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孩子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一直对他说“加油”。

过高的期待,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止步不前。

作者 | 枫子

前两天,闺蜜和我抱怨道: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原来,她的儿子发了个朋友圈说:

“你们大人除了会喊加油,还会干什么?”

那天,儿子物理随堂测20题居然只对了2题,虽然内心早已狂风暴雨,闺蜜还是没有责骂,没有说教,反而满面笑容地鼓励他:

“这次没考好算了,你再努力努力,下次肯定能全做对,妈妈相信你可以!”

儿子却一脸沮丧:“物理太难了,我觉得我永远都学不好。”

闺蜜以为是自己鼓励不到位,继续给他打气:“别人能行,你也行的,加油加油。”

不料孩子一下就火了:“我讨厌物理,我不想学了!不要再喊加油了!我没有油了!”

儿子说完撂下课本,就把自己锁在了屋里,只留下她愣在原地。

不是说教育孩子就要多鼓励吗?孩子为何如此反感抵触呢?

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

“你的鼓励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你所说的话,另一部分是孩子听到这些话以后对自己所说的话,也就是他会怎样评价自己。”

很多时候,用“加油”来鼓励孩子,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沉重的伤害。

综艺《超级演说家》中,一位高中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班上一男生在高考当天,突然崩溃要放弃。

老师们急匆匆跑到他家去劝说,轮番在房间外给他打气:“加油,没事的,出来考试吧,你一定能行的……”

正当老师焦急地想砸房门时,男孩面无表情开了门,然后突然爆发:“求求你们能不能别喊加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个男孩平时对自己的期待特别高,但是班主任给他定了更高的标准,他觉得自己的水平是武大,班主任却让他考北大。

而他的父母更是把“加油、加油”挂在嘴边:

“加油啊,孩子你一定能考好的!” “加油啊,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给他喊加油,可大家越喊,他就越受不了,越觉得自己离期待的目标越来越远。

就像《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提到的:

负面情绪得不到理解和共情,就是一种 “负强化”,会让孩子的消极感更强。

眼看高考一天天逼近,自己离北大却越来越远,那种无处可诉说的焦虑、无助、绝望,把男孩的内心逼进了墙角。

所以,在高考来临时,他终于扛不住,把自己锁进屋里,决心要弃考。

尤其最后,老师们恨不得把门砸个窟窿的时候,不断传来的加油声,砸门声,就像一把把锤子,把他的心也砸了个窟窿。

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心理健康学家田宏杰在一次演讲中谈道:

“废掉一个小孩最快的方式,是你要加油。”

父母和老师觉得,一声声加油,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脱口而出的加油,却堵死了孩子的退路,“绑架”着孩子不断前行。

它更像是一种约束和要求,潜台词就是:不准失败。

这种对成功结果的过度期待,不是对孩子能力的肯定和鼓励,而是压在孩子心里的一块重石。

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孩子成长过程不仅身负重担,更丧失了真实的自己,最终痛苦不堪。

知乎有人问:当父母给你喊“加油”的时候,真的有鼓励到你吗?

有位网友回答:

我父母的加油声只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你还有努力的空间,你一定要变得更好。”

她说,小时候,邻居小姐姐熟背唐诗300首,妈妈就时不时给她打气:

“我囡囡也不差,再努力一点肯定也能背出来。”

小学时,班上很多同学考双百,妈妈逢考必说:“囡囡加油!这次一定能考双百。”

初中时,她好不容易考进前五,妈妈却盯着数学成绩:“你偏科有点严重哦,还得再加把劲啊!”

明明自己能力有限,可面对父母不断的“鼓励”,她即使屡遭打击,即使遍体鳞伤,也不敢表露丝毫的退缩,只能强撑着前进。

高中时,她开始精神崩溃,甚至经常耳鸣,整夜焦虑到睡不着觉。

她说:“我明明已经拼尽全力了,父母却从来就没有满意过,加油的尽头到底在哪?”

