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钱瑜图/受访者供

9月19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获悉,鱼类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近日成功繁育一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的及达尖犁头鳐雄性宝宝,目前幼鳐已经满月,身体状况良好,这也是世界上首例人工繁育并存活的及达尖犁头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头雄性尖犁头鳐鱼于今年8月6日出生,出生时体长约45厘米,体重约450克,经过科研人员40多天的精心照料,现在幼鳐已经长到53厘米,体重720克,并可自行采食。

据长隆鱼类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介绍,人工繁育及达尖犁头鳐,前期需要格外注重亲本的营养供给,如增加饵料量、补充鱼类专用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叶酸等。及达尖犁头鳐之所以繁育难度高,原因是整个孕期任何一点外界干扰都会使孕鳐产生应激反应,继而导致流产或早产。因此,科研团队除了需要24小时严格监测水质和外围环境外,还要对孕鳐进行特别的照顾和定期体检。特别是在怀孕中后期,科研人员还会把孕鳐转移到了繁殖饲养区内单独饲养,在维持原有水质、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最大程度减少其它鱼类对孕鳐的干扰,为孕鳐提供适宜“安心养胎”的生活环境。得益于多年积累的繁育技术和科研人员的照顾陪伴,经过8个月孕育的尖犁头鳐宝宝才得以顺利降生。

及达尖犁头鳐作为鲨鱼的近亲,外形酷似鲨鱼,只是体型更为扁平,头部尖似犁头。据科普专家介绍,及达尖犁头鳐在一亿年的进化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生存环境、方便钻入泥土才变成现在的样子,或许正因为是“鲨鱼”的近亲,它们同样难以避免鱼鳍被“炖”为“鱼翅汤”的厄运。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统计,及达尖犁头鳐已成为世界上灭绝风险最高的海洋物种,被列为“极危”,因过度捕捞在过去30-40年间数量下降超过80%,距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而其他的鳐鱼处境也不乐观,圆犁头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极危(CR),常见的中华团扇鳐也处境堪忧。

为了科普海洋与鳐鱼知识,抵制买卖野生动物,呼吁大家爱护海洋环境,一堂生动的鳐鱼科普课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开讲了。在科普课堂上,小朋友们在科普老师带领下逐一认识各种鳐鱼和鲨鱼,纷纷表示以后要保护这些可爱的海洋动物。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