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教育在我国也拥有了更高的地位,就比如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要,高考也很重要。

从宏观角度来讲,教育让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了清楚的认知,也让他们寻找到了在社会中的定位,为社会输送着不同类型的人才。

在中国,如果你是一位学术科研者,那么成为中国的院士可能是你一生的追求,因为它是我国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且为终身荣誉。

但是中国有一位半导体界的大拿李爱珍,她四次申请院士被拒绝,最后反而成为了美国的院士,这件事在当时也引起了一定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少经历

李爱珍1936年出生在福建一个华侨家庭,家中的经济条件不差,父母对其的教养也十分的上心。

在身边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李爱珍很早就接触到了学术事业,她并不像大多数女孩子那样没有书读,很早李爱珍就被父母送去了幼儿园学习,在学习的期间,李爱珍就表现出了自己对于研究浓厚的兴趣。

比如说她有很多个问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需要父母老师为她解答,对于不理解的东西也一直保持着求知的精神。

李爱珍的父母自然是开心自豪于女儿的优秀,所以也一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支持李爱珍。

在父母的支持和李爱珍本人对物理事业浓厚的兴趣下,她在1958年的高考中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

在复旦大学读书期间,相比于其他同学,李爱珍很勤奋好学,再加上她在物理方面具有的天赋,见识面也更加的广阔,这让李爱珍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李爱珍先在上海的冶金研究所工作,但没过多久李爱珍就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于是很快就转向半导体的研究。

半导体的研究对环保、经济、医疗和国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很多西方国家虽然有着比中国更高超的半导体技术却从未传授给中国,中国的研究工作者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去一点点摸索发展。

在当时的半导体研究上,李爱珍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一众男性科研工作者中,李爱珍显得有些突兀。

但是李爱珍并不在乎这些,她沉迷于半导体的研究,几乎夜以继日地呆在研究所里,那种疯狂的状态让很多人都惊叹。

但也正是因为中国有李爱珍这样热爱科研,为科研奉献青春的人存在,中国的科研技术才会越来越发达,也渐渐的缩小了我国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追赶上了他们的脚步。

四次申请

随着时间的齿轮一点点推进,经过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中国的半导体研究终于走上了正轨,可是和西方相比,我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于是在1980年,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迎来了一次珍贵的公派留美的机会。

这个机会自然让很多人争抢,毕竟去了美国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对于这个珍贵的机会,李爱珍的导师义无反顾的将名额留给了她。

这个选择在当时也引起了争议,因为很多科研工作者去往国外之后就不再回来,更何况李爱珍是华侨,而且李爱珍已经四十多岁,并不一定有精力再去进行这些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界的争议再大,李爱珍的导师还是坚定自己的选择,这让李爱珍非常的感动,为了不让导师失望,李爱珍的赴美留学也是顶着重重压力。

在美国留学的那两年,李爱珍一直潜心学习,美国的很多科研工作者都震惊于李爱珍学习的态度,李爱珍不顾这些眼光,在研究所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

两年之后,李爱珍学成归国,为中国的半导体研究事业的发展重新注入活力,在李爱珍的带领下,中国成功凭借自己的力量研究出了属于自己国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爱珍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中国院士申请。

中国院士一般指的是中科院和工程院,李爱珍申请的就是中科院的,中科院当时的申请机制是需要推荐人来推荐的,1999年,那时的李爱珍因为回国后缺少社交,并没有找齐推荐人,因此痛失机会。

随后李爱珍又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5年申请了三次,可是无一不是失败,李爱珍都被以年龄太大、研究项目不对等拒绝。

很难想象,李爱珍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尊重,四次申请国内院士居然都被拒绝。

在此之后李爱珍就再也没有申请院士,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爱珍在71岁那年被选为了美国的院士。

美国院士的申请制度是由推荐人推荐然后投票选出的,李爱珍都不知道推荐自己的是哪一位科学研究者。

知道李爱珍被选为美国院士之后,好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祝贺,笑道李爱珍算是“苦尽甘来”。因为在此之前,我国只有十位科学家得到了这个称号,而李爱珍是第一位女性科研者,这也让李爱珍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释怀过去

2007年,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之后就接受到一次媒体采访,媒体询问李爱珍是否会选择借此机会移民美国,因为在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之后,美国也向李爱珍抛出了橄榄枝。

对于媒体的这个问题,李爱珍非常果断地回答道:不会。李爱珍当场表态:我是中国人,我很感激中国对我的栽培,我也愿意为中国做贡献。

随后李爱珍又再次对四次申请院士被拒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自己虽然很遗憾,但是她申请院士也并不是为了名头衔。她还说每一个制度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纵使中国院士的选拔并不那么正确,可是大方向并没有错。

她对于落选院士也并没有怨言,她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关注她,毕竟她并不是一个公众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李爱珍对于落选的释怀让很多网友纷纷感叹,因为在李爱珍的心中,无论是中国院士的头衔还是美国院士的头衔,这些不过是锦上添花,她的初心从没变过:为中国做贡献。

就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就算在今日,也同样有无数个李爱珍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他们也并不人人都是院士,可他们都有一颗坚定的心,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的付出能使人们受益,那就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