心理咨询师周小宽曾表示:

长期被过度期待的孩子,他一方面会“逼迫”自己,一定要达成他人给他报以的“善意期待”; 另一方面,如果他无法实现这种期待,就会引发压力、内疚、自责,最后深陷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解脱。

以期待之名,不断地对孩子提高要求,是父母对孩子最残忍的“绑架”。

在山西运城,就有一个9岁女孩小艺,就因为父母的高期待,而患上了儿童情绪障碍症,这属于抑郁症的一种。

据了解,小艺的父母从小就对她给予厚望,经常对她说:

“你要出人头地,为家庭争光。”

重压之下,小艺变得自尊心很强,喜欢争强好胜。

她说:

“我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能报答父母对我的关注和爱。”

明明还是个孩子,却要背负起全家的期望。

日复一日的高压之下,小艺终不堪重负,患上抑郁症。

还有一个12岁女孩,因为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无法承受父母过多的期待,选择在开学前留下遗书跳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过是一份理解和看见,不过是一个可以喘口气的出口。

但家长过度的期待,却堵死了孩子的退路,“绑架”着孩子不断攀登一座永远不能达到的山顶。

长期被高期待、高要求、高重负,孩子自然总有一天承受不住,倒在父母的“厚望”下。

其实,鼓励就像把双刃剑。

恰到好处的鼓励,能让孩子感到温暖和支持,盲目而过度的鼓励,则给孩子增加了枷锁和包袱。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地鼓励孩子呢?

1. 永远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最不喜欢父母的行为中,“总是夸别人家孩子”稳居第一。

“你同桌回回第一,你也要加把劲呀!” “别人都可以,你一定行的,加油。” “你小林姐钢琴都八级了,你也要争口气呀!”

比较式鼓励,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也只有对比下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看过一位妈妈的自述,为了鼓舞孩子,而又不让孩子自满,她一直采用比较式鼓励。

结果,孩子不仅没有努力上进,反而自甘堕落,沉迷游戏。

她恨铁不成钢,把孩子从网吧揪出来,孩子却吼道:“反正我处处不如别人,你还管我干什么!”

其实,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过度期待,是一种负担。

很多时候,拿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家长的初衷肯定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但事实却是,横着看(跟别人比),家长永远都不会满意。

只有竖着看(跟自己比),家长才能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引领孩子不断成长。

2. 少一点“加油”,多一点“交流”

前两天,我儿子突然闹着不愿学自行车了,我知道他怕摔跤,就鼓励他:“加油,多练练就学会了。”

可孩子依旧哭丧着脸,表示不会再碰自行车了,我意识到自己的鼓励并不起作用,开始回忆书本上教的。

先描述孩子感受:昨天你学自行车摔了好几次,手腕,膝盖这里是不是还好痛?

然后表示理解:你那么认真学,可是练了一下午都没练好平衡感,骑自行车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挺难的。

最后共情:不着急,慢慢来,妈妈小时候还摔哭鼻子了呢,学了半个月才学会。

儿子得到了安慰,反而主动提出要继续学:哈哈,我肯定不要那么久,最多三天就会了。

而这就是心理学的“同频共振”,两个人在同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去。

鼓励孩子,父母首先得和孩子多交流,学会共情和理解孩子,鼓励的话才能起作用。

3. 对结果的鼓励,不如对过程的肯定

前段时间,湖南高三生小何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因为一模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自己考不上一本,回家后情绪很低落。妈妈知道后,并没有像普通家长那样直接鼓励她:“加油,妈妈相信你会考上一本的。”

而是先肯定她的努力,并宽慰她:“考不上一本没关系,上个二本也可以,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了。”

当听到妈妈说出这句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同款台词时,小何鼻子一酸,眼泪流了出来,压抑了几天的焦虑和不安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

其实,鼓励孩子,不仅要看到孩子的行为,还要关注到孩子的感受。

认识到孩子能力的局限时,鼓励孩子“适可而止”,比推着孩子前进更重要;

意识到孩子受挫时,看见孩子的进步比追求成绩更重要;

孩子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时,肯定孩子的学习态度比关注结果更重要。

有父母为孩子托底,孩子才能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九九八十一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所有孩子天生都具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机。

比起一味地给孩子呐喊加油,我们更需要默默做好孩子的加油站。

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孩子多一点的理解,支持和关爱。

父母一句走心的关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就像田宏杰在教授演讲中所说的:

“孩子做不到时,看到他的难,帮他做到; 孩子做不好时,看到矛盾中的变化契机; 生活中,通过故事让孩子看到挫折的力量。”

点个赞吧,愿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好孩子们成长中稳定的大后方,让孩子轻松上阵,乐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