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两名学生,因为学校不准带牛奶入校,被迫蹲在校门口喝掉了11盒牛奶。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对于不准带牛奶入校这一校规被释出后,随即引发媒体和网友的抗议。随着网上舆论的持续发酵,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也陆续展开对该校校长约谈,并责令学校进行整改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以为这一事件会随着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就此平息,然而在该校霸王条款被示众后,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背景也遭起底。有信息指出,该校校长“产业”庞大,除了学校外,还有餐饮、酒厂、文旅集团、农业公司,以及砂石场等15家公司。除此之外,该校长还拥有各种“名号响亮”的头衔,其身份背景可见一斑。

当然,作为民间个人法人,该校校长完全具备开办其他企业的权利,拥有庞大产业也本无可厚非。而他之所以会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归根结底还是群众对于学校禁止外带食物进校这一迷惑性操作的不解。

因此,禁止外带食物进校园的目的到底是学校为保证学生食品安全,还是为维护校内的商业闭环?民众迫切想得到的答案,校长的社会背景自然也会成为公众审视环节。原本一个不合理校规被揭露后,仅仅需要进入程序性纠正而已,而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之所以会被置顶热搜榜,引起广泛关注,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出该校与民众和社会价值“积怨已久”,根据社交媒体网友的持续放料,即便没有这次霸王条款引争议,也依旧很难契合民众对私有办学的监督标准。

而随着涉事校长生意人的身份被起底后,产业辐射范围甚为宽广,尤其当校长“兼职”酒店、砂石场等这类敏感行业的老板后,校长的舆论形象自然会被打上“不可描述”的标签。而当学校门卫把学生堵在门口不准带牛奶入校,就等同KTV谢绝自带酒水,完全出于商业考量也完全是说得通的。

所以,即便这一猜测尚未得到校方回应,但舆论真相已然人尽皆知。而这一事件随着校长背景的起底也将就此延展,其名下产业是否同样存在霸王条款,甚至违规操作?而围绕涉事校长的律法、舆论审视也将陆续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当下困扰民众的最直接的疑惑是为何生意人办学校“不讲武德”?假如民众的这一臆测为事实,那么生意人办学到底该不该成为社会重点审视的对象?假如一些生意人在赚钱为第一要务的精神指导下兴办教学,那么教书育人最终将演变成学校的边缘价值。当这种“商业学校”扮演教育担当的角色时,栋梁的正直该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