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学生要减少作业负担,减少校外培养的现状,很多家长完全手足无措,最强烈的意见和担心,那就是:

我家娃学得好不好?不通过作业体现出来?不考试怎么知道成绩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的发力点就一定要选准。

著名作家杰克.霍吉说到,习惯是一种不费力的行为惯性。我们每天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习惯的基础之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差距,就在学习习惯上。

那么,怎么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孩子适应上学的节奏与环境。

和很多家长的想法不同,一年级时,更应该接纳与共情。同时,要建立起人生观来。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助养成习惯,家长要自律。平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

理科状元杨晨煜妈妈的这番话,值得家长深思。

二年级时,找到兴趣点,培养好习惯

此时的习惯重点,放在了学习的有趣性与成就感上面

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妈妈说起孩子来,深有感悟: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

高考考了697分的黄翔宇,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平时腼腆不爱说话,一旦在课堂上涉及到学习问题,孩子就表现得特别活跃。

他的班主任陈老师说:“好爸妈胜过好老师,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黄翔宇爸妈是花了很多功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送北大的梁思齐,则是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兴趣和享受,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三年级时,这是一个“分水岭”

很多孩子在这里掉头往下,从这里落水,再想重新进入学习前列,就意味着要付出很多精力,浪费很多时光。

最常见的情况,已经习惯于孩子一二年级95分以上甚至满分的家长,此时面对孩子急转直下的成绩,纷纷慌了手脚。

这也不怪父母,毕竟“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三年级开始分化,四五年级两极分化”,这种情况实在太多。

但我们要注意,此时抓成绩,不如抓学习习惯。

“博士老爹”蔡笑晚所说:孩子是自己的,你不用心,没有人会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用心,肯定要用对心,高考状元范雁琳的父母,不会拉下一次家长会,而对于学习,更关注良好的学习氛围。这获得了她的班主任苏老师的高度认可。

四年级时,注重能力与学习难度的匹配

这时候承上启下,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鼓励和表扬。

要知道,如果一件事情能让人感到愉悦,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在他的头脑中产生对应的激素,他会记住这种快乐的感觉。

那么,学习很苦,但鼓励和表扬却让学习变得能苦中带甜,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刺激下,就算学习碰到困难,但孩子的内心中,却记住了那种成功的感觉和愉悦的感受,这就能帮助孩子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成目标。

五年级,成长下的烦恼,我们是否能知道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此时孩子面对自己的快速成长,自身也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他要面对的问题与烦恼快速增加,此时父母的陪伴与支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考上麻省理工的“全能学霸”丁雯琪,从小练钢琴,她从抵触到渐渐爱上钢琴和舞蹈,除了坚持,还在于把任务转化成为了兴趣,这是关键之处。

而父母的态度,尤其重要。

六年级时,小升初与青春期,是成长中的两道关卡

面临小升初,青春期的到来,对于孩子来说是种剧变,对于父母来说是新的挑战,怎么去面对?很考验我们和孩子育儿和家庭教育的功力。

高考时被保送复旦的黄恬静,父母小学时的做法,就是三不、三遍的原则。

三不:做作业时,黄妈妈不和孩子说话,做作业时不能吃东西,不能边做边玩。

三遍:黄妈妈说:

“语文、英语字词错,订正三遍再默,课文三处地方背错,读三遍再背,数学错题先讲一遍,再出同题型2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老朋友,这就起到一个反复强化的作用。”

这样的学习习惯,一定是越早建立越好,而到了五六年级,则更需要关注在学习压力下孩子的心态与情绪,父母更需要与孩子成朋友。

小学六年,如何与孩子一起正确面对?

很多人面对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没有章法的,有的只是哪里着火哪里灭,用一种消防队员的意识来面对孩子的学习之初。

那么,面对小学六年,最好能够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一起去面对。

只要教育有章法,成长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学霸,但不努力肯定与学霸无缘。

祝愿家长们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