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的八月十七就是秋分节气交节的时间,秋分即将到来,到底该吃什么?老话说:“秋分一碗汤,四季好安康”,一碗汤指的是什么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季节与饮食有啥关系?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仅是反映万物的变化规律,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以前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特别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看不起病的,所以人们最注重平时的饮食,以求达到健康。

古人认为,人们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自身的气场与外界的环境不适应所导致的,比如夏季一般是由于天气炎热而导致身体不适,中暑或者痊夏等。而秋季一般是因凉气而导致的感冒和拉肚子等,那么冬天也就是因为天气寒冷所导致的身体不适。

人们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就在食物上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其目的就是为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外界的环境相适应。比如夏季时,天气炎热,特别是三伏天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人们却在三伏天故意吃一些热性的食物,并且还要吃得大汗淋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在夏至吃狗肉,三伏天吃羊肉,喝羊汤等,而且要浑身出汗,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身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当然汗水也可以排除体内的湿气,并且有降温的作用。这就是古人以“阳制阳”的饮食理念。

其实这一点也比较好理解,比如浑身出汗之时,如果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中,或者跳入凉水中,就会导致汗眼闭塞,从而引发各种不适。要等到汗水干了之后,自身温度也降下来了,才能进入空调房中,或者跳入水中。同样自身冰凉,也不能突然进入非常热的烤房内,这就是自身要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因。

秋分有什么特点?

人们饮食的特点就是调节自身与环境的平衡,比如夏季为阳,所以要“以阳制阳”,到了秋分时,太阳正好运行到赤道上方,此时白昼和黑夜一样长。也就是说秋分时阴和阳是比较平衡的,所以这个节气的食物特点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目的就是与环境相互平衡。

意思就是秋分节气,环境的阴和阳是比较平衡的,而自身的饮食就要根据自身的特性来决定了。如果胃寒者,就应该吃热性的食物,少吃生冷之物。如果体热者,就应该吃凉性的食物,痰湿者就少吃油腻,木火体质就少吃辛辣等,尽量让自身与环境达成平衡。

秋分一碗汤,四季好安康

每到秋分节气,人们都有食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菜,农村人称之为“秋碧蒿”,也叫“野苋菜”。这种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可以治腹泻或者利尿等。于是每到秋分那天,人们就会去采摘一些秋菜,然后放一些鱼片熬汤,称之为“秋汤”。

老话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意思就是这种汤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让肠胃更干净。所以“秋分一碗汤,四季好安康”,指的就是“秋汤”,喝过之后,身体就会更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每个季节最好的食物就是该季节里应季的食物,比如春天的嫩芽,秋季的水果等,也就是说自然界生长的食物,在什么时候成熟,就是那个季节最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