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发现·保护·传承——‘十三五’时期广州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以下简称“‘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昨日头条文章介绍的是此次展览的策划与呈现。而当教育已成为当代博物馆的首要目标和重要功能时,南汉二陵博物馆便围绕此次考古类临时展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项目和教育活动来完成这一使命。

展览手册的内容设计

多数博物馆在举办临时展览时,都会设计册页对展览加以介绍。而对于以教育为主题的手册设计,国内很多博物馆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的展厅入口处包含了两种手册,一种是对展览本身的介绍,而另一种是对考古知识的普及(尤其是面向儿童及青少年)。

在对考古知识的普及手册中,除了有遗址类型与图片、器物名称与年代的连线题目之外,手册还用蛋糕向青少年观众解释考古学中的地层概念,生动形象,用两张直观明了的图片便说明事理。这种比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一些考古学概念的理解难度,贴近青少年观众的生活,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手册的设计,体现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问题式学习”)方法中的部分理念。对于该手册提出的问题,观众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究,青少年观众在完成该手册设计的题目后,还可以获得博物馆赠送的一件文创产品。这种包含激励在内的学习过程,让参与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

展厅中的教育展项设计

在“‘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中,博物馆设计了多个可以互动的教育项目。这些互动项目并不是购置价格不菲的触屏设备、设计电子游戏,而是用互动展板与出土标本增进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对于广州城市考古的认识。

博物馆利用一个活动展墙的两面,制作带有橡胶磁的“文物贴”归位的互动。一面是在刚刚看过的城市考古的单元后,将两个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变成“文物贴”,请观众把它们放入古代生产生活场景里的“建筑构件类”“生活用品类”“文房用品类”等不同功能划定区域内。而在展墙的另一面则划分出了汉、唐、五代南汉、宋、元与明六个区域,上面写着“广州是个宝藏,历年来出土了很多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您能从宝瓶里取出它们并放到它们相应的年代位置么?”这里的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观众了解考古学中典型器物的年代特征。该部分位于展览第一部分前段,而答案提示会在第二部分末尾处,以大幅喷绘的形式悬挂在展厅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中对于出土标本的使用存在着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固定在墙面上,观众可以透过亚克力板上的圆孔触摸出土标本,感受不同时代文物标本的不同触感。第二种是由专业的考古人员不定期携带出土标本至展厅,向观众进行带有引导性质的“零距离接触”。从现场的观众参与度来看,这种亲自上手的体验是非常好的:大人和小孩都愿意去触摸,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询问制作工艺及用途;专业人员也会通过这些标本结合展厅展出文物与展板去讲解每件文物标本的不同,引导观众去观察不同器物的烧制方式、纹样的施加方式,了解它们背后蕴藏的社会背景等。

在触摸出土标本的过程中,观众不仅观察到了陶器与瓷器、不同瓷器的质感、纹饰的不同,而且可以用手触摸获得粗或细、厚或薄的感觉。这种直接的观察优点在于通过亲身的体会和感受获得一种丰富的经验。这样观众在视觉与触觉、展柜内文物与眼前的标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围绕展览开展直播导赏

博物馆直播是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催生出的产物,但也是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实现以人为本、多渠道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

配合“‘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南汉二陵博物馆推出不少于三场的直播活动,除了7月15日已经播出的项目负责人对展览“发现”主题进行导赏外,展览项目负责人还计划邀请考古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部或文物保护规划部及展陈宣教部的相关负责人针对“保护”“传承”部分进行导赏,还有重要发掘项目现场负责人分享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现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围绕特定文物开展的活动

在“‘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中,观众还可以报名参与展出文物的保护工作,这也是配合展览“保护”这一主题开展的活动。

