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天总算是近了。

适宜的气温和假期都刚好出现,又一个人类扎堆出没近郊荒野的高峰期来了。观鸟、识花、收集落叶……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对自然的向往就会冒出头来。

研究公民生态学的朋友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人类天然的“亲生命性情结”,大意就是说我们本能地就是会对其他生物有亲近的冲动。因此,亲近自然总能让你收获一种近似疗愈的效果。

翻翻你的相册,是不是总有一两张走在路上捕捉到野猫懒散睡姿的照片?或是在公园里一窜而过的松鼠、羽毛花色别致的鸟、奇特的花花草草和昆虫等等。

本期瓶行光“生物多样性”专题的最后一篇,想和大家一起从山河远川回到每个人家楼下的花坛。我们请来了五位好朋友,他们都很擅长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博物”当作爱好,过着一种“物种友好型”生活方式。

所以,到底怎么在日常生活里,做一个“博物学家”?

好问题!

听听他们怎么说——

喜欢跑来跑去,

用脚步和镜头探索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川端

北师大硕士,公民生态与亲生命情结研习者

我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经历了一点点启蒙,或者说一种亲自然的感染,然后在学术上做了很有限努力,最后在生活中试图开始行动的普通人。

所以,我觉得我可以作为一个生活样本,来分享普通人要去关心和践行生物多样性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

我很喜欢看纪录片。小时候最有名的纪录片要么是讲天文的,要么是讲动物的,这两个我都爱,所以对我来说要么成为天文学家,要么成为生物学家。可惜天文分高,我没考上,所以我就退而求其次去研究了四年月球。

后来在城市生活中,慢慢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那时候我意识到,或许只有教育能回答我的一些困惑,于是我就转专业到了北师大读比较教育。我的导师恰好是环境教育方向,于是我开始接收到一些耳濡目染的影响,陆续也因为课题开始认真研究环境相关的议题。

但那段时间,你同时又在大量接触互联网上各种复杂的信息,这种割裂感会让你得自然缺失症。虽然现在学界经常谈论的是小孩子会得自然缺失症,但是其实成年人也会有。如果你们在城市生活工作中经常感觉到焦虑、喘不过气,或是突然迸发出对生物亲近的本能,它都是自然缺失症的表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滑动欣赏自然学校图片,放松一下!|图片来源:陈川端

我发现自己有了这样的反应,就找尽一切机会逃离城市,到最后索性把专业方向给改成了环境教育。恰好当时我争取到了一个机会,能够去康奈尔做访学,它在纽约州的偏远山区,我最常去的图书馆的窗外就是一片森林。学校内有各种亲近自然的社团与活动,从峡谷保护到认养盆栽。

研学期间我自然也是住在山里,我还记得我到美国的第一个晚上,就看到一头野生驯鹿出现在我家附近。我从小只在自然纪录片里看见它,我第一次知道驯鹿能长这么高,它的角能长这么大。它怕人,但是和你的距离最近却可以近到只有一两米的距离,那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

在山里的日常,每天都是伴着鸟叫声醒来,走在路上都是各种野猫和松鼠,我每天和它们分享我怎么也不能在保质期前吃完的面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怎么在日常生活里做个博物学家?好问题!

研学期间的生活片段|视频来源:陈川端

我在康奈尔大学导师的研究领域叫“公民生态学”,简单来说就是鼓励公民、社区的居民去习得一个对环境、对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

我记得每年春季的时候,那里的老鹰会教雏鹰飞行,当地的每一个电线杆路边的标牌都会写着:如果你在地上发现一只学飞行掉下来的雏鹰,你尽量离它远一点,它的家长会来接它的。

图片来源:陈川端

在那样很自然友好的环境中,你的状态不自觉就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不仅疗愈了我在城市生活中的焦躁状态,而且人在一个亲自然的环境中,会习得更强的共情能力,同时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回国后不久,我去了一所森林学校做短期志愿者,收集植物和种子标本,做自然教育的相关教研,但随着迁徙和职业发展,真正像当初那样亲近自然的机会还是减少许多,直到疫情。

在森林学校做植物标本|图片来源:陈川端

公民生态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亲生命性”,就是你本能地会对其他生物有亲近的冲动。但在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中,这个本能会被抑制住。我的导师就提了一个学说叫“紧迫性生命情结”以及“恢复性土地情结”。

它大致是在说,每当灾难发生之后,人的亲生命性本能会被唤醒,你会突然地渴望亲近自然、亲近土地。某种程度上,它解释了很多人疫情后生活状态的转变——对自然愈发渴望。

疫情之后,我感受到自己“亲生命性”的觉醒,我和我的家庭、我的猫咪都变得更亲密。我在去年下半年前往西北旅行了一百多天,我想要去寻找那些非常亲自然生命的生物和人,用摄影作为我这种情结的表达方式。

怎么在日常生活里做个博物学家?好问题!

