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时,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

为了防止黄河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他担心这些蚂蚁窝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正要回村报告,路上碰见儿子。

儿子听了不以为然: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

连续几日风雨交加后,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人人离不开手机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既要担负起所有掌上应用,又要堤防住暗藏于各个角落的风险。

而当企业违背诚信、个人自毁信用的代价极低时,移动互联这座大坝,也将承受蚁穴之侵,为风险打开大门。

一、变味的用户粘性

9月16日央视对湖南长沙不少联通用户反映“携号转网难”的报道,为网络上吐槽已久的运营商用户服务又插上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长沙宁乡一位肖先生要给家里换宽带,需要把手机号转网。

一开始联通劝说他放弃携号转网,客服承诺免费送其一些通信服务,但他拒绝了。

然后他被告知要预约携号转网的号码,他先后跑了4趟联通营业厅,而他家距离指定办理携号转网的联通营业厅有50多公里,都没搞成。

他又被告知要网上预约。可是因为每日放出的预约号码很少,起初一直预约不上。他只能每天等到深夜12点“抢号”,一直预约了10多次才成功。整个携号转网过程耗费了他近一个月的时间。

可以这么理解吗?地方联通也没想到这几个超级“粘性策略”都没能“成功”把他留住,无论是让他屡次长途跑营业厅,还是逼得他深夜蹲号,历时一个月,还是被他“打通关”了。

另一个家住长沙市雨花区的彭先生,因为家里的网络宽带是其他运营商,也想携号转网,刚开始申请就发现自己的联通语音套餐里莫名多了几项业务。客服告诉他如继续携号转网,需本人前往联通营业厅取消这些业务,然后再预约。

去门店预约携号转网号码时,他也发现既不能现场办理,也很难预约上号。最后在拨打了工信部的投诉电话后,终于办成了。

自打2019年底工信部推出《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后,这类一度被用户疯狂吐槽的现象,似乎已经被治理了。

但冷不丁,《携号转网?我看你怎么转!》的现实“连续剧”,又重播了?

这是被采访了的。还有很多没被采访到的,他们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意外,央视播出后,联通-紧急道歉-高度重视-深入调查-全面整改。

如果互联网企业、手机企业是想尽办法在产品、品牌调性、服务体验上增强用户粘性的话。

那长沙联通这一套“用户粘性”,简直就是要把用户用520粘在联通网络上了——反正你是轻易转不走,转走也得“脱层皮”。

厚黑学啊,用到这里可真是不合适。

二、谁该为顺风车司机或用户的“任性”买单?

一个张先生第二天要赶飞机,前一晚在哈啰App上预约了一早10点前往杭州萧山机场的顺风车。当晚平台显示已经有车主接单,且张先生还先行在APP上支付了89元车费。

但第二天一早,他先后两次和司机确认都没问题后,临上车却联系不上司机了,订单也被取消了。他联系平台重新派车,客服人员却让他重新下单。鉴于赶飞机时间紧,他只能打车去机场,花费了474元(比原先额外花费了385元)。事后张先生向平台投诉,客服人员表示可以给他10元补偿,但他不接受该处理方式。

一换我也不接受,10元,这是补偿我巨大的失望和多花的385元嘛?

二换我也不会把一个早上乘飞机的路程,用一个服务极不稳定的顺风车来解决。

当然,来自乘客的违约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所有出租车、网约车服务里,顺风车因为此前注册申请门槛低、服务时间和路线受车主的主观意识决定,服务质量一直最不稳定。

此前,某品牌顺风车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总被投诉量302个,司机和乘客几乎一半一半,都投诉对方任性取消造成行程被打乱。

订单被临时取消,这几乎是所有顺风车平台的通病。一些品牌的顺风车上线了“爽约金”功能,但5元、10元的爽约金对近路线的违约还有些许规范作用,对长路线的制约能力就较低。

尤其是,当司机主动承担爽约金而违约的现象频频发生时,只能说明其平台的整体管理也有了极大的问题。一个顺风车司机就抱怨过,他们申诉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且提现也复杂、时间长,自己不被当回事,很多时候也就不把服务和乘客当回事,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不疼不痒的爽约金,到底该设置什么样的信用体系,来约束和规范司机与乘客“任性”取消预约的行为,又能使确实有突然情况需要取消预约的司机和乘客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不是一门玄学,只是需要更称职的产品经理。

三、无底线的个人信用透支

这周登上热搜的还有一位江苏盐城女子,网购32次,每次收货后又将自己的无用物品当做退货寄回并申请退款,等店家收到货还没来得及查验时,她往往就收到了系统打给她的退款。

用真换假非法获利22466元,她被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则类似的是,不久前21岁小伙朱某利用滴滴出行APP的系统漏洞,几个月内通过帮其他用户投诉获取代金券再返利给他的方式,恶意投诉2000多名网约车司机,获利近8000元。

这几个类似的案例,背后就是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用体系的严重缺失。

众所周知,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记录早已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属于筹建期。

此前的重点还放在金融征信体系上:人民银行记录了你所有的金融借贷行为并且提供给商业银行、信贷机构作为一个参考文件,例如你的房贷、车贷,你的信用卡使用情况。

近年来也布局公共信用体系:主要是公布老赖信息、严重违反公共秩序的人等,联合多个政府部门通过限制其消费、办理业务等手段进行惩戒。

但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困难、个人信用信息需求不足、个人失信惩罚机制缺失、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失范、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都是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实。

如果对个人来说,恶意网购以真换假数万元,恶意投诉套现等行为,面临着自己的职业会受影响,不能坐飞机高铁,不能住高级酒店,不能从银行贷款、不能有奢侈品消费、子女不能上私立贵族学校、不能出国、子女不能考公务员、不能参军等等,

他们还能为所欲为吗?

但无奈的是,个人信用体系还未完善,国内部分地区却有把个人信息滥用的趋势。

近日某地方发布新闻称,新版个人征信中,拖欠水费也可能影响信用,甚至浙江省宁波人社部门的智慧中心已经将宁波有社保卡的1000万人员信息建库,用征信来约束频繁跳槽……

真的希望,个人征信体系怎么建,也能从全球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