在操纵运转着,朕上朝也就是听听罢了,何必那么多事呢?

其实纣王也是人间清醒,看得透局势,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美色,其他也不在意。

就像现在一些公司,谁想着老板天天来上班还盯着你。老板愿意放权,这是多好的事。

所以说,这些忠臣,根本不是真正的忠心,根本考虑的不是商朝,而是他们自己。

他们通过打击纣王,来获得自己的名声。

骂纣王荒淫无道,他们显示了自己是忠臣,青史留名。

可相反的,也让天下百姓看到,原来商朝的王,居然是这样的货色。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他们不仅外扬,还天天骂纣王。

尤其是黄飞虎,做着商朝的镇国武成王,拿着商朝的俸禄,却对姬昌说纣王怎么无道,怎么残暴。

这些事情,遮还遮不住呢。

试问,他们这是真的忠心商朝吗?或许他们恨不得商朝赶紧崩塌呢。

当然,纣王依然逃避不了他的责任,他是商朝的王,在其位不谋其政,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间疾苦。

但闻仲就不一样了,他的忠心,是真的忠心。

闻仲平定北海叛乱回到朝歌之后,想的是怎么保护商朝江山,闭门三天,深思许多,写出了治国十策。

如果闻仲一直待在朝歌,以他在纣王面前的威望,商朝还是稳如铁桶,妲己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也就不会有西岐后来的浪花一朵朵。

闻仲的忠心,与其他人的忠心是不同的,他没有骂纣王,也没有像其他臣子,开口闭口就是辱骂纣王,大商江山要毁在你的手上。

闻仲没有这么做,他很平静地写出十策,他想的是怎么解救大商,而不是把这些罪名统统归到纣王身上。

闻仲的忠心才是真的忠心,或许是因为他肩负着帝乙【纣王爹】的托孤重任,他的责任重大,所以,他对待纣王,就像是父亲对待儿子,有了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不想办法,只会大吼大叫。

所以,闻仲的忠心与其他人的忠心是完全不同的,没能保护好商朝江山,没能完成任务,他很不甘心,这是他的执念。

就仿佛一些死后不入轮回的恶鬼,他们都是有执念的,所以这能带给他们强大的力量。

恶鬼能逃避生死簿,闻仲又怎么不能暂时脱离封神榜呢?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