《Into the Wild》|视频来源:陈川端

喜欢观鸟、喜欢画画,

更喜欢用画定格它

栎果果果

《中国雁鸭观察手册》作者之一

我跟陈老师(陈川端)差不多,也是会在普通的生活里思考自己能为自然做什么的普通人。我是业余的博物爱好者,凑巧也是个设计类学生,所以我常常是以我设计专业的角度来思考。

我很同意陈老师说的,自然的疗愈功能会激发人类的“亲生命性”和“亲土地性”,也会增进我们对美和身边事物的认知。

赏花、观鸟的博物爱好,都是在填补对“周边”的认知。你会知道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什么鸟,它为什么在春季开始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 这种体验,可能只发生在你家楼下的树边,而不需要到很远的自然中。

顺势就讲到了我的经历。这是个科普漫画,它关于上海的南汇。

栎果参与的反对南汇芦苇填埋工程的科普漫画,全文点| 图片来源:栎果

南汇在上海的东南角,它是一片滩涂,正好处在海洋遇见陆地的尖角上,所以有很多迁徙的鸟会过来。它是国际重要鸟区,尤其是全球水鸟保育区——但是它不是保护区,而被划入了“其他非建设用地”,多年来,它都处在⼀个开发-公众反对-暂停-再开发的循环中。

2020 年,那时候正值繁殖季,芦苇里还有很多鸟没有学会飞,爸妈也都还在喂食的状态。但推土机去了,芦苇全部被推掉了,平时求偶、筑巢、繁殖、觅食都在芦苇地上的鸟不得不跑到 10 米高的树上去。

我看到了之后,就想做点什么,和有相似想法的朋友组成了小组,创作了这个科普漫画,想要“破圈”,想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

在此之后,我一直在想如何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议题能触及更多的人。后来就有了《中国雁鸭观察手册》,这本手册的诞生也是在疫情期间,当时我们有 25 个喜欢观鸟的伙伴在一起学习画鸟,在卡了蛋儿老师的发起下,我们每人认领了几只雁、鸭,组成了《中国雁鸭观察手册》。

爱好者们喜欢把《中国雁鸭观察手册》称为“鸭鸭书” | 图片来源:《中国雁鸭观察手册》

《手册》发布之后,我看到有人转发并说“这样就可以去认我家门口河里的鸭了。” 或是附了一张自己之前去旅行拍的照片说“原来我之前在 xx 地见过它!” 还挺打动我的。

说到这里就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那么重要?如果你可以给一样东西命名,它会给你留下更多的印象。像这些动植物,你可以利用这个名字去搜索了解它的习性、它的生活方式、它从哪里来然后又要去哪里…… 了解得越多,你对它的感知就会更深。

所以我平时也很喜欢画自然笔记,其实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拿着本子到处去转、做记录。我昨天晚上还和朋友在学校里四处转悠,见到了四种天牛和正在羽化的蝉。

很多人担心自己画自然笔记画不好,其实自然笔记更重要的是记录当时的情感。我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这样以后你翻看这个本子的时候,就能回想起当时的感受。

和自然在一起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栎果的自然笔记|图片来源:栎果

“鸭鸭书”

完整版下载地址

https://weibointl.api.weibo.cn/portal.php?ct=util&channel=q&a=download&weibo_id=4639367383220259

喜欢看纪录片、旅行,

然后思考消费习惯

饭饭

OwwChoice有点可爱自媒体联合创始人

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也很喜欢看纪录片和《动物世界》,小时候天天守着电视追,后来就想在现实世界里追,所以也喜欢去旅行。

有一次旅行漂在海上住在船里,船员告诉我们不要带自己的沐浴露洗发水,因为船上所有的用水会被直接排进海里,所以要使用对海洋无污染、零伤害的洗浴用品。去潜水的时候,我们也会被普及防晒霜对珊瑚的危害。

这个过程中,我就开始反思:原来自己平时在用的产品,是真的有可能会对自然产生危害的。

后来我去了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哥斯达黎加。它的地理位置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交界,一边是太平洋,一边是大西洋,又是在热带,物种丰富到我震惊的程度,走在路上都能看见 20 多种青蛙。

>>>饭饭在哥斯达黎加见到的各种蛙 | 图片来源:饭饭

我去了当地国家森林公园徒步,那里的森林景观非常多样、非常美,走一会儿你还能看见一只食蚁兽从你身边走过去。但是从国家森林公园出来之后,就看不到这样的景色了,路边全是棕榈树,开车 2、3 个小时的车程全是棕榈树,一排排整整齐齐地夹道伫立。

