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封建王朝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席位,但凡有一位“明君”那便是“国家社稷之福”,但凡有一位仁君,便是“天下百姓之福”,而中国5000年的历史能够算得上“仁君”的可谓是屈指可数。而这“仁君”的称谓却只在宋朝才开始出现,那便是宋仁宗赵祯,宋朝以前没有一个仁君出现,是不是万民的悲哀呢?而宋朝的宋仁宗则领衔了一代仁宗之首,被称为“万仁之仁”,这便是大宋天下人民的福气,也是国家社稷的幸事!

然而有史学家研究之后给出论述:宋仁宗赵祯“大仁”的背后却包含着两面性,对于天下百姓是百无一害,但对于国家政权对于国家改革却无一是处,正是因为宋仁宗的这一个仁字,深深的延续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者之风,宽宥万民

宋仁宗的仁其实和他自己的出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宋仁宗赵祯的父亲乃宋真宗,宋真宗到了晚年才有一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最后宋真宗不得不把宋仁宗交由刘皇后抚养,从而才上演了戏剧中的“狸猫换太子”这一典故,正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爱,吃尽了苦头才铸就了他后面的仁孝之心,他不想看到别人像自己一样,更不想看到自己治下的万民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经历和痛苦!

继位后的宋仁宗,广施仁政,止兵戈,与万民休养生息,开科考,与群臣共治天下,最后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仁宗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也不闭户成为现实,更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正是有了宋仁宗的这一个仁字,才使得大宋“文坛盛起”,“文人辈出”,文人们纷纷归附于宋仁宗和他一起共治天下,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君臣共治”。

然而也只有宋仁宗的时代才造就得了君臣共治,正是有了宋仁宗的仁字,才造就了一批文坛天才,政坛新秀,要不是宋仁宗的仁,就不会有包拯的“不畏强权”,“铁面无私”,要不是宋仁宗的仁,就不会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举,也不会有庆历新政的开端,更不会有王安石变法的国家政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史学家认为一代名臣包青天包拯的功名是他个人成就的,但是我认为包拯的名声实际上是宋仁宗给的,面对包拯这样一个刚直谏臣有时候宋仁宗也无可奈何。包拯在直谏的时候,与宋仁宗辩驳,唾沫星子都喷到了他的脸上,让宋仁宗十分难堪,宋仁宗却没有因为“污蔑帝王”的形象,“污蔑君主的威严”,而怪罪包拯,反而自己以衣袖掩面,委屈的阻挡包拯的唾沫星子,实在犟不过包拯,就36计走为上计,但是包拯却不依不饶,扯着他的衣襟继续辩驳,要是放着其他的帝王像,朱元璋这样的豪横帝王,估计包拯早就死过一千回了!

包拯在执掌开封府的时候,与大宋王朝的皇宫贵族发生不愉快,甚至包拯利用自己开封府的职权,斩杀了宋仁宗的小舅子,也杀了宋仁宗的叔父,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大宋王朝的王公贵族展开对抗,甚至和皇家也展开对抗,包拯为何有这么大的动力和胆量呢?原因就是包拯后面的宋仁宗是支持他的,宋仁宗便是他的后盾,不然包拯早就被罢官无数次了!所以包拯一生的清廉,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其实是宋仁宗成就了他的!

仁字背后的弊端

宋仁宗的仁字对他治下的万民是有好处的,对群臣百官对君臣共治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对国家的政权,对国家推行政策是有非常大的弊端的,也是造就大宋军事实力低下的原因!

在对外军事方面,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重文轻武,便成了大宋一朝的旧制,要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军事上面没有“话语权”,那它的国家的威严,国家的安全就会失去保障。而宋仁宗为了天下百姓考虑,止兵戈休养生息,不再对外作战,让百姓不遭受“兵戈之苦”,这个是好事,但是对于自身的军事强化或者是军事储备,宋仁宗却做得不及格,面对四面楚歌的北宋王朝,军事实力远远比不上西夏王朝、大辽王朝、蒙古王朝,没有强大的军事势力,就会一步一步地遭受蚕食,正是由于宋仁宗教化万民休养生息,把军事储备或者充实军事实力也用仁的政策实行,这便是大宋军事积贫积弱的关键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仁宗一朝的经济实力,要硬碰西夏、硬碰大辽,是完全有资格的,如果像汉武帝一样,不服一定要打到他服为止,这样一来,谁还敢在大宋面前放肆?所以军事实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无可比拟的,然而仁宗一朝除了有“狄青”这个战将外,几乎没有什么可驱使的大将,也间接的证实北宋王朝“重文轻武”是十分不恰当的。

北宋之宋太祖传至宋仁宗这一朝,朝廷的内外矛盾激化,许多朝廷的旧制都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而此时的宋仁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就来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这时庆历新政便拉开了帷幕,都知道但凡国家要实行改革,阻碍岂止千万种,要改除旧制就一定要流血牺牲,就一定要拿快刀斩乱麻,这就非常考验统治者的决心和毅力了!

然而宋仁宗在这一块显然做得不及格,正是因为他的仁心,不愿意看到动刀枪,不愿意看到流血牺牲,并不愿意看到因为旧制而获利的王公大臣哭诉改革旧制,有多少人要失去它原有的利益,有多少的皇宫权贵要失去它的特权。如果统治者没有决心,没有毅力,这场变革终究是“黄粱一梦”,还没有开始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最终在宋仁宗仁心的干预下,范仲淹实行的庆历新政宣告夭折,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得不到统治者的坚决支持,没有后盾肯定会失败,最后范仲淹落得被发配的下场,事件的结束总得有一个人来背黑锅!

如果宋仁宗的手段、决心、毅力有朱元璋的一半,庆历新政都不会宣布夭折,也许仁宗一朝就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将超过宋太祖宋太宗治世的天下,成为强国也不是梦!

到宋仁宗晚年,国家的正常运转都被这些旧制所拖累,此时的北宋王朝,犹如一条长满藤壶的鲸鱼,奋力前行都已经受到了阻碍。此时的宋仁宗才发现,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于是乎,王安石变法也就拉开了序幕。

在改革的前期,宋仁宗十分的坚决、十分的肯定,给王安石变法前期打好了基础,在王安石变法施行到中期关键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利益,涉及到诸多的顽固势力,宋仁宗有一点点打退堂鼓了,更开始有了退缩的想法。面对顽固势力,面对那些受到影响的王公贵族,天天跑到宋仁宗面前叫惨,天天跑到宋仁宗面前痛哭流涕,更利用宫中的妃嫔在宋仁宗枕边吹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威胁宋仁宗,这让宋仁宗十分的烦恼。看着这些王公大臣们卖惨,宋仁宗的仁心又开始作怪了,他的仁心已经使得他有转变自己改革的想法,于是乎,王安石变法也宣告终止!

两次变法两次改革,都因为宋仁宗的仁心宣告失败!可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如果两次变法倘若有一个成功宋仁宗,一朝的景象岂止会超过宋太祖,宋太宗有可能也会让西夏也会让大辽灭国!

结语

宋仁宗的仁心对于国家对于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的变革,对于国家军事实力的充实与布局,这是天大的弊端。也注定了大宋王朝一代接一代的积贫积弱,最后到亡国的下场,宋仁宗是一代名君一代人君,但却不是一代伟人。所以说他仁心具有两面性,对人民对国家的改革也会有两面性,这便是宋仁宗一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