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四野战将如云,军史爱好者能随便说出一大串战将的名单。其中有一位战将,名气不大,但比较特别:他资历很老,由周公亲自推荐加入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的部队被陈毅称为“华中主力的主力”;四平保卫战后,他养病长达2年多,之后由旅长(师级)直接升任兵团副司令;建国之初,他被周公选中,成为“将军大使”。这位战将,就是彭明治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3个重要时期,彭明治在前后两个时期都默默无闻,但在抗日战争中却名气很响,战功在同级别军事将领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还有一点:在这三个时期,都有过影响其升迁的重要因素。

红军时期:资格虽老,却默默无闻

1924年3月,彭明治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军士教导队学习,并在1925年10月加入组织。1926年5月,周公在广东区委热情接待彭明治,并推荐他去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7月,彭明治参加了贺胜桥、丁泗桥、攻打武昌城等著名战斗。北伐中,彭明治作战勇敢,是叶挺独立团中有名的“不惜命排长”。1927年8月,彭明治任叶挺独立团改编的第25师73团l营2连代连长,在马回岭参加了南昌起义。旁白一句:当时林彪也在73团,是3营7连连长。当年9月,起义军南下广东后,彭明治在三河坝战斗中左腿负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伤愈后,彭明治为了谋生,入桂系军队当兵,暗中等待和寻找组织。1930年8月下旬,彭明治所部在长沙郊区驻防。恰逢红军攻打长沙,他立即率本班9人起义,投奔红军。时隔近3年之后,彭明治重新归队,并在当年底重新加入组织。在苏区,彭明治作战更是“不惜命”,担任了团长还时常挥舞大刀,带队冲锋,在红军中被称为“悍将”。

在红军时期,彭明治担任过团长和师参谋长,职务不算高,直接指挥的战斗不多,也就没有多少说得出的战功,名气也不大。应当说,近3年的离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彭明治在红军时期的发展。

抗战时期:独当一面,功勋卓著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彭明治担任第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和午城等著名战斗。1938年7月,彭明治接替杨得志,出任685团团长。685团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来,是主力中的主力。1938年12月9日,彭明治率领685团改称的苏鲁豫支队3000多人,从太行山出发,东进山东敌后,从此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生涯,并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

经过了近20天的连续行军,苏鲁豫支队抵达山东微山湖以西地区。于12月27日抵达湖西。当时在湖西地区,最大的一支汉奸武装有4000多人,头目叫王献臣,非常嚣张,当地老百姓非常痛恨。彭明治和政委吴文玉等经过分析认为:擒贼先擒王,只要消灭了王献臣,可以一举打开湖西地区的抗日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明治于到达湖西的当晚,即作出部署:为出其不意,决定发扬不怕疲劳的精神,第二天一早就发起战斗,以1大队和3大队主攻,2大队打援。28日上午8时,战斗按既定部署正式打响。战至下午1时,除王献臣带几十个人逃跑外,其余被全歼,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物资。这是彭明治独立指挥的第一仗,打得干净利落。当地群众知道他们是“平型关下来的老八路”,无不欢欣鼓舞,湖西地区的抗日局面迅速打开。同时,部队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39年3月,苏鲁豫支队从3000多人发展到12000多人,加上帮助发展的地方武装,兵力规模已经超过改编时115师的全师人数。

苏鲁豫支队的发展,引起了徐州日军的恐慌。1939年6月初,彭明治率部分部队南下到徐州东南一带活动,开辟新区。徐州日军得悉后,出动6000多人,专门对付这支队伍。得到日军“扫荡”的情报后,彭明治立即安排部队向山区转移。由于日军机动性强,彭明治率部刚进入山区,敌人2辆坦克、20多门大炮以及搭载步兵的大批汽车也随即赶到,并呈包围态势,发动猛烈进攻。

面对强敌,彭明治部署得当,指挥若定,顶住了日军的多次狂攻,坚持到了天黑。随即利用夜色掩护,组织部队从日军包围的空隙中突围而出,回到根据地。这是苏鲁豫支队第一次应对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并且是在新区。部队虽有损失,但取得了反“扫荡”经验。政委吴文玉对彭明治赞不绝口,称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军事指挥员”。