路过的食蚁兽 | 图片来源: 饭饭

其实从景观上来看棕榈林还是非常美的,因为非常整齐干净——那是另一种美。但是因为我刚从国家森林公园出来,就觉得挺震撼的,一墙之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天壤之别。

棕榈其实大家可能也都有所了解,它用途非常广泛,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对于当地来说,种植棕榈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当亲眼看见这番景象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话题看着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我们每天用的、吃的,都会牵扯到遥远地方的变化。

哥斯达黎加的棕榈树林 | 图片来源:饭饭

后来,我和伙伴决定要做可持续消费的倡导和推荐。我们有一个自媒体号叫 @OwwChoice 有点可爱,我们会通过它给大家推荐什么样的东西更环境友好、更可持续。比如在棕榈种植地,为什么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被破坏?因为当地人也面临着生计的问题和发展的需求。那我们怎么可以同时满足保护和发展的需求?

一种方式是公平贸易,它除了主张保障产地原料供应农户的收益,也会支持当地社区的建设。农户的收益有了保障,也就不需要去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来维持生计。如果我们可以在日常购买的时候,稍微留意一下它是不是保护了森林、采取公平贸易等等,也许可以给当地更好的条件。

我们推荐的产品,并不会比大家使用的日常产品更贵,有些甚至更便宜。而且我们发现,大家不是不愿意选择,只是可能不知道这些信息,那我们来告诉大家。

有点可爱的“可爱说明书”,展示产品在不同维度的可持续表现|图片来源:OwwChoice有点可爱

我觉得,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世界上每个角落在发生的事情都和我有关系。

喜欢花园和建筑,

就做 2040 个社区花园

魏闽

上海四叶草堂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

自从有了小孩之后,体内那种向往自然的基因被唤醒了。

我是学建筑的,所以希望可以借用建筑或者设计的力量,去创作一些亲自然的空间,让大家可以获得自然体验。

我们团队,一直在用朴门永续设计推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我们在思考:农业上是否有一种生产方式,可以不与生物多样性做对抗,甚至更有帮助?所以我们和上海周边的小农一起做尝试,比如金山水库村的一位陈爷爷,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用他个人和家庭的力量在做水稻繁育工作,他培育了 250 多种水稻,下面这张图就是他用不同颜色的水稻创作的种子画。

陈爷爷的种子画|图片来源:四叶草堂

大家都知道麦子是有芒的,但是陈爷爷种的水稻也有芒,这是更接近野生的、原始的水稻的状态。稻田里也常常会有各种鸟类前来栖息。他还用水稻拼成了一幅中国地图,感觉他的脑子比计算机还厉害。

种子中国地图|图片来源:四叶草堂

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水稻基因库。

回到城市里来,我们团队希望在上海能建更多的社区花园——就是我们身边的自然。我很需要身边有自然,如果上下班路上、街心花园里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是对我生活工作的一种疗愈。

我们做过一个上海 SEEDING 城市空间生产潜力的估算。上海今年最新的人口是 964.46 万户,假设 1/10 的人可以来做种植,我们就能获得 96.446 公顷的绿地。

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城市的绿色空间潜力、生物多样性潜力就会提高很多。如果大家都来做这件事情,就相当于城市中有 7.3 万个创智农园,或 47.3 个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或半个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我们团队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在 2040 年能建成 2040 个社区花园。

上海社区花园地图 |图片来源:四叶草堂

我们通过设计一个社区花园,为家门口的生物多样性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涌泉就对鸟类很友好,因为它们每天都需要洗澡、喝水。

刚刚饭饭有说到,在哥斯达黎加能看到 20 多种蛙对不对?前几天我们在社区花园里夜观,发现了 4 种蛙,就已经很激动了!

四叶草堂设计的社区花园池塘 | 图片来源:四叶草堂

构树上的金龟子、白带螯蛱蝶和黑脉蛱蝶 | 图片来源:四叶草堂

我们也常在社区花园里看见动植物的共生关系,比如说这张照片是一棵构树——其实它在城市园林里是一种非常不被待见的树,但它对昆虫来说,却是很棒的生活场所。

我们期待社区花园能创造更多这样的空间,对享受它的生物——无论是动物、植物、昆虫还是人类来说,都是很棒的生活场所。

喜欢家门口的长江,

想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她

高原长蛸

科学科普博主,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处学术专员

我大学是学生命科学的,现在在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任职,我们近期工作主要内容是长江大保护,其中有个专项就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

