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的腊月二十四日,是学校放寒假的第一天。一大早,位于淄水河畔的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乡白兔丘村15岁的高洪智,与好伙伴高洪俊、崔庆明三人一起,到村子东边的淄水河边玩耍。此时正是腊月天气,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淄水河也早已经被冻得结结实实。三个大半孩子在冰面上滑了一会儿冰,感觉没意思,就顺着河崖堤坡往前走,边走边玩。突然,高洪智发现地上有个像“贝壳”一样的东西,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他捡起来拿在手上仔细观看,感觉还有点重量,像是实心的,也很坚硬,用它在石头上划,还能划出一道痕迹。

春秋时期青铜神兵——高子戈

高洪智从小就在本地长大,从没见过这个东西,好奇心促使他在周围四处察看,发现河崖壁坡上有个东西,像个“坛子”,半截在外面,半截埋在土里。高洪智喊上高洪俊、崔庆明,三个人一起爬上去,用树枝和瓦片把“坛子”挖出来,发现是个陶罐,已经风化了,一碰就碎,但陶罐里装满了“贝壳”,跟刚才捡到的“小贝壳”一模一样,那个小贝壳应该就是从这个陶罐里掉出来的。高洪智不死心,让高洪俊和崔庆明找来大的树枝和大瓦片,三人再费力地再往下挖,这一挖可不要紧,挖出来一把青铜剑,但因为不小心,把剑柄弄断了。三个人毫不在意,将断剑扔在一旁,又继续往下挖,接着又陆续挖出十一件青铜器,但大部分都被他们弄坏了,只有一个像“戟”的东西比较完整。三人在连环画中见过吕布的“方天画戟”,觉得这个东西跟戟很像,就是比戟小得多,于是给这个东西起名叫“铜戟头”。接着,三人又挖出两个连在一起的铜环,一大一小,大环5厘米,小环3厘米,中间的连接处5厘米,很像今天的手铐。再继续挖,陆续又挖出6节套在一起的铜环,其中还有一节铜环里套着一节骨头。三人吓了一跳,心里发怵,再想想青天白日的,太阳当头照,再说了人多胆壮,加上好奇心和废铜能卖钱的想法,三个人继续往下挖,又挖出几件青铜器。至于那把断青铜剑,后来断在土里的把,被另一个孩子挖出拿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的小孩子在一起玩耍

三个孩子折腾了一早上,累得汗流浃背,太阳也已经三杆子高了,该回家吃饭了。于是,三人回到村里,将东西全部放在高洪俊家里,约定好吃过饭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原来,高洪智他们哪懂得什么叫文物,费力地挖这些青铜件,就是觉得它们是金属,拿到废品收购站能换钱。所有才非常卖力地挖了一早上。

没有剑鞘的青铜剑

早饭后,三人拿着这些青铜破烂,来到公社废品收购站,收购站的工作人员(那时候的废品收购站也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叫常兆禧,他一看这些青铜器就断定不是普通的破烂,在详细询问了这些东西的来源后,常兆禧判断,这些东西很可能是文物。于是,他将这十几件青铜器过秤称了一下,付给三个孩子5.97元。高洪智等三人高兴地跳了起来,毕竟半天没白忙活,换来了将近6块钱,这太让人高兴了。有人会问6块钱值得这样兴奋吗?要知道那可是1970年,6块钱虽然不是一笔巨款,但也不是小数目,买铅笔都能买120根!买水果糖能买600块!高洪智分给高洪俊2元,分给崔庆明1.97元,自己也分得2元。然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废品收购站

第二天,常兆禧就向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批青铜器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上卿高傒的殉葬品。那把戟其实叫戈,是高傒随身携带的武器,经过清洗后,上面把手处有三个字铭文——高子戈,这11件青铜器中,数这把戈最珍贵,因为它有铭文,被确定是高傒的随身佩戴物品。高傒是谁呢?高傒也叫高子,他可是春秋诸侯国中齐国赫赫有名的上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活动家。是齐桓公麾下的重要谋臣,也是齐国的栋梁之才。与当时的管仲、鲍叔牙齐名。高傒还是 高姓、卢姓和柴姓的祖先!2000年6月18日,韩国总统卢泰愚就来到中国山东长清县寻根问祖。高傒是姜子牙的后裔,被周天子派到齐国做公卿大夫,为齐国监国之上卿,对外代表周天子,有点像今天的中央特派员一样。高傒与少年时的齐桓公关系很好,齐桓公没当国君之前叫姜小白,在与哥哥公子纠争夺君位的过程中,高傒居功至伟。所谓“高傒立之,是为桓公”说法就是这么来的。齐桓公当上国君后,高傒位高权重,德高望重,分领三路兵马之一路,与另外一上卿国子共同辅佐齐桓公,齐国一共分为21个乡,高傒分领5乡,国子分领5乡。齐国的军队也分为三部分,高傒与国子分别掌管一部。可以说,除了没有“国君”的名号外,高傒拥有国君所拥有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桓公与高傒秉烛夜谈

更难得的是,高傒知人善任,为齐国的发展强大呕心沥血,立下汗马功劳。他算是齐桓公手下的肱骨之臣,齐国能成为春秋的霸主,齐桓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都与高傒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高傒,就没有齐桓公,更没有强大的齐国。高傒辅佐了齐国三代国君,于91岁高龄去世,就安葬在淄水畔。高傒墓东靠淄水,西临齐燕大道,墓冢的北面就是今天的白兔丘村。高傒号白兔,去世后谥号敬仲,今天的敬仲镇、白兔丘村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高傒雕像

这把高子戈,实际上并不大,长29厘米,把长12厘米,最宽处不过10厘米,重150克,也就是三两。据此分析,这把戈应该是高傒的随身佩戴自卫武器,类似于今天的高级干部佩戴的小“手枪”一般,古代没有火器,是冷兵器时代,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都是青铜器,那时候铁还没有被发现冶炼出来,别的金属更没有,中国古代冶炼出来最早的金属就是青铜。而高傒作为国家大员,佩戴的武器自然要合乎身份,他又不是普通士兵,自然不可能扛着一把长戈了。

高傒佩戴的青铜戈

高子戈在1982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珍藏在山东齐国历史博物馆内,作为镇馆之宝。1986年10月的一天,高洪智到博物馆去参观,在展柜中看到这把戈,得知这是国家一级文物,高洪智有点诧异,这不是当年自己挖出来卖掉的那个“铜头戟”吗?在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它的详细历史后,高洪智才说出当年自己挖出这把戈的故事来。只是时过境迁,当年他才15岁,哪里懂得那么多呢!当年卖了5.97元,还乐不可支的,哪曾想它是国家一级文物啊!

高傒墓碑

那么,当年的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常兆禧觉悟为何那么高呢?原来,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思想普遍单纯纯洁,哪里像现在的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呢!再加上国家大力宣传文物知识,动员工作人员到乡下走访搜寻文物,所以那时候的人们警惕性很高,对国家财产更是衷心维护,在潜意识里,大家都认为文物就是属于国家的,所以常兆禧在发现这批青铜器后,马上就报告了上级文物主管部门,这才让国宝高子戈重见天日。

(图文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购买藏品请添加私人微信:lz1988001

喜欢,就给我一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