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三家子村百年满族民居

澄澈的蓝天中偶尔漂浮着几朵厚厚的白云,像触手可及的棉花糖,像幕布上悬挂的卡通挂饰,虫鸣鸡叫不绝于耳,道路两旁的房屋与树木错落有致,三家子村给人的第一感受既宁静又热闹,满满的朴实烟火气在村落中升腾。走进这座满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和满汉文化融合的气息扑面而来。国家级传统村落三家子村,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东岸,行政区划上属于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三家子村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清朝初期。当时,满族先人原住吉林长白山一带,清朝初期随萨布素将军抗击沙俄迁到黑龙江。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之战后,驻防卜奎(今齐齐哈尔)的水师兵士计、陶、孟三家于1689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在萨布素的允许下,带领家人选择了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定居。满语称此地为“伊兰孛”,译成汉语即“三家子”。此后,陆续又有关、吴、赵等姓的满族人迁到这里。

传统民居历经兴衰

2012年,三家子村因其满族聚居地和满语活化石的民族特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满族聚居地,这里有典型的满族传统民居,遗憾的是,随着百年变迁,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那些最古老的民房已所剩无几。“这间房子被修复了几次,主人常年在外,修复工作由村委会负责,主要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保护,房子很早就没有人居住了。”三家子村村支书带记者参观了一处标有“百年民居 重点保护”字样的满族草房。之所以叫草房,因为其外墙是由黄泥、干草混合成的大块垒砖修建而成,之前,村民对房屋的修复方式也是在外墙不断敷上新的黄泥干草混合物。

在三家子村保留的百年民居属于木构屋架庞大的满洲式老屋,旧式圈炕、鱼罩、摇车,以及木制香炉碗等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物及物件也散落在满族居民手中。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多为三间,称为三合院。三合院的格局多为正房三间,也有五间的,东西厢房多为两间,中间开门,两旁为窗,窗棂为着落式样,为三扇木棂窗,外糊窗纸。草茅盖顶,用草绳或灰泥固定,通常坐北朝南。室内里间北、西、南三面围炕,晚辈睡北炕,长辈睡南炕,西炕为供神供祖处。

人们居住结构的形成往往不仅是现实的物质条件驱动的结果,往往也折射出一个民族内在的价值观念和深层的文化心理。从文化的层面看,建筑格局往往是一个民族内在文化心理的投射,是人们生命方式的别样显现。同时,建筑格局对于一个民族审美思想的形成、固化,生活方式诸多方面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满族民居也正是在与满族人的文化心理的双重激荡中,凸显着自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品格。

这一点在满族传统民居的建造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满族人喜欢群居,四世同堂是常见的,有的老人已经有了玄孙,仍然愿意五世同堂住在一起。所以家家都住“对面炕”。对面炕指的是南炕和北炕,西炕很窄,因有祖匣在西墙上方供着,所以西炕不许坐人。南北炕炕稍安有炕柜和放被子的“被格套”,西炕放有“炕琴”的矮柜或“坦箱”,上面放有一些摆饰。房子都盖成向阳的,房子的中心线要躲开前面近处的烟筒、柁和山花尖及远处的山尖。前面的窗子每间都是双排,而每间屋后面的窗子都是单排的。

东北的冬天刮西风的时候较多,许多满族人家为防西风侵袭,在三间房子的东面墙开门。最东边的一间为堂屋,主要为灶房,与住人房间有主体间壁墙和中门,南北炕都是“连二炕”,为了居住方便,中间有一简单的隔断,也就是满族人所说的“排叉子”。在祭祖人员较多时,可将“排叉子”拆下,以增加屋内空间。

在三家子村,村支书带记者参观了一家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族传统民居,属于典型的南北“连二炕”。满族风俗“以西为大”,长辈要住西屋南炕,老儿子住西屋北炕,中间一间为堂屋,东间屋南炕住长子,北炕住孙子。如果是四世同堂,西屋南炕为祖,北炕重孙,东屋南炕为父,北炕为子。如果家里人再多了,就要在东厢房设置居室了,厢房住人也要按左长右少的排序居住。西厢房一般不住人,用来做“哈什”,即仓库、碾房以及马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现在这间民居只住房主老两口,其子孙都在周围建起了更为现代的住房。房子本身的文化价值早已大于居住价值。

满族民居对于火炕的情结要从夏商时期说起,自夏商时期满族的祖先就有搭建火炕的历史了。满洲入主中原,也就把先进的火炕技术也带到了中原,火炕在日常生活中集取暖、做饭和暖屋这一举三得的综合利用。有火炕就必须有烟囱,烟囱有方形和圆形两种,都和房屋的前墙拉齐,烟囱口要高于房顶。与汉族民居的烟囱和房屋一体不同,满族民居的烟囱是建在屋子外面的,山墙与烟囱间有一米多的烟道,叫“烟囱脖子”,一侧留有插板口,冬季烧完火后及时插入插板,达到火炕的保温作用。

火炕集床、椅子、客厅等多种实用功能于一身。到满族人家里去做客,主人多会让客人上炕里坐,并在炕上铺上炕桌,倒茶水、吃水果、嗑瓜子,充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这与坐在凳子、椅子和沙发上的刻板僵硬的感觉截然不同,空间距离的拉近,更容易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也会使人们心理距离拉近,增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好感。

不难看出,满族民居多方位地展现着世俗生活的画卷,显示着满族特有的伦理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满族文化的传播,满族民居早已经成为了东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辉,证明着自己古老的存在。

满语保护迫在眉睫

近年来,满族的语言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而满语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在我国满语史料较多,仅黑龙江省就拥有近6吨的历史文献,然而,能翻译这些文献的学者却仅有两人而已,满语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谈及满语保护的重要性,村支书介绍说,全国1000多万满族人口中,仅有几十人能讲满语,而这几十人大多生活在三家子村,该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满语村,又被称为“满语活化石”。

“每年来村里调研满语的专家很多,其中外国专家占相当一部分比例。”村支书表示,全村人口1100余人,其中满族占40%以上。村内100多户满族村民,有许多人还能说满语。有的居民老少三代人日常生活、劳动用语都使用满语。但是相较于上世纪60年代,该村能熟练使用满语的人数已大为减少,能用满语进行日常对话的不足20人,能非常熟练地使用满语交谈的人仅剩6人,而且都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实,相比于口语的失传,满族文字的传承更为迫切,受年代的限制,现有的能用满语对话的老人几乎都不识字,满语书写的传承保护更为艰难。

在国家对于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相继出台后,三家子村的满族文化传承保护也越来越受重视,现在三家子村不仅设立了满族文化传习室,鼓励年轻人定期用满语交流学习,还在三家子小学开设了满语课,进行双语教学,用这种方式培养新一代的满语人才。近年来,研究满语的中外学者、专家不断前来考察,村里的满族文化传习馆也在建设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语学会的带领下,满语口语大纲已经收集了7200余单词,语法也在逐步汇总中;包括语言、饮食、曲艺、萨满、海东青、婚丧习俗、服饰、礼仪等在内的13项满族文化将在未来的传习馆中得以展示流传。

中国建材报记者:陶璐璐

责编:曾信则 张子豫

校对:张健

监审:陶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