例如展览中展出了一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土的南明铁炮,因为上面有铭文和明确纪年而对于广州城防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件文物搬上展场的时候仍在保护过程中,器身敷满脱盐纸浆,展览项目负责人陈馨见机行事,建议可以让观众亲自动手撕纸浆。因为纸浆揭取的部位很可能是精美纹饰,也可能是铭文,所以能够体验一种另类开“盲盒”的感受。负责人在展览现场准备了一次性手套和废弃物收纳盒,并且用其后方的展板介绍了关于铁炮本身的信息以及其保护方面的知识。

实际上,博物馆自2019年就已经开始招募公众参与南明铁炮的保护项目,至发文日该铁炮已经接受了9次公众参与型保护,只是现在活动场地从实验室转移到了“‘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展厅现场。从观众参与南明铁炮脱盐修复项目中,可以看到“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项目制学习”)的影子。博物馆在宣传中向观众告知了铁炮脱盐的原因,即铁质文物中的盐是一种氯化物,而脱盐是一种阻止铁器继续腐蚀的保护方式。博物馆修复人员制定的修复计划是“纸浆吸附脱盐法”,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吸引关注,将其表述为“为铁炮敷面膜”。

观众在参与贴纸与撕纸的过程中,了解文物保护,并且亲身感受到这一过程并不像“敷面膜”那样简单。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也注重对于该项目的连续性宣传,在7月19日的微博中播出了一段文物修复人员现场工作的视频,并且配上了流行音乐,让社交媒体用户感受到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亲近公众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在以往的展览过程中还开展了为饱水木履换水的修复性活动,让观众了解到木器出土后需要浸泡在水中,从而避免自然快速干燥引发的变形与开裂。

这两个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文物材质也是当下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参与者基于一种真实的、可操作的、与生活有关联的问题展开学习,将动手行为与观展行为进行了身体意义上的链接,并且对于文物修复做出了贡献。这种探究性的学习让观众直接参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体会其中所具有的科学精神。类似的修复活动在2019年至2021年初之间共开展10场,参与人数达105人。“‘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展览期间,也将继续开发相关活动。

展览之外开展的学习活动

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广州市考古研究院,围绕此次展览开展了公益性质的考古现场研学活动。这让神秘的考古现场成为博物馆延伸出的课堂,将考古发掘过程也转化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类似的活动在2019年至2021年初已经开展了30余场,参与研学人数达997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活动往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后的几分钟内就已招募完毕,足以看出公众对于城市考古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广州电视台对榄园岭工地研学活动进行报道

在参与的过程中,博物馆有专人负责研学活动的全程策划、招募与协调工作。在“以观众为中心”的当下,博物馆考虑到广州天气炎热的情况,特意为参与者们准备了博物馆特色文创团扇。在参观考古现场的过程中,参与者开始像考古学者一样思考,并且可以在博物馆安排的空地或是晚期墓葬中进行实践。这样特色鲜明的研学活动有助于参与者在体验中了解考古知识,接受科学的文化遗产理念和价值。

据悉,南汉二陵博物馆围绕“‘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的“发现”主题举办了多场不同考古工地现场研学,如7月24日、8月20日、21日举办了三场榄园岭遗址考古工地研学,并在积极筹备新的特色考古体验项目。

学员在工地体验洛阳铲使用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的主题,加深公众对于广州城市考古的认识,博物馆还开展了系列讲座。最近的一场,就在7月23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许永杰在博物馆公众考古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举办题为“彩陶——百年中国考古的永恒话题”的讲座,这是2021年“考古广州 名家讲坛”的第7讲。作为南汉二陵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考古广州 名家讲坛”将会不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考古新发现、考古学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学术问题发表演讲,满足观众对于具有深度的考古学知识的需求。

结语

文化遗产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加强传播。南汉二陵博物馆策划的临时展览“‘十三五’广州考古成果展”与其定位、使命息息相关,体现出一座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理念、责任感与专业性。公众考古与博物馆教育工作殊途同归,都是旨在增加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更加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南汉二陵博物馆在教育活动的策划中始终保持公众与考古活动的链接性,让城市文化拥有无尽的生命力,从而增加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资料来源:南汉二陵博物馆

回顾往期精彩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