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彭明治所部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作为军部唯一的机动力量,7旅在彭明治的指挥下,转战苏北、淮北、淮南等地,战功卓著。著名的刘老庄连就出自彭明治麾下的7旅。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说7旅是“华中主力的主力,指到哪里,就是哪里的钢铁部队”;3师师长黄克诚称7旅为“3师的拳头”。

在抗战时期,彭明治理应提升到新四军3师师级领导岗位。令人不解的是,彭明治1938年底就是旅级干部,到进军东北后1946年仍是7 旅旅长,职务近8年没有变动,似乎与其军事才能和战功很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有段不为人知的隐情:苏北是水网地区,桥梁对部队行军打仗非常重要。1940年11月,7旅旅部在一次行军中,骑兵连的马把一座桥踩断了。彭明治得知后非常恼火,没搞清情况,就把与断桥无关一个干部枪毙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此事上报到黄克诚和刘政委两位首长。考虑这支部队是主力,彭明治军事指挥能力很强,两位首长决定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但没有作进一步处分。但此事无疑影响了彭明治的升迁。

解放战争时期:指挥秀水河子战斗,离开战场2年多

日本战败投降后,7旅在彭明治的率领下,作为新四军3师的先锋进军东北。7旅到东北后,立即被林彪抓在手中,成为他直接指挥的两支部队之一(另一支是山东1师,师长梁兴初)。我军进军东北后的第一个歼灭战,即秀水河子战斗,就是这两支部队联手打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次战斗的战场指挥正是彭明治。

整个秀水河子战斗,是由林彪组织的,他统筹攻坚和打援助全局。林彪命令,由“彭(明治)旅梁(兴初)师担任消灭秀水河子之敌……七旅、一师由彭、梁指挥(彭正、梁副)”,即由彭明治负责指挥攻打秀水河子村。旅长和师长协同战斗,却指定旅长为主要指挥员,师长为副,林总这一奇特的用人方式,亦说明对彭的倚重。此后,凡7旅参加有多个师(旅)协同作战的战斗,彭明治经常担负战场指挥之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四平保卫战的期间,林彪不惜血本,一直让7旅担任着最重要的战斗任务。彭明治不顾病情严重,指挥7旅奋勇作战,付出了巨大牺牲。5月18日,林彪下达了四平全线撤退命令,但给彭明治的命令却是“7旅于四平东南高地掩护部队全线撤退”。也就是说,已经伤亡惨重的7旅,此时还需要担负掩护全军撤退任务。这是对彭明治和7旅莫大的信任和认可。

有个插曲,也是在四平保卫战期间,有一次万毅纵队19旅在向指定位置运动时,被敌咬住,处境不利。7旅刚好从附近经过,彭明治主动率部出击,帮助万毅纵队摆脱了困境。7旅因此没有按时赶到预定地点,受到林彪批评。直到晚年,万毅将军还在回忆录中说:“彭明治主动支援我们,但是他从没跟我讲过。”称赞彭明治和7旅“临危不乱、指挥镇定、官兵团结、艰苦奋战,充分体现了红军老部队的作风”。

由于“不惜命”作风和连年征战,彭明治身体被拖垮了,在四平保卫战期间就多次吐血,是在担架指挥战斗的。四平保卫战之后,彭明治被送到后方治疗,医生当时预测他“活不过3个月”。一代战将,不得不退出战场,长期在后方养病,时间长达2年多,再次影响了彭明治的升迁。

1948年9月,东野成立第二兵团,彭明治任副司令员,重返战场,参加辽沈战役。也就是说,在离职休养2年多以后,彭明治由旅长直接提升为兵团副司令员。这在四野、在全军,都是绝无仅有的。1949年3月,彭明治任四野13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由于他的资格、战功、威望众所皆知,旅长直接提副兵团也上下服气无异议。

1950年初,总理亲自挑选了11位兵团级的干部,出任新中国驻外大使,即后来人们俗称的“将军大使”。其中就有彭明治,他1950年6月出任驻波兰大使。1952年彭明治因病回国,并重新回到军队工作,赶上了1955年授衔。而其他“将军大使”,大多未授衔,如耿飚也是一员猛将,曾在上世纪80年代任防长,是新中国至今为止唯一没军衔的防长。