长江对我来说就是家门的一条河,看着它和人类的关系变好又变坏,变坏又变好,还是挺有感触的。

高原长蛸活跃在微博和他的个人公众号“高原长蛸的大洋盆地”,分享科普内容。

刚刚魏老师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做生物栖息地恢复,既是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有自然乐趣的地方,也为一些小动物提供了一片乐土。

⼩动物朋友们是⾮常聪明的,它们会尽⾃⼰的智慧去适应我们⼈类给它们释放的⼀点点空隙。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松⿏、黄⿏狼悄悄地溜到我们的⼩花园⾥,和我们共享这⽚绿地。

同样,鱼类也⾮常擅长利⽤保护区谋生存,也知道⽹来了要跑,但它们可能没料到人类会在长江筑坝将其截断。

我们长江淡⽔鱼类⼤概有 300 多种,但是最近调查结果⼤概只发现 140 多种,⼤量上游鱼类已经不太容易发现了,主因是长江流域的筑坝截断⼯程,其次也跟水体污染、过度捕捞、不恰当的放⽣⾏为和物种⼊侵等等因素有关。

淡⽔鱼是我们获取蛋⽩质的主要来源之⼀。例如素有“长江三鲜之首”之称的长江⼑鱼,在我国的⽔域分布最⼴,鱼⾁鲜美⾃古就有记载,⼴受⾷客喜爱,也被沿江居民大量食用,但现在却变成了珍稀鱼类。除了过度捕捞的问题,还有⼀个问题就是建闸筑坝。

长江⼑鱼是⼀种洄游鱼类,它们需要从⼤海⾥⾯回到河流湖泊⾥繁殖,才能完成它们的⽣命使命。还算“幸运”的是,水坝和闸口只破坏了刀鱼的部分产卵场,今年开始,管理人员在长江上⼜做了⾮常充⾜的禁渔⼯作,所以长江⼑鱼数量有所回升。

刀鱼的人工养殖难度很高,百度百科显示有专家称,很少能见到活的刀鱼,它一旦被抓住,就会四处乱窜直至气绝而亡。|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但⼑鱼的近亲鲥鱼,却没有这么“幸运”,它们已经在长江流域灭绝了。因为水坝和闸口彻底破坏了鲥鱼的产卵场,它们没法在长江生儿育女。我们现在能在市场上买到的鲥鱼都是来⾃美洲和东南亚的品种。

很多人问,洄游鱼类为什么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随着鱼类的洄游,它们在海洋中积累的营养物质被一起带回,在它们洄游的过程中,成千上万的鱼把这些营养物质搬运的河流的上游,再经由⽔鸟及鱼类进食等途径,把这些营养物质又搬运到周围的湿地以及农⽥地去。

我们常说大江大河孕育文明,但⽔体到底是如何孕育出两岸繁茂的?一方面是因为有这些长期的⽣物活动,它们可以⾃然地给⼤地加⼊⼀些不容易在⼤⽓中扩散的营养元素,特别是对⼟壤最重要的磷元素和钾元素,是随着⽔体中的物质流动迁移的,只有通过⽣物的迁移,它们才能进⼀步滋养到我们的⼤地和农业⽣产。

所以我的⼯作就是推动⼀部分的河流、湖泊回归它原始的⽣态功能,让⽔鸟和鱼类能重新汇集到我们周边的⽔域,回到我们的⽣活⾥。

我们也希望能看见越来越多的生物回到我们的生活里,和它们过去本来就在的时候一样。

作者:tingbowl 编辑:大崔 排版:美芹

「好问题」

想提问,想回答

评论区聊

「Good Question 好问题」是 BottleDream GOOD LAB × 知乎推出的赛博圆桌栏目。每期围绕一个可持续社会议题,邀请不同领域嘉宾,探讨一个好问题。问题或尖锐直白,但也证明问题背后的现象值得被注意。具体来说我们会这样描述这个好问题:

✦ 洞悉商业向善事件

✦ 探讨创意背后的洞察和逻辑

✦ 关心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前沿趋势

✦ 探索消费社会里的可持续

栏目发起:

GOOD LAB 是 BottleDream 内部的一支创新团队,由人类学研究员、可持续生活达人、创意营销人、跨领域设计师与绿色供应链企业组成,为企业和品牌提供商业向善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意服务与创新解决方案。知乎,中国互联网综合性知识内容平台,以“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品牌使命和北极星。

首席合作伙伴:

知乎,中国互联网综合性知识内容平台,以“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为品牌使命和北极星。

「瓶行光」本期专题为「它们去哪儿了」,关注生物多样性这个紧急又重要的议题。我们将采访国内致力于生物研究、保护和传播的创变者们,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自己和环境、生物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