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国)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宁夏“紫色名片”成致富“金钥匙”

中新网银川9月19日电 题: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宁夏“紫色名片”成致富“金钥匙”

作者 杨迪 石羽佳

金秋九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采摘季和榨季。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汇达阳光生态酒庄的葡萄园内,农户马小虎开上他的拖拉机,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园。 石羽佳 摄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产区葡萄酒远销德国、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葡萄酒不仅是宁夏的“紫色名片”,还成为了促进当地民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日前,记者跟随“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网络媒体网络名人宁夏行线下探访团,了解贺兰山东麓的“致富密码”。

“2013年,我从宁夏固原市官厅镇移民到红寺堡区,现在在汇达阳光生态酒庄从事葡萄种植工作。”提起现在的工作,马小虎喜笑颜开:“过去在家干农活,一年到头只能保持基本的温饱,而现在每年的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下同)。”

马小虎口中的红寺堡区,是中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也是“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目前,红寺堡区葡萄种植面积达10.6万亩,建成酒庄(厂)18家,葡萄酒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

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 石羽佳 摄

汇达阳光生态酒庄负责人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万亩葡萄地全年用工量超10万人次,每人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能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部分农户还能依靠土地流转获得收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现有酒庄211家(其中建成酒庄101家、在建110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超过260亿元。

葡萄酒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民众致富增收。在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据统计,当地农民收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

“14年前,我选择来到贺兰山东麓时这里还是一片戈壁滩,是葡萄酒产业把这里变成了绿洲,我也见证了这里的农户从脱贫攻坚走向了乡村振兴。”在贺兰神(宁夏)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启看来,葡萄酒产业也推动了宁夏在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领域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采摘季和榨季。 石羽佳 摄

“我的酒庄自开发建设以来,为闽宁镇原隆村等地的生态移民提供了约1500个就业岗位。”陈德启表示,下一步,他计划投资建设一个集有机生态旅游、葡萄酒康养、休闲度假、有机农业观光的生态产业园,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据了解,宁夏规划用5至10年时间,实现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100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3亿瓶以上,综合产值1000亿元;到2035年,实现基地总规模150万亩以上,年产优质葡萄酒6亿瓶以上,综合产值2000亿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小葡萄还将大有作为。(完)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